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何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波兰尼指出显性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指的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直接表示的知识。”隐性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等,指的是:“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二、隐性知识动态生成案例剖析案例一:“商不变性质”隐性知识的动态生成【现象描述】师P:12÷6=2,请改变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猜猜商会怎样?生活动汇报整理(将算式整…  相似文献   

2.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958年提出了隐性知识概念:"人类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1]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具有隐晦性、难以传递性特征,大量存在于初中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3.
一、隐性知识理论在当代知识理论中,知识总体上可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英国学者波兰尼明确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别: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也被称为明确知识、言语的知识、清晰的知识,而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隐性知识理论 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波兰尼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图表、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但也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关于我们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即为个人所拥有却难于明确言述、传达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隐性知识理论 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波兰尼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图表、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但也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关于我们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话,  相似文献   

6.
从默会知识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默会知识的内涵与表征默会知识,亦作意会知识,也有人译为缄默知识、隐性知识。顾名思义,默会知识是指不能明言的知识。波兰尼指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这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前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称为显形知识、明确知识,也称为名言知识,即能够明确地表述的知识,而后者则称为默会知识或非明言知识。波兰尼认为:“在默会知识能被默会地掌握的同时,显性知识则必须依靠既有的默会知识去默会地理解…  相似文献   

7.
隐性知识的概念是1958年英国科学家兼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189l-1976)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一种后批判哲学的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了的知识”;而作为与显性知识相辅相成的另一类知识就足“隐件知以”。他认为知识具有个人性和意会性,所谓“隐性”,是指尚未被古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臀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拥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道可道,而非常道"是我国古代先哲对缄默知识的诠释.缄默知识又称为"隐性知识""默会知识""内隐知识"等,指的是:"不能或不完全能用言语、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缄默知识的研究以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波兰尼(Polanyi,M.)为代表,他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我们能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而这种能认出某张  相似文献   

9.
隐性知识的发现与解决,是学科能力的体现,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手段。历史教材中有现成文字表述、显而易见的知识即是显性知识。而那些在课本文字中没有直接表述、潜藏于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即被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有机联系的,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表现形式,隐性知识依托显性知识而存在。是显性知识的深化、概括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显性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明言知识”或“言名知识”等,指的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表示的知识”,在教材中是显而易见的。所谓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通常是指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联系。在历史课本与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或是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11.
1958年,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述的。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的行为的某种知识。"波兰尼把前者称为"明确知识"(即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12.
任兴洲 《教书育人》2007,(11):63-65
一、隐性知识的概念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85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察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正文中没有直接表述而又隐含其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是指潜藏于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它与显性知识是有机结合起来的。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表现形式,隐性知识往往是显性知识的深化、概括和补充。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历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隐性知识在高考中占了一定的比例。因此,在高三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注意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掌握。  相似文献   

14.
1 隐性知识的概念、层次、结构及获得途径 1. 1 隐性知识的界定 对隐性知识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把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5.
<正>早在20世纪中期,英国学者波兰尼就曾提出知识分为隐性和显性两大类。显性知识是既可用规范化、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又可文本化的客观知识,如流程、规范等,它可以从企业中的计划、报告、资料、课程中直接获得;隐性知识则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述、传播困难的主观知识,具体包括信仰、情感、直觉、思维模式和诀窍等,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技术诀窍的经验和判断力、决策的前瞻性等。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企业中的隐性知识约占  相似文献   

16.
1.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英国教育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的知识也被称为缄默的知识,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他认为,许多技能、方法、交流、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怎样加强隐性知识的教学呢?隐性知识无法形成像数学课本一样的符号化知识,只能通过学生在  相似文献   

17.
教材中的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表述相对明显,能被学生直接解读、理解的知识,学生通过自习就能掌握;另一类是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需要经过教师的点拨、讲解才能彰显出来,从而被学生理解。前者被称为显性知识,后者被称为隐性知识。在以能力考查为主的今天,隐性知识挖掘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笔者下面  相似文献   

18.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显性知识是指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编制的、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讲授的、需要考核并要求达到一定标准的知识.长期以来,人们的研究视角往往都关注着显性知识这一领域,而对隐蔽于其光环下的隐性知识一直未予以重视,但鉴于伴随着新课改而编制的新教材的特点,学会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相似文献   

19.
韦育军 《教学研究》2006,(2):173-176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在用语言文字符号清楚表达并能编码的显性知识之外,还有一种知识只可意会难于言传,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清晰表达,这就是默会知识(又称为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20.
<正>"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从所呈现的状态来看,可以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两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历史教材的隐性知识,是由于教材篇幅和体例限制,隐藏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说出而意在其中的教学内容。"历史核心素养"包含两个概念,核心素养和历史素养。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