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1年3月21日.以《人民调解法》的出台为背景,江西卫视推出日播节目《金牌调解》。节目集各种电视手段为一体.以“12+X”(即一个主持人、一个调解员,八名观察员和两位直接当事人加X个相关当事人)为阵容.以现场解决矛盾冲突为主旨.给予当事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更教化电视受众面对纠纷的智慧和解决矛盾的艺术。节目一经推出。  相似文献   

2.
姚敏  朱筱丹 《新闻窗》2012,(2):31-32
我国电视节目语态着眼点越来越小,越来越贴近百姓生活。明星的八卦情感不再独耀屏幕,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开始跃入镜头。调解类栏目因其社会功能性,在各大卫视频道频频显露。节目通常邀请矛盾双方当事人进入演播厅,让主持人和人民调解员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此类调解可能涵盖法律、道德、习俗、亲情等方方面面。笔者仅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达彤 《视听界》2013,(3):89-89
2012年3月,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以(《有请当事人》(以下简称为(《有请》)为载体和命名,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坚持了十年的民间调解上升为具有法律效果的司法调解,积极探索运用人民调解原则、程序、方式,开展电视调解新途径。至2012年底,巳现场调解矛盾纠纷260多件,接待当事人近800人次,调解成功率达七成以上,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这种全新的运作机制为栏目组和司法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大量调解成功的实例证明,全新的合作机制为双方都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契机,为政府部门和媒体的合作提供了范本。江苏省司法系统将这一合作模式向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4.
朱虹 《声屏世界》2011,(10):5-7
江西省司法厅与江西电视台联合打造《金牌调解》栏目,节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倡导的文明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不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得到了江西省领导的肯定和重视。8月31日,江西省副省长朱虹在考察《金牌调解》栏目时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部门与电视媒体的联合优势,进一步促进案件调解与电视手段相结合.打造人民调解的优良品牌和精品栏目。作为一档全新的栏目,《金牌调解》取得成功的原因何在?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节目又该如何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兰兰 《传媒》2020,(10):22-24
“有问题来调解,来调解没问题”。每晚在江西卫视的屏幕上,主持人章亭都会以这句开场语来迎接收看《金牌调解》节目的观众。不知不觉中,《金牌调解》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九年的时光。在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金牌调解》仍牢牢占据全国同类节目收视前茅,以其广泛的影响力、传播力和美誉度,成为电视调解类节目龙头IP。  相似文献   

6.
江西卫视《金牌调解》这档调解矛盾、纠纷的节目,自开播以来获得了观众及业界的极大认同.作为调解类节目形态,它的情感调解价值在家庭、婚姻、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团体心理辅导的视角,分析《金牌调解》栏目发挥着的拟团体辅导功能、对求助者心理成长的积极影响,以及其在中国社会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阳  赵涓 《声屏世界》2012,(6):18-19
当下,在林林总总的法制类电视节目中,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栏目异军突起。它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宗旨,集权威的金牌调解队伍,用独到的视角与观点,让观众看到了一幕幕来自生活、情理交融的电视调解现场。由于它顺应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众需求,牵动了千家万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每个人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养成,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第一阵地"。家庭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第三调解室》、山西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小郭跑腿》、杭州电视台西湖  相似文献   

9.
电视调解类节目融合了电视节目的多种形式,内容以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主,通过调解过程的展现,向观众传达生活中"真善美"的道德标准。本文以《金牌调解》为例,分析电视调解类节目产生的背景,以及该类节目的社会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鄢劲松 《声屏世界》2012,(11):23-24
《金牌调解》是江西卫视倾力打造的品牌栏目,主要针对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等方面所产生的纠纷进行现场调解。通常,节目当事人都是因"纠结""纠葛""纠心"的事情,带着非理性情绪乃至一番怒气来到节目现场的,在这样近乎"极端"的情势下,节目能否顺利录制让人忧心。然而,这些当事人在主持人与调解员诚恳善意的引导和切中要害的点拨之下,却都能够对自身境遇、难题、矛盾和纠纷毫不避讳地坦然"诉求"。笔者认为,这一切既源  相似文献   

