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六册《“你们想错了”》这篇课题目加了引号。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16页的教学建议中也提出布置“课的题目为什么加上引号”的预习题。联系课内容可以知道,题目加上引号,是因为这是中方志敏同志说过的原话。  相似文献   

2.
从上海开始,几家出版社将小学语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一删除,而代之以时代感鲜明的当今人物事迹,此举引发了国内有关人士的密切关注。在价值多元的时代里,语学科的功能是什么?究竟应该以什么标准和原则来选取小学语教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册教材是供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下面从教材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等方面作些介绍。 一、教材的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3—5年级的具体要求编写的,共13课(不含补充课文),大致可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课):热爱祖国教育。 第1课《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知道老一辈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一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刚接触苏教版小语教材,对教材中有关标点符号使用的情况想提两个问题: 1.人物想的内容加不加引号。第六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小骆驼默默地想:我……”“想”字后未加引号,而《水上飞机》中“小海鸥想:‘客轮……’”“想”字  相似文献   

5.
方运加 《湖北教育》2004,(11):23-25
最近读了来自山东省某新课程实验区的一篇文章,内容是谈教学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课标教材”)的感受的。该文作者程老师在列简表对“课标教材”和“大纲教材”(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的简称)的内容及课时数进行比较后,指出:在使用“课标教材”的过  相似文献   

6.
本就《小学语教学法》课所存在的问题,从教材、教法和学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从现代教育观念,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小学语教学法》课。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被删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教材将《狼牙山五壮士》一由五年级教科书中调整到了与语教材配套使用的四年级下册《同步阅读》中。此外,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少年英雄雨来》等反映革命战争年代英雄事迹的课也被删除,被保留的只有《飞夺泸定桥》。这一事件被各媒体报道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针对各种指责和质疑,上海市教材编写组主编徐根荣对此课被删除的原因做出了如下解释:“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文本解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等三篇课文分别介绍了三个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其中的《祁黄羊》是根据《吕氏春秋·去私》中的有关内容改编面成的。祁黄羊,春秋时代晋国的大夫,名奚,字黄羊。编者直接以人物名字“祁黄羊”作为题目,  相似文献   

9.
美国STC教材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指导下编写了几套小学科学教材,STC就是其中比较流行的一套,本文主要介绍了STC教材的编写依据,内容体系,目标体系和教学材料,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小学科学课程和教材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燕子》是一篇质兼美的经典课,经常被选人小学语教材,作是我国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在浙教版教材中《燕子》一课编在四年级下,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它被编入三年级下,可能考虑到这样的“下沉”会使学生对原中的语言不理解,编对原进行了部分修改,但这样的修改却导致《燕子》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变得索然无味了。  相似文献   

11.
李灵波 《海南教育》2014,(18):52-53
【教材分析】《月相变化》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二课。教材编排中,本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认识“月相”,给月相排序,模拟月相变化,观察白天的月相。  相似文献   

12.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不能一本教科书行天下,而应该建设立体化、多媒体的教材,其中教材配套光盘是多媒体教材建设的重要方面。如同人物角色的塑造必须身份明确、血肉丰盈、骨架清晰、着装适宜一样,配套光盘也必须相应地从定位、内容、结构和呈现方式四个方面着手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小学数学教材多以“正文一例题一练习”的体例编排,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以下简称“西师版”)教材则按照“例题一课堂活动一练习”的方式编排。其中,“课堂活动”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出现,针对每一课时内容安排1-2个课堂活动题目。  相似文献   

14.
黄凤玲 《广西教育》2007,(4A):30-31
一、说教材特点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美读体验,积累运用,发展创新》,所说的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观潮》。这篇课文是第一单元“自然奇观”中的第一篇,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赞叹钱塘江秋潮的诗句。钱塘江以其奇特壮观的大,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课文以优美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逼真地再现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盛况,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本课教学分两个课时进行,我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省编小学思想品德课第六册教材,是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中三至五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新教材力求体现时代气息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品德形成规律,在新一点、实一点、活一点上下功夫,为教师培养与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供教学凭借。 本册教材中每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都在教参中作了说明。这里仅就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和教学方法,作揭示性的介绍和分析。 一、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13课。按照《课程标准》中三至五年级的德目要求,本册重点反映了八项德目中的有关内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的小学语文观摩课、研讨课上,经常看到做课教师选择以《桥》和《船长》作为教材使用。可见,这两篇教材深得大家的青睐。的确,不管是从文本的主题思想还是语言文字,不管是对人物的形象刻画还是对所处环境的细致描摹,两篇教材都堪称语文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根据教育部2000年3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经人教社教材编审组的缜密构思、层层筛选,五篇经典课文———《称象》《数星星的孩子》《刻舟求剑》《狼和小羊》《丑小鸭》,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价值取向,与一个“复习”及一次“口语交际”,组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组教材,从而使本册教材在由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教学中,占据了独特的重要位置。从总体构思上看,贯穿本组教材的内线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五篇课…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编写思路 开展课程改革实验需要有体现课改先进理论的教材作为操作平台。由教育部语言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和十二省小学语言教材编委会编写的语言课标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奇妙的“眼睛”》是小学语文二册看图学词学句课型中的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中“眼睛”二字加上了引号,课文中凡有“眼睛”二字均带上了引号,引号的这种用法,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初次接触。  相似文献   

20.
在省小学语教材实验培训会上,有幸听了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好伙伴》一课(苏教版小学语第一册),感到他在教材处理和教法设计上颇具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