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软国力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21世纪,以软国力(化力)为焦点的综合国力较量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及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2.
人类明越发展,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化作为综合国办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的重视,在经济化一体化的今天,如何弘扬先进的民族化,不断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一项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文化力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作为一个传统概念,长期以来被囿于纯意识形态层面来认识和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当今经济的全球化,化对经济基础和社会物质生活的反作用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它与经济的一体化趋势逐渐演变成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化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增强需要有化力的支撑。因此,探讨化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企业化是企业与化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内容及其丰富而广泛的化现象,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进程中形成的反映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企业精神和化生活等方面的总和。企业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一是发挥企业化功能,强化企业化理念;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突出本企业的个性特征;三是反对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明的企业化活动。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并不是对社会文化系统的简单分解和借用,它同其所在企业有着共生共长的内在逻辑关系。因为每一个企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产生并渐次形成自身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也并不是于企业的经济活动之外而孤立地存在着,而是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之中,即渗透于企业整个经济活动的诸方面、诸环节,由此构成企业的有机成分。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内在关系使我们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仅就企业文化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深化企业改革中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三个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表现在企业科研、技术、产品、人才、营销等各方面优势的综合,而化力是企业综合竞争力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员工的行为起着引导,凝聚和激励等作用,它渗透与其它各项竞争力之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重点从企业化力的五个作用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企业只有在化力不断推动中,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从而取得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区的文化构成及其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社区的化由政治化、经济化和精神化构成。每种化都内含先进性和落后性因素,对农村社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进步都在发生一定影响。为了加速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必须在农村社区开展先进化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8.
当今,化力与政治力,经济力都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化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与核心。在中国,先进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以创新精神建设先进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化,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化成果,必须以立为本,重在建设,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化需求,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根本方向。创新是化的生命,社会主义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继承,借鉴和创新是先进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华民族在实现全面复兴的历史时期,一定能够他造出璀璨夺目的社会主义新化!  相似文献   

9.
综合国力与文化力问题是关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综合发展、全面进步、走向世界和融入世界的急务和形成突破的关键,同时也是整个中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业已形成的关于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相关理论既是中西学术前沿成果跨学科相互交流的结晶,又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论和执政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有机结合,同时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发展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及和平崛起等实践活动和现实问题相结合的产物。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文化强县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在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经济正走向一体化的当今,确立文化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打造文化品牌,把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是推动县域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论民族文化的雅与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民族文化有雅俗之别,而礼则是传统雅文化的核心,是俗文化的升华。礼是不断演变和外向辐射的;礼与俗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礼不断外向辐射影响俗的变迁,俗则部分地不断上升为礼。雅与俗如果隔绝,就是民族文化衰败的前兆。在现代中国社会,任何时候都要自觉地为雅文化与俗文化按照其自身固有的互动规律进行沟通创造条件,并积极促进之,从而达成民族文化的"自觉",来回应全球文化一体化带来的冲击,这是一个极其重大而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东江流域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圈"的四大区域之一,与以梅州为代表的梅江流域客家文化、以赣州为代表的赣江流域客家文化、以汀州为代表的汀江流域客家文化三个区域并列。河源是粤境内东江传统客家文化的代表;惠州客家文化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较明显体现了对传统客家文化的离析与对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的吸纳,并与本土文化整合,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客家文化有别的"后客家文化"。惠州文化作为"后客家文化"的代表,由于其地域环境的特殊性等因素,使之相对于传统客家文化的自足性、保守性,显得更具进取性、开拓性和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13.
文化身份与保护文化多样性 --从怒江开发的讨论说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化身份的认同在全球化时代显然已成为非常尖锐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兼顾,而且也必须做到人口、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兼顾。即不能不顾环境进行掠夺性的发展,也不能以环境问题为借口,无视人口发展的正当要求。当我们完美的环保主义进化到要把人类文明的范围,扩大到全部生物物种和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保留对我们同类中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心,特别是对现有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决不能视而不见。文化身份不仅仅是一个认同的问题,它也包含着重新建构的问题,即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现代条件下 ,它唯有放弃原有的文化优越感 ,才能找到与世界先进文化进行交流的契机。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与区域性的客家文化存在着矛盾冲突 ,但也存在着融合的可能性和内在需要 ,通过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客家文化必然能创造出一种既具有传统优势 ,又具备现代性的新型文化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向,转向的标志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将审美的文化转向消费的文化,将神圣的文化转向世俗的文化,将批判的文化转向娱乐的文化,将灵性的文化转向技术的文化,将传统的文化转向时尚的文化。大众文化颠覆了经典文化的观念,改变了以往的生活和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汉水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区区域文化,以及现阶段与社会主义文化的交流、撞击中,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汉水文化在这一融合的过程中,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也已发生了变迁,但仍然保留着自身的文化成分和文化认同。汉水文化在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交流、撞击与融合中,既有进步的、上升的文化转型,也出现了退步的、下降的不和谐的亚文化,但这些层面的文化成分,在这一过程中被逐渐消融掉。  相似文献   

17.
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理论对当代文化进行分析,揭示出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文化这个大的范畴中由原来的对抗走向相对的融洽.  相似文献   

18.
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校园文化特别是公寓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校对公寓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公寓文化活动仍处于自发性和盲目性状态,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内涵相对贫乏,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严重等。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在提升公寓后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同时,通过加强公寓硬件、精神文明、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营造一个优秀健康、和谐向上的大学生公寓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汉水文化研究过程中几位学者对汉水文化与楚文化、汉文化的关系的不同观点,并进行对照评析,提出了对这一问题比较全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与校园文化,是培养人才素质、品质的背景与底色,它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其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蝉变是由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21世纪,中国高校文化建设要超越已有的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而突出自己的特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