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末特稿或曰特别报道、大特写之类的长篇纪实性报道,是当今报纸尤其是晚报和日报星期刊的拳头产品,是奉献给读者的一道精美的大餐。 然而,随着激烈的报业竞争,扩版增刊后的这道大餐越做越多,越做越滥。有的报纸几乎每日一道,但色香味俱佳的精美大餐愈加少见,食之无味甚至变味的并非鲜见,周末特稿品位低下的问题日见突出。一些报纸的周末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周末特稿定位于杀人放火、卖淫嫖娼、赌博行骗等社会丑恶现象上,认为只有这些东西读者才喜欢看。其实,这些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出现了一股“特稿潮流”。在纸质新闻媒介方面,表现为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或称新闻故事化)。很多报纸设有特稿部,有特稿专版或专栏,大量刊登类似新闻特稿的报道(称呼不尽相同,如特稿,大特写,本报专稿等)。一些新锐的经济类报纸也标榜以“讲故事”的特稿形式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大特写?对于这一问题,新闻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一致的说法,不仅在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结论,新闻界从业人员也持不同的态度.大特写曾经被指代具有报告文学意味的长篇通讯报道,而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有人说大特写不是"纯新闻",有人说大特写是"写人与人之间的新闻",有人则认为大特写是一种独立的综合文体,甚至也有人认为只要篇幅较长的纪实作品都可以被称为大特写.给大特写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或许很难,但我们可以从大特写写作上报道上的特色来把握大特写.  相似文献   

4.
周末特稿或曰特别报道、大特写之类的长篇纪实性报道,是当今报纸尤其是晚报和日报星期刊的拳头产品,是奉献给广大读者的一道大餐。然而,这道大餐要真正为读者喜欢、让读者接受,就必须做得有滋有味。这种滋味绝不能靠丑陋、猎奇的东西来取  相似文献   

5.
谈到特稿,读者早已不陌生。无论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都市类报纸,还是正深入推进新一轮新闻改革的各级党报,都先后开办了特稿专版或专栏,虽然名称各异,有的叫“大特写”、“中国视点”、“特别报道”等,有的叫“视角新闻”、“特别关注”、“热点追踪”等,但从大的品类来讲都可纳入特稿范畴,都试图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或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观照和解读,在报道事实的同时,更注重透过事物的表层,开掘出更具有本质意义和理性色彩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李娟 《新闻知识》2002,(1):17-18
什么是大特写?对于这一问题,新闻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一致的说法,不仅在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结论,新闻界从业人员也持不同的态度。大特写曾经被指代具有报告文学意味的长篇通讯报道,而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有人说大特写不是“纯新闻”,有人说大特写是“写人与人之间的新闻”,有人则认为大特写是一种独立的综合文体,甚至也有人认为只要篇幅较长的纪实作品都可以被称为大特写。给大特写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或许很难,但我们可以从大特写写作上报道上的特色来把握大特写。大特写是深度报道吗?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它又不完…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五报两台联合举办的上海首届新闻大特写征文活动紧锣密鼓,佳作频见。4月19日、20日在新民晚报大厦21楼小会议厅,上海各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编辑记者、新闻大特写作者、新闻教育与科研工作者、读者代表30余人对大特写文体作了广泛研讨,从而将这一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8.
自1985年11月10日上海《生活周刊》的《三个奇女子》始,大特写曾在中国新闻业上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在20世纪整个90年代,新闻大特写犹如横空出世的“黑马”,驰骋于大江南北。然而时至今日,大特写显然已风光不再。在很多曾经以大特写而闻名的媒体上,今天也鲜见大特写的身影。作为一种新闻文体,如此迅速地崛起,  相似文献   

9.
稿件种种     
腹稿:在大脑中进行构思、尚未动笔写作的稿件。草稿、初稿:初次写出、尚未改定的稿件。脱稿:脱离草稿,指已经修改抄正的稿件。手稿:由作者亲笔书写的稿子。特稿:为宣传特定的人物或事件而特约作者写的稿件。  相似文献   

