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由归纳而猜想、由类比而猜想、由分析而猜想,阐释了猜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巨大作用,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积极猜想、积极思考、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2.
一、猜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我们知道数学猜想是指根据已知的条件和数学基本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似真判断。它对数学的发展,探索思维能力的培养,个性品质的形成无疑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爱因斯坦的不少发明和理论也都是由一定的猜想而产生的。从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来看,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  相似文献   

3.
猜想验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小学生猜想验证能力的发展。本文简要讨论了猜想验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引导,对验证过程的学习,最终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徐健清 《考试周刊》2010,(45):63-64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数学教学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而应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为主。猜想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本文对数学猜想中常用的类比性猜想、归纳性猜想与数学猜想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猜想是展开数学思维过程的重要方法,他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猜想,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数学思维,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盛小清 《成才之路》2011,(24):32-33
数学猜想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进行探索、进行积极思维的认知活动。它的优点在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领会学习和研究数学的思想方法等。基于此,本文着重阐述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创设猜想情境和教给猜想方法两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都是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例如,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设,是一种合理的推导。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体会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猜想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猜想,数学家将寸步难行;如果没有猜想,如今这座雄伟瑰丽的数学宫殿就不会存在。猜想,已经成为学生当今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