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身,在各方面都体现出了"泛美化"的特征.但究其本源,王国维在<戏曲考源>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即由演员当众扮演角色来表演故事.我国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也提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所以,登场敷演,是戏剧艺术的最基本特质,没有舞台表演的第二度创作,戏曲艺术的美也不能被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戏曲舞台表演便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且在表演中渗透了一定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演员的根本任务是在舞台上创造真实,塑造出动人鲜明的人物形象.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叫做"以歌舞演故事",歌化之为唱念,舞化之为做打,唱念做打综合成为戏曲表演形态的"四功".  相似文献   

3.
戏曲不同于歌剧、舞剧、话剧,它熔歌、舞及其他艺术形式为一炉,以唱、做、念、打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敷演故事.唱,指传声、传情的歌唱:念,指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念白;做,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是传统武术和翻跌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  相似文献   

4.
中国戏曲是门综合艺术,集歌唱、舞蹈、武术等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于一身,来展现在舞台上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戏曲演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四功”和娴熟的“五法”等基本功法,才能塑造出鲜活舞台人物。  相似文献   

5.
郑振发 《农村教育》2004,(11):49-49
戏曲表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与演员、音乐、舞台美术等部分所组成,就演员而言,都要必须具备戏曲的四功、五法,所谓的四功:就是“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通过这四种基本功和音乐、灯光布景的配合,以表演的程式把故事演给观众,为了把故事演好,演员就要必须经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胜任剧中各种不同类型角色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戏曲舞台不仅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属性,而且还将演员的"唱、念、做、打"融为一体的综合表演集中展现在舞台上,以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动人故事,使中国戏曲艺术富有特殊的魅力。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适当地渗透戏曲武功演员的培养途径,能够让广大学员清楚地认识到要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佚名 《教师博览》2014,(11):62-62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唱即歌唱,念即念白,做是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是指武术或翻跌的技艺。唱是主要的艺术手段之一,是根据剧目的需要以及人物性格、情绪发展的需要而安排的,通过优美的音乐形象来丰富文学形象,使观众的听觉感官获得美的享受。唱是决定戏曲演员艺术创作得失的重要因素。对同一剧目,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唱法,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相似文献   

8.
潘金莲是古代文学中一个成功的"淫妇"形象,明清时期的戏曲对这个人物不断进行重塑。沈王景的《义侠记》使她成为明清时期戏曲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清代花部戏曲中有关潘金莲的剧目大量涌现。这些文本对潘金莲的塑造并不精彩,甚至只是以乡野村妇的面目出现。但在戏曲舞台表演中,潘金莲却极其成功,演员依靠出色的演技塑造了精彩的舞台形象,其看点主要来自于男性观众对女性美与旦角演员色相的欣赏。  相似文献   

9.
戏曲演员的表演节奏与音乐节秦密切关联;戏曲是动作的艺术,节奏就是动作;戏曲的舞台节奏以表现人物的行为“过程”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建国 《学子》2004,(9):57-57
扇子功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在舞台上演员运用扇子基本动作有托、转、合、遮、扑、抖、抛等。演员借助手中的扇子做出各种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京剧中生、旦、净、丑各行都有扇子功,但以小生、花旦、闺门旦使用最多,表演技巧更为丰富。戏曲舞台上使用的扇子,有大折扇、小折扇、团扇(宫扇)、羽扇、蒲扇、竹扇、鹅毛扇、芭蕉扇等多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其表演手段,集中体现在戏曲演员是否掌握好了戏曲的基本功——“四功、五法”。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殊性,是以体验为依据,它熔文学、美术、音乐、歌舞以及武术杂技于一炉,铸成了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它是完整的特殊的表演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古典美学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核心范畴,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孜孜追求的最高美学境界之一.而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身,在各方面都体现出了"泛美化"的特征.戏曲在表演过程中体现了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长久以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戏曲理论研究更多关注文本范畴,对于场上演出关注却明显不够,本文将着重从戏曲舞台表演角度来探讨戏曲意境的生成问题.  相似文献   

