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蕴含东方神韵的中国绘画讲究意象式的表达方式及色彩的意象性,"意象"体现了艺术创作中"物我融一"的情志,面对自然之物不是直观模仿,而是"心"与"物"关系的和谐统一,是心灵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一种有机结合.强调神超理得,讲究幽然冲逸、卧游畅神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吴山倩文 《科教文汇》2007,(10S):180-181
安德鲁·马维尔在他的“爱的定义”一诗中,用陌生化的意象打破了其常规的象征意义。读者感受到这些意象的冲击,且往往迷失在由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感情横溢而又似是而非的论断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强烈的直观反应.该论文引入了中国古代源自《周易》的“交感”思想以及后世学者如何将其发展成理论并用于文学作品的阐发和美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维尔在创作过程中,“心”与“物”的相互作用,既“交感”,而“物”在这里既是他所观察到的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又是想象中的事物,再结合马维尔其人形而上学的思想背景。本论文论述了他在现实世界中的发现深刻作用于他的心智和感受,同时为他提供了用以建构非传统意象的神秘之源。  相似文献   

3.
谈"意象"对工业设计的作用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设计中的“意象”是一种理性化的科学命题。“意象”就是想象,就是想象之中的艺术。“意象”具有景象汇集功能;“意象”是工业产品设计的前置条件;没有设计师大脑中的“意象”,就没有工业设计。“意象”产生和存在于工业设计的审美活动之中,形成工业产品设计的雏形,它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章瑾 《科教文汇》2009,(1):252-253
意象是设计艺术制作与欣赏的关键所在。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是指承载内在心意的形象。对于设计艺术而言,其意象的形成过程与诗歌意象的形成过程,在第一个环节有所不同;即诗歌是由文字转化成形象,而设计艺术则是由其视觉形象转化为使用者或欣赏者的联想形象。意象的审美本质是一个移情的过程。设计艺术之意象可以分为形态意象、氛围意象、动作意象和人格意象等。要准确恰当地表达设计艺术中的意象,应该恰当地使用“道具”、重视抽象的造型、含而不露、避实就虚和注意留白与细节。  相似文献   

5.
Lakoff和Johnson以心智是具身的、思维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概念大多是隐喻的这三个认知科学的重要发现为哲学基础,创造“意象图式”这一术语来解决具身意义理论的合理性问题.意象图式作为人类与外部世界进行具身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最初经验结构,是意义出现的认知基础和关键角色.没有意象图式和想象力,意义便不会存在.“意象图式”的创造打破了传统意义理论客观主义的神话,克服了传统意义理论所面临的理论困境,为意义理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南昌市旅游地意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逢军  沙润  汪忠列 《资源科学》2009,31(6):1007-1014
以城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意象草图绘制相结合的方法,从评估性意象和结构性意象两个方面对南昌市旅游地意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的总体可意象程度较高,景点意象受知名度和美誊度的影响,城市环境意象则受旅游者期望值和满意度的影响;意象组成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为标志、路径、区域、边界和节点,最主要的意象组织手段是标志、路径和区域;就要素的可意象性而言,标志和路径最高,区域和边界次之,节点最弱;对意象空间结构的分析发现,南昌市存在着以八一广场和滕王阁为中心的两大旅游核心区,其架构模式是以城市风貌和城市环境为感知背景,以核心景区为感知重点,以主干道为支撑,被边界所限定,不同类型的地物要素点缀其间的双“#”字型立体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7.
王晶 《科教文汇》2009,(3):247-247
本文依据Lakoff和Johnson关于意象图式的基本定义,利用“容器”图式分析“外”的基本意义。根据意象图式的正负参数这一重要特征,分析“外”的搭配词组表达的积极与消极含义,统计二者各自所占比例。在某些特殊语境下,某些不含积极或消极意义的义项会发生转变,趋向于表达消极或积极意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体现“外”的正负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8.
若干年来,中国文化发生了急剧变化。人们特别是文人们都明显感到这种变化的脉搏,但又一时抓不住这一变革的基本特征。我本人也曾试图寻求一种命题用以概括这种变化,同样因不得要领而苦于思索。然而,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一、不期而遇的“意象形态”近读《现代与传统》杂志第10辑邵建先生的文章《“意象形  相似文献   

