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鲁颂·閟宫》是鲁僖公时祭祀周公、称扬周公的颂歌,诗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精神和政治文化精神。此诗详细描绘了鲁国所举行的郊礼、祭祀周公的禘礼,体现了浓郁的礼乐文化精神。诗歌回顾了周部族的兴起、周朝的建立、鲁国历史、周公功绩,并予以深情赞颂和高度评价,展现了鲁国对周部族统治根深蒂固的认知观念、认同情感,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文化精神。在文学价值上,此诗对“颂”体有所突破,对“赋”体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和于礼乐:中国文论知识形态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论知识形态的生成根源于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本源上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地差序格局的宇宙秩序的体现.用礼和乐的诗的经典化,影响了中国文论的知识形态和生产方式.生成于礼乐文化中的中国文学理论天然具有对和谐秩序的诉求,美善和谐、天人和谐、理性与感性和谐,是形成中国文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代文化是礼乐文化,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体系的基石。周代的礼乐文化与《诗》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诗》既是礼乐文化的产物,也是礼乐文化的载体。因此礼乐文化显性或隐性地观照着孔子的《诗》学观念,影响了孔子《诗》学观念的走向和特征。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很多具有重大研究价值及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佛教文化等等。不过总的来说,在诸多文化派别中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极深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中的礼乐精神直至现在还是文化家竞相研究的对象,对于"礼"的定义众说纷纭,不过目前可以将其简单的概括为对于人的各种行为起到约束与规范作用的制度,除了"礼"以外,经常提到的还有"乐",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礼乐文化"。本文就从鲧、禹治水的角度出发,探究其中包含的儒家礼乐并举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之一,王光祈在救亡图存和"西乐东渐"对中国音乐构成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了"复兴礼乐"和创造国乐的思想。他实则建构了一条传统礼乐向现代国乐演进的路径。该路径是他在现实探索救亡道路失败后受德国音乐普及的影响,继承儒家礼乐思想,运用进化史观念和汲取西方现代音乐理论所形成的现代礼乐观的必然选择。王光祈认为:礼乐之间是"乐主礼附"的关系;礼乐虽注重伦理价值,但音乐资源整理应美善兼重;礼乐在与胡乐碰撞交融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礼乐培养了中华民族的"谐和"特性。因此,他主张创造国乐须发掘礼乐资源、运用西方音乐理论与方法,以传承"谐和"之"礼乐本意"、激发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作为南方文化代表的楚辞却蕴涵着丰富的北方礼乐文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重人伦之礼;二、崇揖让之礼;三、注重个人的礼仪修养;四、重祭祀之礼;五、重乐舞的感人教人作用.楚辞在接受北方礼乐文化影响进程中,也对之进行了一定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的特色.对北方礼乐的继承与发展,为楚辞在后世得到广泛接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盟、诅之关系及其巫术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记·典礼下》郑玄注云:“聘礼今存,遇、会、誓、盟礼亡。”是汉末已不知盟礼的具体内容。孔颖达曾据《左传》所载事例探寻盟礼的仪节,具见于《典礼下》“正义”。侯马盟书出土以后,陈梦家先生的《东周盟誓与出土载书》一文有“左传所见盟誓之制”一节,详细讨论《左传》中散见的盟礼程序和仪节,较孔颖达更细致,更有条理,但是没有更深入的探讨。他同大多数学者一样,都是把注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的有效阐发、诠释及转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时代任务.本文主要采用身体现象学的方法,依据儒家文化之礼仪观、身体观,从实践智慧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身礼一体"的传统意蕴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与诠释,揭示了"身礼一体"的文化意义.研究认为,中国武术"身礼一体"体现在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身与心关系等四重维度的智慧表达,彰显了显著的根身性、反身性、切身性的具身性特点.最后,根据中国武术"身礼一体"的内在特征以及创新转化的时代诉求,提出了加强"身礼互训、契合"内容与形式"、建构"主体间性"、对话"传统与现代"等复魅及重构路径,旨在促使"身礼一体"的中国武术得以真正可能.  相似文献   

9.
汉字为表意文字,从字形我们就能判断其意义类属,也能推断出与之相关的思想文化内涵。儒家美学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乐为具体的实现途径,在充分肯定文艺的社会功能的时候,将礼乐作为教化人心的手段,提倡礼乐和谐观。本文从古文字礼、乐、仁、和的字形入手,试图通过这几个概念的解析,揭示儒家美学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与礼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为用,诗为表,礼为里,<诗经>中风和颂的礼的内涵是不相等的,颂更合礼,或者是和礼,或者说礼的人为规定和颂更近,所以有鲁颂而无鲁风.  相似文献   