10.
特稿是美国报纸体裁中的“常规武器”。涉足美国报坛的“大街小巷”,恐怕很难发现一张不刊登特稿的报纸。特稿专栏、特稿专页,已成了许多大小报纸的必备“佳肴”。据说,特稿发轫于19世纪中期的便士报时期。当时,主编《纽约先驱报》的贝内特独树一帜,在报上发表以往被认为是琐细、轻微而不得见诸于报端的内容,从而拓宽了报道题材,为特稿的诞生和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一实践曾被喻为美国现代报纸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到了19世纪70年代,达纳主编的《纽约太阳报》脱俗出格,在新闻写作中融入种种故事手法、小说技巧,为特稿写作塑造了雏形。本世纪以来,特稿在美国日趋发展,方兴未艾。随着电子传播媒介的突飞猛进,许多美国新闻学者认为,特稿是报纸扬长避短,与广播、电视进行竞争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深刻性 全息性 继发性 整合性——再论党报特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稿是党报诸多新闻品种中的一种,它的一般属性是新闻性,即时效性。这也是特稿与专副刊、周刊稿件和杂志文章的根本分野。如党报周刊组织的话题性稿件,可能讨论得很深入,但却不能算作特稿,因为它不具备新闻性,不能纳入新闻的范畴。 当然,讨论特稿的新闻性,不能用常规的尺度来衡量,正如我们对消息、通讯的时效有不同的要求,评判言论的时效性主要看它是否切中时弊、有针对性一样。笔者认为,判断特稿的新闻性不能拘泥于是否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一条,而更要考察它是否充分反映了当下读者普遍关注的人物、事件、思潮等等,是否能激起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2.
朱凤鸣 《传媒》2003,(3):49-50
大特写专版(专栏)被众多报刊看作是吸引读者、增加发行量的黄金版面。如何采写和编好高质量的大特写,是报刊老总和专、副刊采编人员经常探索的问题。笔者在采编大特写的实践中,注意学习兄弟报刊的先进经验,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注重大特写的选材、结构和语言特色,把握好大特写的可读性、真实性和政策性,从而受到读者和报刊编辑的欢迎。近两年来,我有20多篇大特写被《华西都市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人民日报《大地》及本报的大特写专版录用。其中在《华西都市报》发表的大特写《荒唐的跪灵事件》、  相似文献   

13.
“海派”文体──大特写周胜林“大特写”,这个名词,是在上海叫响的;“大特写”,这一文体,是在上海的报坛上走红的。所以,我大胆地写下这个标题:《“海派”文体─—大特写》。尽管不一定确切,尽管有可争议之处,但大特写与上海的关系是无庸置疑的。上海好多报纸上...  相似文献   

14.
如今,新闻策划日益受到媒体的重视,尤其是在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新闻策划更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家庭主妇报》作为一张家庭生活类的报纸,刊登的新闻稿件基本属于纪实类的特稿。一个题材做成特稿,通常是它已经有了定论,也就是事情已经发展完了,这样,一篇特稿就可以清楚地涵盖整个事件的始末。  相似文献   

15.
新闻单位的内部改革和各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是有目共睹的,只有把自己的报刊办出特色来,才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许多报刊的有识之士纷纷将眼光瞄准办好特稿版这一领域,以致采取种种优惠政策办好办活特稿。那么特稿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它在新闻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读者的认可,奠定了特稿在新闻竞争中的突出地位 众所周知,《知音》、《南方周末》、《华西都市报》、《华商报》、《大河报》等国内畅销报刊,期发行量都达数十万,甚至百万份以上。我们不禁要问,这  相似文献   

16.
特稿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它虽然不是对事实的详细记录,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撰稿人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解释、发掘和探讨,用收集到的所有有关素材编写成一篇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陈述式文章,因此一篇好特稿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创作”。本文介绍的两篇西方记者写动物的特稿,均以知识性和趣味性见长。趣味性特稿的特点是篇幅短,轶事多,悬念强。稿件本身具有吸引人的趣闻内容,结尾处给读者以趣味悬念。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新闻单位的内部改革和各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如火如荼,尤以报刊争夺市场、争夺读者的竞争更为激烈。然而,市场就这么大,读者也不可能掏更多的钱出来订阅这么多的报刊,只能有选择性地订阅几种自己喜爱的报刊。于是,许多报刊的有识之士纷纷将眼光瞄准特稿版这一领域,以办好办活特稿来争夺读者。那么特稿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它在新闻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如何才能办好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6,(1)
“大特写”: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文四川陈利编者按:此文就“大特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特写”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大特写”的分类以及七的“大特写”的标准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看起来这是一些办报办于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其实也涉及到审读工作中一些急...  相似文献   

19.
毋庸置疑,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从最初的短消息到后来的特稿再到调查性报道蜂起,无一不是以此为核心的.随着新闻写作手法从单调到百花齐放,诸多春秋笔法和文学气息很浓的稿件也有所见,但因此也有了不少失实的案例,有的甚至被诉诸公堂.  相似文献   

20.
纪实新闻,通常也称特稿或大特写,是近三四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新闻文体。它介于新闻与文学、报纸与杂志之间,融新闻、故事、传奇为一体,是离广大受众很近,并对受众能形成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的一种新闻传媒工具。纪实新闻这株新闻百花园中的新秀,正以自己独特的魅力不断地引起媒体和受众的关注。那么,纪实新闻独特的魅力是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