9.
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意象,以全宋词为考察对象,从宋词窗意象的风格特色揭示宋人通过窗意象而展现的各种情愁,并对宋词“窗意象”频繁出现的原因及“窗意象”与其他意象组合而产生的美学风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安德鲁·马维尔在他的"爱的定义"一诗中,用陌生化的意象打破了其常规的象征意义.读者感受到这些意象的冲击,且往往迷失在由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感情横溢而又似是而非的论断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强烈的直观反应,该论文引入了中国古代源自《周易》的"交感"思想以及后世学者如何将其发展成理论并用于文学作品的阐发和美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维尔在创作过程中,"心"与"物"的相互作用,既"交感",而"物"在这里既是他所观察到的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又是想象中的事物,再结合马维尔其人形而上学的思想背景.本论文论述了他在现实世界中的发现深刻作用于他的心智和感受,同时为他提供了用以建构非传统意象的神秘之源.  相似文献   

11.
赵永刚 《内江科技》2007,28(9):67-67,94
采用异化译法翻译文化意象,已经被当代译界所认可和推崇,但异化译法不应是外来文化的异化,而是本族文化的归化。无论是翻译文化意象或文化意象的交流,都应提倡一种平等,从而确保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12.
浅谈意象油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画作为西方画种之一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的人文传统、民间艺术发生了碰撞,地域的文化差异、审美价值的不同会自然地促成中国本土油画语境的差异。文章通过对当今意象油画这个命题进行一种意象审视,提出了意象油画出现、存在的合理因素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史晓靖  徐源 《科教文汇》2010,(13):68-69
诗歌中任何感觉的表达都被称为意象,意象是理解诗人情感和意图的关键,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威廉姆.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他的诗歌意象丰富,寓意深远,在意象的营造和运用方面是当之无愧的专家。本文通过解读布莱克《伦敦》中的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分析、总结诗人的情感和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油画作为西方画种之一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的人文传统、民间艺术发生了"碰撞",地域的文化差异、审美价值的不同会自然地促成中国本土油画语境的差异。文章通过对当今"意象油画"这个命题进行一种意象审视,提出了"意象油画"出现、存在的合理因素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诗歌中任何感觉的表达都被称为意象,意象是理解诗人情感和意图的关键,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威廉姆.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他的诗歌意象丰富,寓意深远,在意象的营造和运用方面是当之无愧的专家。本文通过解读布莱克《伦敦》中的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分析、总结诗人的情感和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综观人类历史长河,爱情是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恒久不变的主题,人类从来没有停下过对人生中这一美好情感的追求与探索。人类历史上伟大进步的文艺复兴运动敲响了旧时代的丧钟,高扬了向现代社会破浪疾进的风帆。对这一时期爱情诗歌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当时文学思潮的理解。本文仅从诗人们如何巧妙运用“模仿自然”出发,对其“自然意象”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
丁秀翠 《科教文汇》2009,(23):264-264
所谓意象艺术,就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是一种虚拟的意境,它远高于其他的艺术,是社会、自然界以及个人感情融合的高级产物,是重返心灵的一种本真艺术,写意书画是这种理念的升华。中国写意书画意在“似与非似之间”,更是阐明了意象艺术的妙处,在虚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这也是她区别于西方艺术的最具特色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崔允瑄 《今日科苑》2010,(2):268-268
意象是诗歌中作者借以对读者产生精神刺激的审美对象。 诗歌的总体效果是意象的有机结合,意象是现代诗的中心构造原理。Brooks Warren说:“诗歌意象是对于任何东西的感觉体验的再现”,意象不是单纯的心灵的抒发,同时也包括了形成感觉的形质。李白凤是20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中的一个独特的意象诗人。  相似文献   

19.
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成,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在音乐中,表现为,作曲家对实际生活的具体情景想象在音乐中的体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影响下的丁善德先生,也受到中国古典精神——意象的影响。本文试从丁善德作品中引用民歌旋律、模仿民族器乐、运用五声调式和对比性的曲式与调式、调性等音乐语言表现手法,营构出他作品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20.
丁瑞兰 《科教文汇》2007,(11Z):165-165
在20世纪90年代现代诗歌的发展路途中,王家新是其中具有独立价值取向的一位,他所一直坚持的“知识分子写作”,挥写了诗坛的一抹美丽风景。在这片风景中,“石头”是其中的尤为突出的意象,其丰富的寓意是王家新诗意的沉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