13.
所谓戏曲,就是我国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从产生一来,就不断发展并形成自己独有的表演艺术。戏曲中独有的表演技巧不仅是戏曲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戏曲艺术的灵魂所在。在戏曲表演技巧的应用下,越来越多鲜活的艺术形象出现在舞台之上。基于此,本文将从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四个方面来探讨艺术形象塑造过程中戏曲表演技巧的重要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戏曲表演艺术,在戏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演员的表演艺术是戏曲演出综合艺术的核心。优秀的戏曲演员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剧中人物形象,凭借演出的技巧和细腻的表现来吸引观众,利用自己有生命的肢体语言、恰当的唱腔和道白表现剧中人物,把表演艺术的本质特征在观众面前表演出来。这就要求表演必须动情感人,引导观众进入剧情。表演者所创造的艺术表演感情,通过直观的舞台动作、唱腔、道白等诉诸观众的视听,形  相似文献   

15.
郑振发 《农村教育》2004,(12):47-48
戏曲是个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以唱、念、做、打的形式,通过程式的表演把故事演给观众。其中“唱、念、做、打”中的“打”就是其戏曲武功之一.在“打”中又有分类,如:刀、枪、把子、武功技巧等,武功技巧在戏曲艺术训练巾有着较丰富的内容。训练武功技巧是在毯子中进行,所以在戏曲武功中都称为“毯子功”。“毯子功”的教学内容繁多.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黎锦晖首创了儿童歌舞这一崭新的艺术体裁,并集编、导于一身。舞台布景以适合儿童需要,为儿童服务为宗旨,便于歌舞艺术的普及;为了更好地刻画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为表演提供了极富表现力的动作支点和道具;同时还创造了一种在传统戏曲写意虚拟手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戏剧的写实手法,作品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从黎锦晖为其儿童歌舞设计的舞台美术中不难看出他的别具一格——儿童性的体察,也为当时儿童歌舞的舞台美术开启了启蒙之窗。  相似文献   

17.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戏曲服饰在这门艺术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戏曲这门艺术可以说是一门装扮角色的艺术。在演员和角色之间戏剧服饰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象征性、规定性、舞蹈性三方面来阐释戏剧服饰在整个戏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南丰傩舞以其古朴、粗犷、豪放和文化内涵丰富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江西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萍乡湘东傩面具名列其中。文章从南丰傩舞的舞蹈形态、音乐形态、道具、服饰对南丰傩舞的艺术形态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南丰傩舞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当代傩舞创作提供理论依据,并实现傩舞从舞蹈原生态——课堂教学——舞台表演的艺术转换。  相似文献   

19.
阮学东 《双语学习》2007,(12M):206-206
京剧艺术是我国戏曲大家族中的一个极端代表,它吸取了诸多戏曲艺术之精华,经历了无数前辈艺术家的长期磨练,逐步形成了独立的艺术风格,在戏曲舞台上独领风骚。京剧流派纷呈,行当众多,在这里我想单以长靠武生这一行当谈谈我的一些表演浅见和体会。京剧长靠武生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有三种境界,一是要演“准”,二是要演“美”,三是要演出“韵味儿”,这三种境界犹如三级跳,一跳比一跳难,而最后一跳更是至关重要。下面我就分别谈谈我对这三个阶段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20.
动画虽然由外国引入,但中国动画创作长期以来不断地吸收着中国戏曲元素的营养.我国丰富的戏曲文化题材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使得我国动画创作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我国戏曲在表演过程中的服饰和道具也为动画创作过程中角色形象的重塑提供着原料.此外,动画角色的行为可以通过借鉴戏曲演员的动作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角色性格.另一方面,戏曲舞台设置为动画创作过程中的背景设置提供了借鉴,这使得我国动画画面和场景的形式更为多样.将中国戏曲表演过程中丰富且带有韵味的音乐素材融入到动画音效中,有助于动画故事中人物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