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仙图》     
正《水仙图》为汪士慎所绘《花卉图册》之一,图中一株盛开的水仙立于拳石前方。此作构图随意自然,花、叶设色淡雅,写中兼工,使水仙花高雅素洁、超凡脱俗的形象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2.
正王武(1632-1690),字勤中,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明代书家王鏊六世孙,以诸生入太学。他生性和乐平易,少时不屑仕进,善绘事,精鉴赏,富收藏。其先世所遗及平时购获,多宋、元、明诸大家名迹,往往心追手摹,务得其法。王武在15岁时已作巨幅画,"使观者叹绝其妙"。其所作花鸟,位置安稳,赋色明丽,神韵生动,妙得天真。王时敏赞云:"近代写生,率有院气,独勤中神韵生动,当在妙品中。"其传世作品有《花卉册》《红杏白鸽图》《水仙湖石图》《花竹栖禽图》等。《花竹栖禽图》作于丁巳年(1677年)。画幅左侧有款识:"学古而不泥其迹,汪钝翁论文之一法也,溪窗对雨写此。自谓无画工习气,未审少有合于前人否。丁巳春杪,忘菴武记。"图中,一块湖石立于右侧底部,几竿新竹在石前错落而上,一株盛开的牡丹从石后横斜而出,枝头一只  相似文献   

3.
缺边的牡丹     
有一位著名的画家,最擅长画牡丹。某人慕名买了一幅这位画家亲手所绘的牡丹图,回家以后,得意洋洋地挂在客厅里。他的一位朋友看到后,连连摇头说不吉利。因为图中的牡丹没有画完,缺了一部分。而牡丹的寓意是富  相似文献   

4.
漫笔点丹青     
《富贵和谐》刘金芳花鸟画不是对客观花鸟形象的自然摹拟,而是通过花鸟的形象,超出像外地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即所谓缘物寄情。《富贵和谐》一画,将和平鸽、牡丹、水仙、石头共置一画,取富贵和谐之意,甚为得体。  相似文献   

5.
绘本是指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能预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能带给孩子美的熏陶和教育。绘本作为儿童读物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一个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充满哲理与诗意的经典作品,如《彩色的乌鸦》《兔子彼得的故事》《米菲在海边》《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鼠小弟的故事》等。因此,开发“绘本快乐阅读”这一校本课程,可以推进儿童阅读,促进儿童和谐发展。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绘本是指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能预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能带给孩子美的熏陶和教育。绘本作为儿童读物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一个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充满哲理与诗意的经典作品,如《彩色的乌鸦《》兔子彼得的故事《》米菲在海边《》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鼠小弟的故事》等。因此,开发“绘本快乐阅读”这一校本课程,可以推进儿童阅读,促进儿童和谐发展。下面作一简…  相似文献   

7.
正《月曼清游图册》为清代画家陈枚所作,共12开。画册描绘的,是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作者以每月的气候变化为背景,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宫廷生活与民间生活的密切关联。陈枚,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清雍正四年(1726年)以供奉内廷劳,赏内务府掌义司员外郎衔。乾隆元年(1736年)与金昆等人同绘《清明上河图》,另有《古树鸦集图》《寒林觅句图》等作传世。  相似文献   

8.
李琦 《今日中学生》2007,(11):21-23
水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肥大,呈球状,外披棕褐色皮膜,茎基部生有白色肉质根。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花茎(俗称箭)再由叶片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图1)。  相似文献   

9.
陈巧莉 《初中生》2009,(8):13-13
宋代诗人王溥有一首著名的《咏牡丹》诗:“枣花至小能结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说的是牡丹花虽美,但华而不实,无济于入,实在可笑。  相似文献   

