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模糊语言应用与合作原则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于一定的语境中,模糊语言既是一种语义不确定,又表现为语用模糊。这种语用模糊性体现在范畴界定和模糊程度两个层面上,是言语本意与特定语境相结合的产物。模糊语言的语境导向性导致了其应用的灵活性,在交际时,通过对合作准则的遵守或违反体现着会话的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在言语交际中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可使语言表达更自然、得体,因此,模糊语言在许多交际语境下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本文探讨了模糊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3.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固有特点。“模糊”是一个科学概念,指的是语义外延界限的不确定性,不等于“滥用”或“误解”。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大致有四个:生理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和语言符号本身的原因。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语义的多义性、语用的多义性、语境的多义性和人物形象的多义性。文学作品之所以广泛使用模糊语言,是因为模糊语言具有丰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语用模糊是对模糊言语作出解释。此模糊言语既可表现为模糊语言,也可表现为非模糊语言。本文从模糊词语产生语用模糊,模糊词语的精确表达及非模糊词语的语用模糊三个方面,探讨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指出语用模糊的范畴进一步扩大,学界对语用模糊的定义、具有不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语词存在模糊性,使得包含这种语词的命题也具有模糊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模糊命题具有不同的真值,它们可以划分为“极”“很”“比较”和“略微”四个等级,从而表现为相对的精确性。在一定的语境中,同一个模糊命题也可以表现为隶属度为1的绝对的精确性。在一些语境中,同一个精确的命题还可以表现为真值不同的模糊命题。  相似文献   

6.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一个显著特性,对模糊语言进行深入科学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模糊语言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从人类思维的模糊性特点来进一步研究语用模糊问题,认为语用模糊主要是由模糊思维造成的。全文主要从模糊分析,模糊综合,模糊体验和模糊联想等模糊思维的四个方面来探讨了言语交际中语用模糊策略的使用和理解,并分析了相应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模糊修辞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言语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模糊修辞研究的对象是交际过程中的模糊言语问题。模糊修辞构成手段丰富多样,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多方面的、独特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语用模糊是交际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交际双方在交际活动表达和理解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的总称。语用模糊的产生和消除是人们依赖语境因素的认知推理过程。拟运用关联理论对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语用模糊,根据交际意图最终是否顺利实现,分为消极语用模糊和积极语用模糊,前者主要源于认知及意义映射的模糊性;后者则主要是出于交际策略和语境效果的需要,交际者有意使用模糊策略、方式或手段来隐含传递交际意图,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积极语用模糊强化了交际的认知性和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语用模糊现象随处可见,伴随着我们的言语活动。这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策略。从委婉语出发来窥探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和语用功能具有一定代表性。研究发现语言的模糊性具有积极的语用功能,能够合适得体地实现语言策略,在交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陶滢冰 《海外英语》2013,(16):257-259
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语用模糊现象随处可见,伴随着我们的言语活动。这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策略。从委婉语出发来窥探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和语用功能具有一定代表性。研究发现语言的模糊性具有积极的语用功能,能够合适得体地实现语言策略,在交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官科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34-135
在外交活动中人们经常会使用语用含糊这一语言策略,通过含糊的语言形式传达某种言外之力。顺应论指出语言使用者应当顺应语境做出恰当的语言选择,这为理解语用含糊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外交活动中的各种语用含糊策略顺应了交际语境,体现了使用者高度的政治智慧和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2.
张爽  危鸣辉 《海外英语》2011,(11):145-147
Politeness symbolizes human civilization,and is one of conduct codes of human beings.As a social activity,language use is subject to this code as well.Pragmatic vague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spoken discourse.Furthermore,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widely used in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Based on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pragmatic vagueness by analyzing teachers’ spoken discourse.Employing pragmatic vagueness in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 can smoo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help teachers gain foremost effect on the education to their students.  相似文献   

13.
Pragmatic vague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Furthermore,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 egy widely used in diplomatic language.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pragmatic vagueness by analyzing diplomatic English. Employing pragmatic vagueness in diplomatic language can help a diplomat to gain foremost national interest and win honor for his/her motherland.  相似文献   

14.
语用模糊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从本质上看,又是一种认知现象。文章介绍了语用模糊现象的产生及分类,并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语用模糊在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慧芳 《培训与研究》2009,26(11):26-28
语用模糊是交际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交际双方在交际活动表达和理解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的总称。本文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对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了解读,语用模糊是根据语言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特点,对话语形式、话语内容或语用策略进行选择及推理结果进行判断的动态顺应结果。语用模糊是语言动态顺应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语用模糊在外交语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经常被外交人士作为一种策略来运用。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可以探析,在外交语言活动中,实际上是由于语言与语言使用者(交际对象),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等语境因素动态顺应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语用含糊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还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在交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一种主观故意的行为。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作为理论依据,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语料分析在具体语境中语用含糊作为一种交际策略以达成某种交际需求的现象,提出语用含糊策略的应用是交际双方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证明顺应论对于揭示语用含糊策略的本质及其语用功能具备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模糊性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引起翻译的模糊性。而从出现人类社会以来,数字便与人类的一切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精确性是数词的基本属性,但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数词被赋予了一定的模糊性,而且在日常用语和书面语中,往往要借用数词表达的模糊性。本文拟就谈谈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众多交际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广告不仅是广告商和受众之间沟通的媒介,而且是建立商品或服务形式、吸引受众的一种有效手段.语用模糊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在当今的言语交际行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语用模糊应用到广告中的研究屡见不鲜,而此项研究运用语用模糊来探讨广告的适应性,也就是讨论广告中如何运用语用模糊来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言语交际中,语用含糊现象比比皆是。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交际策略。以拒绝用语为视角重点探讨言语交际中的语言含糊现象及其在实现拒绝时的语用功能,发现含糊语言具有保全面子,隐含委婉,合适得体等积极作用,在拒绝他人时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