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卷首语     
<正>学校生命教育是指在学校进行的关于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什么是构建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的立论点?这一立论点我们可以用三句话表示。一是提升学生的"人的价值"意识。这是在本体论意义上,生命教育的主旨是让学生认识"人",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二是达至真、善、美境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这是  相似文献   

2.
<正>生命教育是教育的起点,亦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与归宿。生命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理念,其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认识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生命教育是对初中生的生命全面关注的教育,旨在帮助初中生达到对个体生命的敬畏、尊重和热爱,帮助初中生在尊重个人生命的基础上,尊重自然,尊重他人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应抓住幼儿自我意识萌芽的关键期,从幼儿对自我以及自我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入手,开展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通过对自我身体、能力、独特性的认识,使幼儿接纳、肯定自我,萌发喜爱之心;通过对他人的了解、对社会关系构建的认识和学习,使幼儿学会尊重他人,构建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对自然生命、资源、环境的认识,使幼儿愿意亲近自然,并对自然产生敬畏、珍爱之意.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生命教育呢?从广义上说,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由此出发,生命教育有四个最基本的外延: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学生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他们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有:了解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回馈社会。  相似文献   

7.
一、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 (一)生命教育 学校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积极探索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生命教育致力于帮助学生适应和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1)个人与自我的关系:(2)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个人与环境的关系;(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生命和性别、生命与生存、生命与生活、生命与安全、生命与尊严、生命与关怀和生命与价值等.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确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更加注重生命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河北教育》2009,(5):11-11
为培养学生珍爱自我、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近日,邯郸市丛台区文教体局开展了“珍爱生命,快乐生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行班队会、演讲、征文以及演出小品、相声、诗朗诵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树立快乐自信的生活态度。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提高了自护意识,增强了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是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唤醒、激发学生的生命自觉,培养学生科学的生命观和尊重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及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营造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基。其次是培养学生关爱人的生命,包括本人生命、亲人生命、他人生命,进而从关爱人的生命到关爱动物的生命。中职德育课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其中感悟生命、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语境下的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文新课程呼唤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 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倡导关注学生整体生命发展,它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语文生命教育的主体是个体的人,其终极目的是促进人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是历久弥新的教育,而生死教育是其基础。生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珍爱生命又可以细化为珍爱自己的、他人的以及其他一切生命体的生命。引导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本次辅导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个  相似文献   

13.
一、三生教育的科学内涵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存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存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生存的本领和意志,理解和把  相似文献   

14.
一、语文新课程呼唤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倡导关注学生整体生命发展,它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使学生在人格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闻报刊上经常出现学生因家庭、学习压力等原因而走上绝路的报道。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面对生命历程中的种种挫折、不幸等,不是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去战胜,而是轻易地退缩、放弃。这种情况说明了进行生命教育的确是迫在眉睫的。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其主要内容有:了解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回馈社会。  相似文献   

17.
正【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三框题《让生命之花绽放》,课时安排1课时。本课内容围绕如何珍爱生命展开,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意在让学生明白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弃生,强调要学会承受挫折、勇敢坚强。第二个环节:"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意在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端正对待生命的态度,做到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第三个环节:"延伸生命的价值",阐述了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是不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意在帮助学生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以便更好地回报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2.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3.掌握紧急情况下逃生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视角下学生如何成长?本文秉持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以爱己、修身、奉献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中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一种引导个体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性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进而喜爱生命与人生,珍惜生命与人生,并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促进自我能力的充分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所以实施生命教育不仅可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更好地实现自我、奉献社会;而且可以避免他们不爱惜生命、自我伤害等行为的发生。随着当今社会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绝大部分学生积极进取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由于一些消极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