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断块油田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一直以来是勘探开发的难点地区。本文以许庄油田滚动勘探工作为例,阐述了在复杂小断块油田中滚动勘探开发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希望对复杂小断块油田的滚动开发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了卫城油田卫22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强化地质基础研究、滚动扩边、调整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储量,及行之有效的地质对策、生产措施和工艺手段,并介绍了高含水递减期油藏开发由油藏生产管理向油藏开发经营管理转变的主要做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戈  王坚领  王文才 《内江科技》2011,32(9):113-113
文东油田构造复杂,属于典型的断块油气藏,准确确定断层及其次生断层的位置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该油田的地质特点,充分应用层位标定、三维相干体、三维可视化、多属性体联合解释等技术,对该油田的层位和断层进行准确的标定和解释,对断层组合取得了新的认识,为下一步的滚动开发提供了依据,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经历过近40年的开采,东辛中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保持充足的地层能量是注水开发的重点,然而粗放、单调的注水管理模式限制了油层进一步开发的需求。为此我们根据油田各断块在注水开发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和日益突出的个性特征,摸索建立起科学的多元化注水开发管理模式以适应油田各种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位于临盘油田盘二断块区西北部的盘2_20断块为例,简要分析了细化层系调的技术措施和方法,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单元的开发水平,加强开发项目更为合理、科学、有效的开展和完成。  相似文献   

6.
兰洪黎 《内江科技》2009,30(1):90-90
潍北凹陷的勘探工作始于1959年钻探的潍1井,之后由于钻探情况和重视程度不同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三次低谷。从2003年起又揭开了潍北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热潮。本文针对小断块、小油藏,在精细构造落实和成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边滚动边研究。  相似文献   

7.
葛政俊  崔燚 《内江科技》2012,(4):153+166
江苏油田具有"小、碎、贫、散"的特点,为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针对复杂小断块油藏的特点以及滚动评价对象的特征,对现阶段滚动评价的主要对象复杂断裂带油气藏、斜坡带油气藏以及隐蔽油气藏的滚动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分别进行了总结。同时结合多年来的滚动评价工作实践,总结了工作实践中产生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乌南油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分布范围小、平面连通性差,受岩性控制,其整体是以构造控制为主的岩性构造油藏。通过近几十年的滚动开发,开发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通过对开发效果的评价,提出并论证了油田加密调整的方法,为油田后期的开发、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濮城油田卫79断块区为例,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开发后期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了油井整体二次压裂技术、剩余油分布评价技术、难动用储量研究、近解远调技术等主要做法,并对这些做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对此类油藏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垦利油田位于黄河岸边,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油藏埋深大,地面情况复杂,深斜井较多,多采用机械式抽油机采油,偏磨问题十分严重,对油田防偏磨工艺配套技术应用及管理进行调研,对下步油田开发、采油工艺的完善和指导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毛庆玲 《内江科技》2009,30(9):92-92,34
孤东油田构造上是一个外部形态为潜山披覆构造、内部含有复杂断裂系统的整装构造油田。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复杂断块的剩余油挖潜成为油田增产的重要途径。通过应用迭前偏移处理技术、建立多方向油藏剖面、地层倾角测井应用等多种方法研究孤东油田复杂断块微构造,进而指导开发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这些研究断块微构造的成功做法.对于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油田滚动开发是目前国内低产、低渗透油田通用的一种开发方式,按照地面服从地下的原则,基建工程方案随开发部署调整而变化,站址、建设规模确定时间晚,造成了工程工期延长、投资增加。为了提高油田开发整体效益,本文在提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组织机构、推行标准化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增储上产的目的使滚动勘探开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勘探开发模式,同时,滚动勘探开发也有益于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不同的滚动勘探目标,运用不同的地质描述技术,在孤东油田多年的滚动勘探开发中见到了良好的效果,平均每年新增或新动用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0×10~4t,新建产能2×10~4t。  相似文献   

15.
李莉  孙波 《内江科技》2015,(2):130-131,121
红山嘴油田红60井区克上组油藏储层致密,孔喉半径小,连续性差,渗流阻力大,属于被多断裂复杂化的特低渗透储层,作为难动用、中低产的Ⅲ类储量。自1992年4月投产之后很快就体现出稳产期短,含水上升快等低渗透复杂断块的开发特点。该油田在十几年的开采过程中,通过进行温和注水,合理控制注采比,对地层进行压裂改造等措施控制了含水上升势头,保证了油井的稳产,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的调整措施,为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强化注水,提高复杂断块注采完善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盘油区所开发的三个油田,都是具有陆相沉积特点的复杂断块油田,本身天然能量不足,多属低饱和油藏,大多数断块边水不活跃。在天然能量开采下产能下降快,采收率低。因此,通过加强注水,提高复杂断块注采完善程度来保持地层能量。提高水驱油效率是实现本厂复杂断块油田长期稳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实行滚动勘探开发是老油田后期稳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通过综合运用精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VSP测试等新技术、新方法对齐40块齐607井区“三老”资料的复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齐607井区滚动勘探的成功不仅为欢东-双油田上台阶薄层稠油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对类似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中高渗整装断块油藏已达到开发中后期,开发潜力有限,零散分布的小断块油藏高效开发的重要性就逐渐显露。本文依托中孔、中渗小断块油藏为试验区块,重点开展油藏工程部署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杨宗霞等 《内江科技》2014,(3):72+58-72,58
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为中孔中渗非均质断块油气藏,目前油田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相当数量的剩余油以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规则地分布于油藏中。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利用动静态综合分析研究与密网格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提高了剩余油研究精度和可信度。在此基础上,部署实施了剩余油挖潜方案,使油藏含水上升率下降、采收率提高了。  相似文献   

20.
杨东  武燕  蒋莉莉 《内江科技》2012,(6):113-114
文、卫油田地质构造复杂、断块小,油田开发初期油层出砂严重,本文介绍了文、卫油田地质特征、油层出砂原因和油田开发过程中几种防砂方法的试验情况,并结合油田特点讨论了几种防砂方法在文、卫油田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