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陶文英 《辅导员》2013,(18):71-72
三步上篮是篮球比赛中最常用的得分手段之一。但在小学女子篮球中,由于年龄和性别的缘故,女生不能很好很快地掌握该项技术。针对女篮三步上篮的常见错误,如:三步节奏不顺畅、冲到篮底下、三步比例失调、走步、手脚不协调、乱出手等,笔者进行了诊断训练,并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使女生能快速掌握好三步上篮技术。一、对策(一)在地上标好三步的位置根据每个女生三步的比例距离,在地上画好每  相似文献   

2.
陶文英 《辅导员》2013,(12):71-72
<正>三步上篮是篮球比赛中最常用的得分手段之一。但在小学女子篮球中,由于年龄和性别的缘故,女生不能很好很快地掌握该项技术。针对女篮三步上篮的常见错误,如:三步节奏不顺畅、冲到篮底下、三步比例失调、走步、手脚不协调、乱出手等,笔者进行了诊断训练,并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使女生能快速掌握好三步上篮技术。一、对策(一)在地上标好三步的位置根据每个女生三步的比例距离,在地上画好每  相似文献   

3.
跑动上篮也称行进间投篮,一般常说的“三步上篮”也是指的这一种.这种投篮可以从球场的各个位置、各种角度跑向篮下,并在跑动中投球上篮,也可通过快速运球冲向篮下起步上篮.跑动上篮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投篮方法,初学者应着重学习这种投篮技术.跑动上篮是由跑、跳、运球、传球、接球和投篮等多种动作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练习,对初学者来说是一种难度较大,不易掌握的技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先使初学者较熟练地掌握上述单个动作后,再安排跑动上篮的教学较为妥当.由于跑动上篮的技术复杂,动作难度较大,初学者经常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注意了起步就顾不上接球,注意了接球却又赶不上步;即使勉强完成起步和接球动作,又出现了投篮时身体前冲过大或者球出手用力过猛等不协调动作,影响整个练习的完成.为了使初学者较快地掌握跑动上篮技术,尽量减少不协调现象的发生,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步骤和方法:一、无球练习(徒手模仿)1.徒手起步接球练习(以下练习均以右手投篮为例)  相似文献   

4.
徐春娟 《教师》2014,(23):67-67
正篮球运动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体育运动。篮球运动项目虽然技术繁多,但其中三步上篮是篮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较强的趣味性,为广大学生所喜爱,对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有着较强的锻炼价值。职高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于运动有着一定的惰性,因此,如何较好的教好中等职业学校女生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其中教学方法非常重要。一、讲解清晰,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行进间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投篮技术和方法,练习的作用和价值都非常大.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其技术特点也不容易.根据三十多年的篮球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并根据行进间投蓝的技术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练习的重点放在解决脚步动作上.分成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徒手模仿练习;第二步是接固定点的球上步投篮;第三步是跑动中接固定点的球上步投篮;第四步是原地运一次球后接球上篮;第五步是行进间运球上篮.逐步深化,从而达到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篮球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运动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使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而三步上篮是基本的投篮技术,也是篮球教学中非常核心的技术。体育教师在三步上篮的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认识到三步上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三步上篮的技术,不断完善三步上篮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羽毛球比赛实行新规则21分制后,羽毛球运动出现了新的特点.运动员如何在新的规则下掌握好竞赛节奏,已成为运动员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羽毛球竞赛节奏研究也成为体育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羽毛球运动新的竞赛规则和运动特点,把整场羽毛球竞赛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三个部分组成,提出三、三式羽毛球竞赛节奏,为羽毛球运动员训练与竞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步上篮在篮球比赛里是一嘎基本实用的技术动作,它经常在持球突破,快攻上萱中使用。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集运球、步法,投置于一体的技术动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我着重讲解三步上篮的脚步动作,提出两跑一跳的讲解方法,然后讲解最后的投置和变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无心的伤害     
有这样两件事使我铭刻在心,终生难忘。第一次是在学习“三步上篮”的篮球课上。我讲解、示范后,学生分组练习。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练得积极主动,技术动作掌握得很快。临结束时,我把全班集合起来,准备检查一下练的情况。于是,我让学生李明出列做一次“三步上篮”。李明听到我点他的名后,又惊讶又兴奋,因为他的文化课和体育成绩都很差,平时很少被提问。他充满信心地拿着球走到场地上做了一次“三步上篮”,动作规范而舒展。我说:“李明同学做得不错,既然连李明都学会了动作技术,其他的同学也就不用提了。”没想到的是,这句随口说出的话竟…  相似文献   

