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权力与知识并肩而行.在福柯看来,规训制度经历了旧制度、古典时期以及现代三个发展阶段,每一次转变都使规训权力更加隐蔽、更加精致化,并衍生出相应的知识体系.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成为权力/知识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与监狱、工厂、医院等机构联合起来执行规训权力,而规训社会也由此形成.当权力/知识共同体吸纳学校教育之后,规训制度也更加高效地实现了行使权力和生产知识的功能.这种分析为我们理解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教育者在实践中更加慎重.  相似文献   

2.
福柯通过对18世纪以来学校教育中的规训权力及规训技术的系谱学考察,揭示了学校中规训与惩罚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机构,既规范人的行为,也规训人的精神。规训与惩罚教育在使学校教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答了何以提出制度育德、何谓制度育德以及制度何以育德三个问题.面对经济与道德背离的时代难题,有必要超越传统的教育理论与德育理论,把落在传统教育学理论视野之外的制度纳入进来,把制度看作是教育的资源、教育的手段,甚至是教育的过程,倡导建构道德的制度来培育道德的人.制度育德有两种含义,即制度培育、促进社会道德与制度培育、发展个人道德,教育学关注的是通过学校制度来培养个人的道德或道德的个人.实现制度育德有三步曲:第一,“制度是教育资源”:彰显学校制度正向的多方面的育德功能;第二,“制度是教育过程”:确立优良学校制度的品质,对现行学校制度进行批判性审视,建构公平正义、民主平等、自由发展的学校教育制度,把制度建构活动变成教育过程;第三,“制度是生活方式”:把成文的制度规定与有组织的制度活动,通过内化与外化双向机制,变成稳定的制度化行为模式,化为学校制度生活,通过学校制度生活来培养学生品德.这三步曲也就是制度育德的三种机制.应该强调的是,倡导制度育德并不否定环境育德、榜样育德等其他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培养校长职务的角度来看,今天,作为校长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应该采取怎样的指导办法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教育见识的提高一说到学校的经营管理,眼睛很容易就注意到人、财、物,忘掉了“学校”的管理、“教育”的管理的特点。学校管理的核心,在于“怎样使各自学校的教育活动不断地有所提高”。考虑人、财、物,一定要与这件事相联系。怎样使学校的教育活动得到不断地提高  相似文献   

5.
福柯通过对18世纪以来的学校教育中的规训权力及规训技术的系谱学考察,揭示了学校规训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机构,既规范人的行为,也规训人的精神,其在使学校教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限于显性层面的知识传递,还包括各种隐性层面的影响,即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所谓隐性力量,就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和生活中,通过交往、体验而潜移默化获得的非预期的作用和影响。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量主要体现在知识、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在知识方面,知识具有控制力和再生产力;在情感方面,情感具有信号传递、感染、驱动以及控制的力量;在行为方面,教师行为对学生具有复杂力,学生群体行为具有同化力,教育制度具有规训力。  相似文献   

7.
重点学科建设制度是我国学科建设的根本性制度,以其为代表进行系统研究,是从制度维度把握学科治理和学科建设方向的重要一环。基于半结构化访谈,以35位专家学者为对象,通过对原始访谈材料的分析,探索性地对我国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对学科建设影响的过程机理进行挖掘。研究发现,在制度场域内,不仅仅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外在规则对学科建设产生影响,其价值追求、思想认识、人际关系和潜在行为惯例等内生规范也对学科建设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科建设的行为呈现知识、组织和规训三种层面的建设形态。与此同时,在学科建设的场域中,我国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影响下的行动主体会产生制度认同和压力知觉,这两种主观感受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主体的行为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代学科规训制度的中国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学科规训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 ,它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的路径 ,既是近代学科在中国的确立与完善化的过程 ,使中国人第一次比较详细地了解了近代西方科学的全貌 ;同时也是学科规训努力争取获得制度化安排在思想和文化上的斗争过程 ,特别是传统文化与代表西方近代科技知识的西学之间的深层矛盾 ,时刻影响着学科规训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仔细梳理这段历史 ,了解学科规训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理解一种合理的制度化安排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今天我们制定正确的学科规训计划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校园应用不能仅停留于教育理念的层面,必须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造与创新,以消除教育信息化理念与教育制度及其体系内部存在的矛盾与冲突。要使教育信息化从理念变成行为必须要有制度的创新,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做保证:一是宏观层面,主要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所制定的各种对学校和教师加强数字化校园应用具有激励意义的相关政策;二是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学校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者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学校规章制度与教育行政部门所确立的宏观教育制度之间的匹配、学校规章制度与数字化教育理念之间的匹配,以及学校规章制度内部个体行为规则之间的匹配。  相似文献   