11.
林祥征 《职大学报》2015,(3):98-100,104
刘著认为,《诗》由文学转向经学的历程是:1.会盟燕享賦诗言志的春秋时代,展现诗的文学灵动性;2.战国时代,由"诗"升为"经",肩负起传承礼乐文化的历史使命,并广泛地渗透于儒学的理论架构之中;3.周秦之际至汉宣帝之前,《诗》之经学研究开始启动,并逐渐经术化;4.元、成之后至东汉结束,是经学极盛与成熟期,出现许多经学流派和大批量解经之作,其时章句之学的昌盛也是经学研究成熟之标志。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诗教作为他的重要思想,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诗是学习礼乐的基础。其次,具有政治外交功用。再次,具有道德教化和文化修养功用。从孔子开始,中国的诗评开始由半自觉逐渐向自觉推进。  相似文献   

13.
以多重史料互证的方法,对北洋时期的射礼复刻尝试与国民政府时期的射礼改造思想进行史实还原与文化阐释:(1)民国初年北洋军阀采借燕射的文化符号复刻投壶礼,以期表达政治诉求;(2)新生活运动期间的射礼改造思想则多处采借乡射礼的文化资源,以期规训国民。以上案例表明,统治阶层基于特定政治目的复刻射礼,阻碍了射礼向民俗化、大众化、人文化方向的转型。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成都的“射金章”,正因其“非政治化”的草根取向,成为民国时期射礼民俗化较为成功的个案。在新时代鼓励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背景下,应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让射礼回归礼乐精神的人文本质,并在多元化发展路径中转变为具有文化主体性的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礼乐教化"从内外两方面着手,通过外在的"礼"与内在的"乐"两方面进行政治教化,同时也是个体修养的手段.这一内外兼修的教化思想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诗经》中“礼”、“仪”二字的含义,论述《诗》反映礼的思想是《诗》与礼的关系中重要的方面。典籍记载礼典用《诗》的篇目有限,本文考察了《诗经》结集的情况及礼典中“无算乐”的性质,从而明确了典籍记载之外大部分储》篇与礼典的关系。论证锵》与礼都是先王之教的载体,是情志在不同阶段的产物,揭示了《诗》与礼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诗唐"说的含义要从唐诗的创作、流布和欣赏以及诗人的社会地位等诸多环节去诠释。唐人创作诗歌,处于一种完全自觉、"不写诗,无以言"的状态。而唐诗的流布和欣赏则是社会化了的,在此基础上,诗人为全社会所拥戴。"诗唐"说有巨大的理论启示意义,其一就是促使我们重新评估晚唐诗。以"诗唐"的观点,初唐是诗歌由齐梁到唐的过渡期,盛唐是诗歌的全盛期,中唐是诗歌的中兴期,而晚唐则是"诗唐",即唐诗社会化的完成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就传统"礼"文化与当代高师教育的结合进行分析,从文化信仰、文化规范与文化实践三个层面提出了礼与高师教育结合的可行性策略,以期更好地在高师教育中推广"礼"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卷 2《分论·三礼》中言 :“‘三礼’的名称 ,比较地发生得很迟 ,从前并没有。东汉末 ,郑玄注《周礼》、《仪礼》、《礼记》 ,才合称‘三礼’。”我们以为梁启超这一看法有误 ,主要依据有 :第一 ,《后汉书·马融传》曰 :“融才高博洽 ,为世通儒” ,“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 ,可见马融就曾注“三礼”。第二 ,郑玄本为经学大师 ,但其学授自诸人 ,他曾为马融弟子 ,并从马融学习《周官经》。据《后汉书·马融传》曰 :“北海郑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大团圆"结局是随着<西厢记>和<琵琶记>的"经典化"过程而渐成定格的,遂演变为一种带有形式主义特征的主导性叙事模式.这一模式是艺术场域与权力场域相协调的产物,体现的是"礼乐之和"和"治世之音";它一旦被经典化后,就内含有一种复制机制、生产机制与调控机制.中国人固有的"伦理信念",保障和支撑着"大团圆"结局的实现和完成;由此而塑造的"文化习性",是消愁补恨、复制团圆的内在机制.中国戏曲与传统的"乐教"之"乐",有着文化谱系上的家族血缘关系与传承关系,"大团圆"是"乐"之文化属性--"和"所型塑的景观;"中庸理性"的行动取向和对立转化的致思方式,是指导叙事、消弭冲突的"文化文法".概而言之,曲之为"曲",是大传统文化的"乐教"观与小传统文化的民间趣味及其时代精神的高度综合体.  相似文献   

20.
《小雅》开篇由五首诗组成,《伐木》与《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共同构成一个阐述君臣之礼、兄弟之情、朋友之义的人伦价值系统.结合历代《诗》说,考证"诸父""诸舅"等词出现的历史规律,认为《伐木》的创作时间最早不过西周晚期;进而辨析"许许""八簋""酤"等词,确定《伐木》乃"天子燕朋友故旧"之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