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对科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农村科教工作服务的主体是农民,科教工作是否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衡量标准应当是农民的满意程度。因为农民是把农业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者,农村科教工作是否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必须经受农民的检验,符合农民的要求。因此,农民对科教工作的要求,是农村科教工作者必须搞清的问题。1.农民对科技需求的迫切性随着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已由过去的总量短缺变为供求基本平衡,略有结余。农产品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这一…  相似文献   

2.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是如何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结构调整给目前处于低谷中的农民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产业化经济能够启动农民教育的发展,同时,发展农民继续教育也能够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产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满足农民子女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推进工农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农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文明与进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我部采取有效措施,大力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显著。一、充分认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历史性转变:一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二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两个历史性转变要求我们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加强农民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天津市成功实施了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和农民素质提高工程,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率先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农民教育培训地方性法规——《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为建立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但还存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设置不持久,农村实用人才的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按照《条例》,进一步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依法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 《职教论坛》2002,(15):14-16
一、充分认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历史性转变:一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二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两个历史性转变要求我们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加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提高亿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进行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客观要…  相似文献   

8.
<正>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对推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转变农民观念,适应市场调节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几十年。计划经济在决策方面是高度集权;在信息传递方面是纵向信息流的呈上传下;在动力机制方面是指令与服从。计划机制调节下的我国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粮为纲;农民们的主要农事活动,如种什么、种多少等,都由政  相似文献   

9.
当前"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农民就业困难,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萧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相适应,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转化小农经济,实现农民、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与转型。本文主要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建立农业的发展与转型智库;从农村资源、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方面建立农村的发展与转型智库;从农民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就业、农民工方面建立农民的发展与转型智库。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我们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省的社会安定、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近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为“三农”服务的新路子,发挥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为我省农村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村级带头人,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受到了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农民群众的赞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的实施主体,农业对外开放的直接参与者,其素质高低对建设现代农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具有决定性意义。目前,我国农民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对外开放的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高效性和广泛性的教育培训,培养能服务于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已全面确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及其全国体系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门机构,具有联合办学及领导机制的横向组织优势,自上而下全国体系的纵向组织优势,信息化手段应用和融合发展的网络化组织优势。目前,农广校以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平台、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一主多元"体系和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为3条工作主线,并针对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问题,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统筹领导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苹果型"组织服务方式,推进专门机构、相关资源和市场主体3种力量结盟,共同培育和服务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3.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农民教育的特点和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较强的方案,借鉴其他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成功经验并将其灵活运用到我国农民教育的实际中去,对推动农民教育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积极开展为"三农"服务的学历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主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教育培训、进一步搞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积极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等,大力发展农业,扶持、推进农村建设的一项惠农新举措。电大系统全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旨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将高等教育送到农村,为农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5.
农民职业化是将传统农民转化为职业农民的过程,农民职业化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我国由于农村人才流失,没有形成产业化的农业,缺乏完善的农民职业化教育体系,导致我国农民职业化进展缓慢。文章提出从小学到高等教育阶段构建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并与农民职业化资格证考试制度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农民职业化教育格局,以解决农民职业化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搞好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农民素质提高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很有必要对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和方式方法进行探索。一、农民素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近年来,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工业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乏力迹象,体制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农产品周期性出现“卖难”和“结构性”短缺,说明农村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需求新的技术革命,而农民的低素质无法支撑新技术革命,同时也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农民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精准教育培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始于对农民需求的分析.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以获取农业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国家相关农业政策,提高农业职业技能和创业技能目的为主.对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具有满足实际农事需要的实用性,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新理念吻合的时代性,以及注重教育培训内容的实践性的特征.基于农民需求,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手段、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与优化.构建由需求导向供给决策机制、农民需要获取机制和教育培训监督反馈机制构成的需求导向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精准供给机制,是有效、精准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浙江、福建、河南、甘肃、黑龙江等五省农村地区7673位农民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农民认为参加教育培训对提升农民素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愿望性不高、期盼性不强;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农民参加了教育培训;农业大省(河南、黑龙江)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比例高于其它省份(浙江、福建、甘肃);农业省份(河南、黑龙江和甘肃)开展最多的农民教育培训主要是"科学种田",而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福建)开展最多的是"综合素质教育",彰显地方特色。"不知道有农民教育培训"和"不知道怎么参加教育培训"是广大农民没有参加教育培训的最主要原因,甘肃省表现更为明显;"培训时间短"、对"培训教师的态度及教学水平"评价不高,是影响农民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讨论了根据不同地区、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民改进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教育--农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先天不足,要求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来弥补,而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民投资农村教育的风险性等因素,又限制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市场经济要求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单纯的农村教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通过分析江苏农业私营企业职工素质与农民教育的关系,发现企业教育目的明确,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并具有系统性,因此让农民在企业中学习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民教育要成为农民的教育,需以农民为主体。依据我国"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将长期存在"和"中国未来农业将以小规模农业为主"的实际,中国的农民在本质上还是"小农"。将"小农理论"与教育培训理论相结合,建构一种小农教育理论就成为可能,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