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余琪 《视听》2022,(2):24-27
在国际传播场域中,李子柒的《东方非遗传承》栏目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本研究以YouTube李子柒《东方非遗传承》栏目的评论为研究对象,探寻中国非遗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场域中的可能性突破.研究发现,意见领袖的影响、传统中国文化符号和优质的影音制作是吸引外国观众的主要因素.在情感层面,外国观众对于该非遗栏目的积极情感占据...  相似文献   

2.
唐春梅  高月 《传媒》2023,(8):61-6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瑰宝。纪录片以纪实加视听传播为主要特色,对于传播中国非遗文化具备天然优势。本文聚焦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出品的非遗纪录片《四季中国》,对其内容制作和国际传播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提升非遗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效度,助力中国非遗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3.
深挖非遗精髓,彰显中国品牌文化特色,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品牌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回归非遗生发原境,构建非遗文化生态传播场,立体化呈现非遗的历史底蕴、中国智慧、东方美学和创新成果。建设中国特色品牌,就是基于工匠精神、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东方生活美学打造“真品牌”“善品牌”“美品牌”。  相似文献   

4.
焦玥 《传媒》2023,(10):57-60
随着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文化传播交流的主阵地,许多外国人加入到网红行列中来,外国留学生从他者角度展示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传播发挥桥梁作用。本文以“老外克里斯”为例,以霍尔的文化理论为视角,分析外国网红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与中国受众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从而为我国提高跨文化传播效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婺源傩舞是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可行性,总结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内容,并根据目前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现状,探讨婺源傩舞在传播中的困境,分析在跨文化视域下,婺源傩舞如何对外传播,从而使江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同时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文化空间理论出发,阐释文化空间与节庆类非遗的联系。即节庆类非遗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中产生、发展与延续,并且在节庆类非遗项目中要依托特定的文化空间才能长期存续。以国家级非遗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例,阐述中国传统节庆端午节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并从文化空间的视角分析节庆类非遗保护的实现途径,为推动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非遗保护走向全面深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陶瓷古籍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载体。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陶瓷典籍外译成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文章基于全球图书馆联合目录WorldCat,通过调研中国陶瓷古籍及其外译本在全球图书馆的馆藏数据,梳理中国陶瓷古籍在海外传播的现实状况,结合不同典籍、不同译者的译文进行系统评析,总结中国陶瓷古籍在海外传播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陶瓷跨文化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发现中国陶瓷古籍的海外传播存在传而不透、传而不正、传而不通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包括加强中外学者以及中外出版机构的密切合作、优化中国陶瓷古籍的外译策略、开展中国陶瓷古籍文本的系统深入研究等。通过系统梳理中国陶瓷古籍的海外传播状况,以一种全球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陶瓷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与影响,对于提升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短视频平台现已成为非遗活态传播的重要阵地,MCN机构以策展人的角色完成内容生产、多元策划及商业变现的过程,逐渐演变成以非遗传承人为本的多主体参与的策展生态。但非遗MCN的传播实践存在着内在缺陷与现实困境,以市场为导向的流量逻辑从根本上支配了MCN的内容生产,非遗账号出现头尾不齐、内容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非遗MCN要根植于文化内涵,建立策展内容的管理机制,实现“技术-文化”的逻辑自洽,以实现非遗短视频传播与MCN合理化建设的共赢。  相似文献   

9.
媒介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伴随着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时代的到来,跨文化传播的“媒介”或载体也在不断丰富、不断出新。在信息化传播时代,文化传播的“媒介”主要为现代传媒如电影、电视、网络、报刊等,视觉传播是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当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媒介的选择上,必须树立现代意识,视觉形象意识。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对于西方人来说又比较难学,运用传统的文字手段向外输出中国文化,效果是肯定大打折扣的。正像许多现代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从香港电影武打明星李小龙身上开始的,而不是从学习《论语》、阅读翻译的中国文学名著入手的。  相似文献   