10.
大学教学制度改革: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教学制度的确立过程是一场在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的“博弈”,谈判的结果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从回顾历史中找到制度改革的源头和起点;二是从分析现实中发现现行制度的问题和那些隐含的必定会催生新制度的重要苗头;三是从理论研究中找到变革的思想依据及其昭示的脉络线索与前进方向。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文章对我国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教育系统商业贿赂潜规则主要表现为:认权不认人、熟人办事、办事要给好处、一切为了自己、利益均沾、权利期权等,其显著特点在于行为隐蔽、教育行业性强。对此应采取建章立制,变"潜规则"为"明规则";加强社会心理建设、文化建设,铲除潜规则生存的土壤;强化市场诚信建设等方法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Second graders (N = 222; 7.7 years of age) practiced with open- and closed-syllable words in a computer-assisted training program and appropriate spelling rules were either explicitly provided during practice or not. Also, children practiced either with a small set of exemplars or with a large set; the latter condition wa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use of rules. A control group consisting of 209 second graders, who did not practice in the computer-assisted training program, was also included in the study. Learning effects of practice were established by testing the spelling of practiced words, as well as novel transfer words, in pre-, post-, and retention tests. The results in the posttest showed that with a large set of exemplars during practice explicitly provided spelling rules are supportive for learning to spell novel words but no further effects of explicit rules were found, either for practiced words or in the retention test.  相似文献   

13.
WTO教育规则对各成员国的教育立法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着怎样为适应WTO的教育规则而完善教育立法与政策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WTO的教育规则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对照我国现行教育立法与政策情况,要采取有力措施废止、修改与WTO规则不相适应的教育立法,以完善我国教育立法政策。  相似文献   

14.
在对教育生活实践的关注中 ,人们常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教育现象 ,这些现象看似与教学本身有所游离 ,但实则却关系密切。甚至 ,对这些教育现象的关注 ,可能导致对某些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颠覆。文章以其独特的社会学视角 ,试图关注与阐释的是 ,学生在开始置于学校场域的“此时此刻”,场域以及场域中的人如何借助分班技术、学号编码、仪式活动以及办公室与教室的双重领域打造入“场”规则 ,并且在这种打造中如何制造出诸多弱势群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法理论对"文有定法"与"文无定法"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文法理论的辩证性。"文有定法"要求文章写作应遵从一定的法度规范,不守"法"无以成文;"文无定法"说明文法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在守"法"的同时,要有创新性,不能固守成法。  相似文献   

16.
Ground rules directions are given to children in forensic interviews to explain what is expected of them, and to reduce their tendency to acquiesce to erroneous or incomprehensible questions. Ground rules may also be necessary when children provide testimony in court. Drawing on research conducted for the Australian Royal Commission into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to Child Sexual Abuse,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use of ground rules directions delivered in court in 52 trials by 24 presiding judges in three jurisdictions to 57 child complainants (aged 7–17.5 years). Eleven categories of rules were identified. The number of words spoken to deliver each rule was counted, and grade-level readability scores were calculated as a proxy for the complexity of the ground rules. When judges asked comprehension or practice questions, the question types were coded. More than one third of the children (35%) received no ground rules directions from the judge; the remaining 65% received directions on an average of 3.5 types of ground rules out of a maximum of 11 types. While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were common, practice questions were rare.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were most often presented in a yes/no format that implied the expected response, although this form of question is unlikely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assessment of a child's comprehension. Neither the number of rules delivered nor the number of words used was related to children's age. 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s court testimon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18.
教育过程规律是教育过程的各构成要素,在其矛盾运动中的本质联系及其呈现出的发展趋势。这些要素又可依据教育者、教育对象及二者关系划分为施教规律、受教规律和互动规律。研究教育过程规律的完整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路线的要求和体现,有利于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运用教育过程规律,既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教育主客体、教育介体及教育环体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又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一套完善的高校管理规章已使用了几十年,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这些规章已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高校必须把校规的建设和革新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国家的各种规定做出适当的清理和完善,才能避免与国家政策法规可能发生的碰撞,以适应加入WTO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缤纷课堂:源于国外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归实践、面向产业现状及发展需求是当前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标准和目标是方向上的,在抽象层次的哲理和规则上是需要统一认识的;为实现上层的改革哲理,在具象上的课堂教学改革则可以多种多样。本文总结了三个有突出特色的国外实践教学改革方式,其都在相当程度上支持工程教育回归实践和面向产业需求的目标,不但印证了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的可实现性,而且对改革在我国高等本科工程教育中普遍采用的听中学课堂教学方法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