10.
羽毛球比赛实行新规则21分制后,羽毛球运动出现了新的特点。运动员如何在新的规则下掌握好竞赛节奏,已成为运动员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羽毛球竞赛节奏研究也成为体育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羽毛球运动新的竞赛规则和运动特点,把整场羽毛球竞赛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三个部分组成,提出三、三式羽毛球竞赛节奏,为羽毛球运动员训练与竞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海绵砖标记和专门心理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59中的10名跳远运动员进行助跑节奏和准确性训练。实践表明,海绵砖标记对提高初级运动员助跑节奏和准确性尤其是最后几步助跑节奏有一定的作用,提高了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海绵砖标记和专门心理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嘉定一中的10名跳远运动员进行助跑节奏和准确性训练,实践表明,海绵砖标记对提高初级运动员助跑节奏和准确性尤其是最后几步助跑节奏有一定的作用,从而也提高了跳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篮球比赛的节奏性是运动场上技战术运用的灵魂。掌握了篮球场上比赛的节奏就可以争取主动,制约对方,达到取胜的目的。个人掌握节奏就可以融入全队,担当好角色;全队打出节奏就会发挥好团队精神,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节奏在比赛场上表现出它的重要性。节奏训练应教育青少年篮球比赛是集体比赛项目,通过节奏把自己融入全队,使个人的技术服务于全队的战术,适应战术的需要。节奏训练是篮球技战术训练的纽带,更是青少年体质、技术、战术训练的综合训练手段,更是青少年集体观念培养的良好手段。因此,有必要对比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形象,句式特殊,因而阅读难度大。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们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古诗教学的“读通、读懂、读深、读熟”四步读法。这四步读法重在训练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简介如下: 一、读通读通有两个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学生可通过查阅字典,利用拼音来自学完成。2.读出节奏。古诗的节奏有一定的规律,教者在教学中把规律揭示给学生,使其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形成能力,便可顺利完成这一要求。读出节奏的规律大致有三个方面。(1) 停顿。古诗读法中的停顿不像一般文句中的停顿那样干净利落,它一般都带有拖腔。停顿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探讨在青少年标枪教学和训练中,两种投掷步节奏即“五步投掷标枪”和“六步投掷标枪”在投掷步阶段对运动员技术和投掷速度的影响.从而确定“六步投掷标枪”比“五步投掷标枪”成绩好。  相似文献   

16.
<正>我结合长期带高考队训练实践,总结出篮球专项具体环节的训练方法。一、球技训练(开始阶段)1.运球技术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合四个环节。每个环节体育教师在训练开始阶段都应该详细讲解,让学生基本掌握要点,在实践中慢慢体会。2.训练方法:拍起放在地上的球——把球静止放地上,用手指不断拍球,直到把球弹起再把球拍至静止重复练习,熟练  相似文献   

17.
业余标枪运动员的训练也应遵循技能学习规律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计划的安排应是长期地、系统地、全面地打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基础。探讨了在田径各项目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之节奏问题,并针对业余(初级水平)标枪运动员的助跑阶段投掷步的节奏训练从感性到理性的训练理念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在中职排球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垫球是女生在训练中的难点问题。文章从遵循中职女生的心理特点,培养排球垫球兴趣;掌握准备姿势与移动技术,提高排球垫球速度;循序渐进地接受垫球训练,分享垫球技术技巧;控制好出球角度和弧度,固定垫球技术动作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法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促其尽快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讲解艺术至关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一、口诀法。即把动作的要领和方法,经过加工整理、综合提炼,取其重点、关键和精华的部分编成口诀。这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讲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能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教篮球三步上篮运作技术要领时(以右手运球为例),我用“右腿迈,左腿蹬,提右膝,令球中”四句话的顺口溜进行讲解示范,这不仅高度概括了动作要领的实质,还增强了学生跑篮的自信心。学生听起…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专音乐专业开设的诸多课程中,视唱练耳课是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基础课。视唱属于识谱技能的训练。面对这些起步较晚、音乐素质又不高的学生,首先应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技术训练。这是发展学生的视唱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这种训练首先应针对音准、节奏两个基本方面。音准的训练在视唱教学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掌握好音准,掌握好演唱时音高的精确性,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才能奏效。在旋律的音高关系中,其乐音(音级)、音程、和弦、音阶等多要素,是乐音关系的音响现象。音准不能脱离这些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