10.
王平阳 《今传媒》2023,(4):104-106
影视作品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全球化发展为中国影视作品“出海”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不同于跨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提倡各文化主体平等交流互鉴,强调文化共生、文化互构与文化转型。从转文化传播角度解析中国影视作品的“出海”方案,对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转文化传播视角,从文化共生、文化互构与文化转型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影视作品“出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文化类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围绕传统非遗项目,在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时空、叙事语言等四个方面凸显节目特色,以多元视角、多重时空、沉浸体验的方式,讲述非遗文化,传承非遗精神。这也是文化类节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共同文化使命这一大背景下,浙江卫视推出文旅探寻体验节目《还有诗和远方·非遗篇》。该节目以旅游为载体,以“非遗”文化为内核,通过挖掘各地“非遗”文化的真实样态和精神内涵来传承中华历史文脉。本文从节目的传播理念、传播创意和优化路径三个方面来分析该节目的传播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周勇 《兰台内外》2024,(4):40-4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化保护与传承,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广东梅州、河源作为客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充分发挥档案在客家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客家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深化客家非遗文化研究和传播推广,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借助电视平台传播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中国电视也亟待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来建构自己民族性的文化身份。本世纪以来,以《百家讲坛》为开端,电视屏幕涌现出很多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2015年底北京卫视推出的《传承者》栏目以非遗传承人为切入点,带出非遗项目,这种独特的传播角度以及多重展现视角、多元表现手段,成为综艺类传统文化节目的标志性栏目,代表了传统文化电视节目发展的一种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是其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文化的影响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但是,当前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国的地位明显不相称。其原因固然复杂,但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作者在对文化和跨文化传播界定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历史,分析了其现状,并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提出了真正树立以受众为导向的观念、整合跨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跨文化传播的渠道整合、跨文化传播的战略整合等方面的对策,从而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以提高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熊越 《中国出版》2023,(9):16-19
后疫情时代,全球传播生态加速重塑,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成为我国当下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从间性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文化间性下的“话语内容选择”与“语境转换”、主体间性下的“共同体意识符码”和“他我关照”的分析来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剖析当下的跨文化传播机制。对跨文化传播意义生产的探讨,反向推动跨文化传播方法论的发展,两者同频共振,建构出国际文化共识的同时明确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话语,最终实现中国故事对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7.
符号在相异文化间流动,他们通过跨越文化元语言集合的符号活动进行彼此间的交换和理解。在移动社交中,短视频更能实现直观、通俗的传播需求,进而能高效地聚合多重符号意义。本文以"英国小哥看中国:解码新时代"系列短视频为例,通过符号叙事研究探讨短视频文本中运用了哪些跨文化符号?短视频跨文化符号叙事的过程是怎样完成的?本文基于对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的叙事分析,揭示了共同解释项的跨文化锚定、跨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文化间同质性符号建构等过程,我们认为:第一,短视频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已生成多样化的新符号,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动态聚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意义的全文本,进而得以实现民族凝聚、精神激励、价值整合的跨文化符号传播功能。第二,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应当特别关注非语言符号的叙事功能,符号互动的核心在于"意义的互动",短视频的跨文化叙事使多层次、多元的文化能够被转化为灵活动态的符号文本,进而通过发出者和接收者的文化间互构生成可沟通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代表性中华文化非遗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词分析、情感分析与共现网络分析等文本挖掘方法分析YouTube平台中非遗短视频用户文本数据,应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模型研究非遗在该平台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非遗的认知形象多为正面形象,传统技艺、民间文学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认知度较高;情感感知以中性和积极情绪为主,对象涉及中华美食、家庭生活文化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等;行为效果具体呈现为分享意向、购买意向、学习意向与旅游意向。文章立足于该平台非遗的传播效果,从传播语境、传播手段与传播主体等方面阐释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宣传思想战线队伍的传播工作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对外传播力,新型主流媒体作为宣传思想战线队伍的排头兵与智库融媒矩阵的对外传播“先行试点”,根植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承载着“红色印记”,在主流媒体新型化的传播战略引领下坚定不移地走好新时代对外传播“赶考”路,开展中国特色式跨文化传播路径探索与实践,不负新时期寄予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的期望与要求,并交出一份“弘扬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大国形象”的“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20.
茶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跨文化媒介,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视作特色的"中国符号".儒释道思想相贯通的传统茶文化、匠心与创新相得益彰的现代茶产业及我国为未来文化多元性所做的非遗保护工作,三者共同构建了"传统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基于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应积极扩大传播队伍,始终立足国际传播受众,打造以"岩骨花香"为核心的传播内容.通过科学布局的传播矩阵和对传播回馈的实时掌握,传递出坚韧不屈的民族品质和唯美浪漫的国民性格,从而展现我国在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以此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背景下我国积极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