11.
谭颖琳 《声屏世界》2011,(11):14-15
作为情感类节目的一种。情感调解类节目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是该类节目一个重要的新的走向。情感调解类节目集可视性、教育性于一体.突显了电视媒体所具有的知识性、社会性、服务性特征。江西卫视《金牌调解》栏目为情感调解类节目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范式.其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已经初步得到观众市场的认可。情感调解类节目如何走得更远,走得更好.以下两篇文章或许能提供答案。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电视剧《闯关东》剧情结构的梳理和论述,解析了电视剧所表现出来的叙事文化、民族文化、和谐文化和女性文化。揭示出电视剧《闯关东》从文化内涵上取得成功的奥秘,对中国本土电视剧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电视调解,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与媒体发展变革有机结合的产物,牢牢植根于我国民生新闻的热土,并以上海娱乐频道《新老娘舅》为发端,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成功为爆发点,逐渐掀起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发展的热潮。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北京科教频道《第三调解室》、辽宁卫视《复合天使》、湖北卫视《调解面对面》等大批电视调解节目纷纷涌现。其中,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虽然并非电视调解节目的首倡者,但其以敢闯敢试的勇气,通过理念、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优,迅速赢得了深圳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实现了平均收视率近3、收视份额超过10%、同时段本土收视排名第一的喜人成绩,不仅为深圳都市频道打造出了新的品牌节目,而且开创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创新的“深圳现象”。  相似文献   

14.
《金牌调解》是江西卫视今年打造的一档情感类谈话节目,在每晚的黄金时段播出。这个栏目之所以一开播就能获得观众的喜爱。首先是因为主创人员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金牌调解》是一个典型的民生栏目,它贴近社会、关注现实、体察民情,谈的虽然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但这些都是老百姓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史枫 《新闻世界》2020,(3):47-49
新媒体出现后,它不仅压缩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也改变了观众对节目的需求。《金牌调解》从2011年开播至今,已经成为全国调解类节目的典范,节目中所呈现的心理、教育、法律等内容,形成了独特的标签。如何把这些标签变成可促进电视节目发展的动力,如何通过媒体融合走出新的发展之路,本文以《金牌调解》为例进行阐释,旨在为广电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江西卫视于2011年开播的《金牌调解》栏目集法制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为一体,是多人在同一场景内的一部具有真人秀特征的谈话类节目。它融合了法庭辩驳元素,通过舞美、灯光、音效等手法,大量使用表征意义丰富的非语言符号,有效地发挥了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传播中的辅助作用。该栏目的成功,与它对非语言符号的合理使用有着重  相似文献   

17.
李冰 《传媒》2020,(10):1-1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是指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人民调解员耐心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来解决矛盾纠纷的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我国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共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80多万个,拥有人民调解员380多万人,每年调解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征地拆迁、生产经营、合同、债务、赔偿以及环境、劳动、物业、医疗、交通、信访等各类矛盾纠纷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人民调解制度作为我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霁月 《青年记者》2012,(36):68-69
一当下,中国电视荧屏悄然刮起"调解风"。随着江苏电视台《人间》节目一夜走红,全国各地方台的电视调解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江西台的《金牌调解》、贵州台的《人生》、东方台的《幸福魔方》、天津台的《爱情保卫战》等。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蔡培 《东南传播》2012,(3):111-113
当下社会,虚拟的人际关系给真正呼唤公平、公正的人们蒙上了一层面纱,这就让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出现了问题,在人文主义下,《金牌调解》栏目利用大众传媒的调解方式为百姓构建了一个真实的诉求平台,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传播文化是电视媒体使命之所在。然而一直以来,文化的阳春白雪与电视的大众化传播仿佛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让电视人大费周章,此时,演播室互动文化栏目的兴起以不可预期的完美化解了这一矛盾。本文就将以《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一系列节目为例探讨演播室文化节目的特征和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