10.
俞致贞书画     
<正>俞致贞多年临摹宋元名家真迹,潜心工笔花鸟画创作。她经常外出写生、旅游、种植花草,朝夕观察揣摩,因此对动植物天然生态,以及所绘花鸟的形态、动势乃至神采洞察于胸,作品以真实细腻见长。《春风蛱蝶图》,描绘春风徐徐、牡丹盛开、蛱蝶戏于枝头的景致。画中山石兀立、花团锦簇,有两只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画坛,张锡武以擅画牡丹名扬四海,被人们誉为:“牡丹张”。张锡武挚爱绘画,能运用左、右手同时操笔作画。特别是画牡丹如醉如痴,练就一手“绝活”。他笔下的牡丹鲜活动人,呼之欲出,有的极为艳丽,如《天香富贵》、《雪艳》、《春露图》、《富贵春光》、《繁花似锦》诸作,大有华贵气象,而其画的墨牡丹和白牡丹虽无大红大紫,却别有韵味,给人以“淡极始知花更艳”之感。  相似文献   

12.
年画考眼力     
张祉浩 《今日中学生》2011,(1):28-28,74
岁岁平安、吉庆富贵,年画如水仙(岁末开放、喻年)、宝瓶(平安)、戟(吉)、罄(庆)、牡丹(富贵)组成贺岁节庆景况。考考你的眼力。找一找上下两图之中有哪六处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缺边的牡丹     
中国著名的国画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次,某人慕名买了一幅他的《牡丹图》,回去以后,很高兴地挂在客厅里。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  相似文献   

14.
正余穉作《花鸟图册》共12开,分别描绘了兰花、牡丹、石榴花、萱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兰、梅花、蜡梅。每开作品构图简洁高雅、笔法细腻,体现出画家扎实的写生功底。此幅《牡丹争艳》绘三朵盛开的牡丹,红白相间,设色明丽;四只蜜蜂于花丛中忙碌,动作神态皆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国画中的象征物主要有植物和动物两种。植物中的花草树木,在画面中大都有特殊含义。牡丹象征富贵。荷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明代画家王冕就爱画荷花,以此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节操。菊花象征气节和傲骨,苏轼说“菊残犹有傲霜枝”,并画有《霜菊图》以述  相似文献   

16.
《游园不值》(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册第五课<古诗二首》其一)这首七言绝句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佳作。诗人先叙事后绘景,寓情于景,描绘出一幅“红杏出墙图”,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特别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寓理于景,更为清新、警辟,充满诗情画意,艺术地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致,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相似文献   

17.
漫笔点丹青     
《冬祥图》力光华 用大鸡来象征吉祥的寓意,是国画中常用的方式。画家着力刻画了一只矗立于树头的公鸡,正引吭高歌,欢呼雪的狂舞。这是画家《四季吉祥图》中的一幅,立意是新颖的。对树的捕绘也令人信服,枝干穿插得体,刻画合理,笔墨呈现些许成熟的技巧。但画家过分执着于树的自然形态,没有用“绘画性”来给以概括变化。上端一枝树枝垂下,似乎专为衬托公鸡的形体,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大批个性鲜明、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甚至着墨不多的也都刻划得栩栩如生,给人难忘的印象。不管赞赏它的或是讪谤它的,由于震惊于它的艺术成就,也不得不承认它影响之深远。因此,《红楼梦》问世之后,风极一时。随着《红楼梦》板行之日起,便有不少画家为它绘图,不少诗人为它题咏。长期以来,形成和戏曲、诗词同为反映《红楼梦》题材鼎足而三的一支奇葩。本来因书绘图,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东晋顾恺之绘《列女传》②,北宋李公麟作《九歌图》③,萧尺术之图《离骚》④,陈章侯之图《水浒》⑤,都是名笔。但就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影响之广,都远不及“红楼”,而所有的“红楼梦图”,又当推改琦绘本为最佳。一九五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的《红楼梦》,即从改琦绘本中选出了四十幅。本文试图粗略地介绍一下改琦绘,张问陶等人题咏的《红楼梦图咏》,观其得失,俾有助于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一、关于绘本的理解1.什么是绘本?百科名片中对绘本的解释是:绘本,英文称Picture B00k,日文称"爱好恩",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但绘本不是简单等同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彭懿教授著的《绘本——阅读与经典》一书中对绘本的定义是:  相似文献   

20.
章怀太子在世时期,唐朝马政处于低谷阶段,虽然其墓中绘有《打马球图》和《狩猎出行图》,但这些仅是以体育活动为题材的壁画,并不能反映墓主生前的真实生活,图中也不可能有墓主本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