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用墨 用墨是写意花鸟画的最基础语言之一,与用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写意花鸟画的特征.自古有五墨六彩之说,即墨为"干、焦、浓、淡、湿",六彩则是在此基础上加了"白".干墨与湿墨是相对应的,但是干墨的包容量最大,焦墨、浓墨和淡墨都可以是干墨.湿墨只包括浓墨和淡墨两种墨色.焦墨是最浓的墨色,墨色浓重而近于干燥,具有提神、醒气的作用.焦墨加水就成为浓墨.浓墨与淡墨在墨色上是相对的,有干湿区别,墨色变化最为丰富,是墨色的主导成分."白"是指空白,中国画自古即把空白的利用作为色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墨法 用墨有:浓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淡墨法、泼墨法、焦墨法、宿墨法.作一幅画,均可巧妙运用.倘能极其自然,即得上乘之奥秘.可谓之法备. ——1948年 用墨之法有:浓、淡、破、渍、泼、焦、宿墨. ——1952年课徒手稿 破墨之法,淡以浓破,湿以干破.皴染之法,虽有不同,因时制宜可耳. 古人书画,墨色灵活,浓不凝滞,淡不浮薄,亦自有术.其法先以笔蘸浓墨,墨倘过丰,宜于砚台略为揩拭,然后将笔略蘸清水,则作书作画,墨色自然滋润灵活.纵有水墨旁沁,终见行笔之迹,与世称肥钝墨猪有别. ——节自1935年张虹所编《宾虹画语录》初稿本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已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且久盛不衰的传统绘画。她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无论在立意、造型、笔墨、色彩,还是在时空处理等方面,都有着自身完整的艺术体系。可谓东方线性造型艺术的旗帜。 任何一种绘画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与其使用的媒介和工具材料有关。作为中国画的媒介和材料是水、毛笔、黑墨和宣纸,所以,中国画技法主要是如何使用笔与墨通过水结合宣纸的特性去进行艺术表现的。笔墨便成了中国画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笔与墨之间,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作画时,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迹必须以墨色去显视,墨色必须随笔迹而出现,并且是“笔中蓄以墨趣,墨中蕴以笔情”。更具体地讲,就是浓墨中有干有湿,淡墨中有湿有干,反之,干笔中有浓有淡,湿笔中也有淡有浓。如果谈两者间有区别,那只是在其作用上:勾勤线条、皴擦、点厾笔为主;渲染、托晕,却以墨为主。真可谓“笔主形象之骨,墨主形象之肉”也。笔、墨融为一体,便铸成了“线”,以线造型,乃为中国画最基本的特征,从而确定了中国画为线性造型艺术之特性尔。 中国画的线与西方传统素描、速写所用的线有着本质的区别,决不能相提并论。西方有些画家也利用线塑造形象、传达感情,但他们的侧重点是在于用它来表现形  相似文献   

4.
正2、墨韵用墨与用笔相辅相成,以笔取气,以墨取韵,所谓"元气淋漓彰犹湿",正是墨韵所构成的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墨韵首先来自墨法的变化,浓淡干湿、枯涩厚润,皆是构成墨韵的基本条件。就藤本花卉的创作而言,叶片、花朵、果实、藤枝的墨色对比变化,是墨韵的创造依据。叶片墨湿,藤枝墨枯,叶片墨浓,藤枝墨淡,反之亦然。其临见妙裁之机,既来  相似文献   

5.
漫笔点丹青     
《荷》 李春晓 这幅表现荷花的大写意中国画,整个画面画得很满,荷叶大,用墨轻重对比强烈,荷叶、荷花、荷梗、莲蓬等互相穿插自然有序,那盛开的荷花颜色鲜艳夺目,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感觉.“运墨而五色具”,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语有不同而意则均指墨色的丰富变化.  相似文献   

6.
“墨韵”论     
中国画既要"有笔",又要"有墨"。所谓"有墨"就是要做到"墨韵"生动。通过水与墨的巧妙配合,运用正侧、顺逆、裹散,提按、疾徐、顿挫、柔摆,泼墨、破墨、积墨等不同笔锋、笔法和运墨法的变化,可以创造出浓、淡、干、湿、实、虚等极其丰富,千姿百态的墨象效果。这些不同的墨迹貌相产生不同的墨意感和墨律美,墨意感与墨律美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墨韵"。"墨韵"是中国画画家描绘客观物象形神和表达作者主观情思的一种强有力的绘画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雨后青山     
教学设计思路:随着国家的逐步发展,国人逐渐开始重视起中国文化,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国画的传承也备受关注。潘天寿纪念馆原馆长卢炘曾说:"中国画的教学是为了传承,中国画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中国画的未来。"中国画教学的精髓就在于体会中国画中水墨的独特韵致。于是这节课我从墨色的浓淡入手,让学生通过《雨后青山》这节课初步对墨色浓淡的使用有所了解。将墨色的浓淡运用与所绘事物特点相结合进行表现。本课受教学生的年龄阶段为7-9岁,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想让学生感受墨色之间变化的水墨趣味,通过玩的状态初步感受近山远山的浓淡变化,并通过浓淡墨的方式来表现近山与远山的区别。从最终呈现的画面效果来说,是具有一定教学成效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简称“国画”或“水墨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被称为东方艺术的代表。中国画大致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鱼、界画、瓜果、翎毛走兽等技法形式,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勾、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写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势,视野宽广  相似文献   

9.
正步骤1调淡墨勾勒水仙花瓣,重墨、淡墨分别勾叶子,中墨勾鳞茎,双勾根部。鸳鸯色彩艳丽,各结构需根据色彩浓度以深浅不同的墨色勾出。用铅笔轻勾石头轮廓;中墨勾浮萍,远处略淡。步骤2花青加墨调和分染叶子、浮萍,以前重后淡的墨色分染石头两侧水仙。花和鳞茎以淡白粉均匀罩染。用浓淡不同的墨色分染两只鸳鸯,  相似文献   

10.
正图16《黄金一树斜》作画步骤之一先以点法点写叶片,待半干时勾写叶筋。点叶时用笔要干脆利落,要有参差与组合变化,同时要符合布局要求。图17《黄金一树斜》作画步骤之二先调鹅黄色,笔锋少调赭石色,以形成色阶变化,点写枇杷果。趁湿时点写果脐,果脐点写要有不同角度的变化,墨色要浓,以稍有渗化、墨色浑融为好。  相似文献   

11.
3.用色 写意花鸟画,除用墨外,还注重用色.写意花鸟画的用色与其它画种有些不同,有先墨后色、墨色互用、先色后墨等方法.如何发挥墨与色彩的双重魅力,使其相辅相成,是写意花鸟画用色的关键.其规律是: (1)以墨为主以色为辅 写意花鸟画以墨为主,在画面中的墨色占主要地位.墨色的浓淡干湿等轻重变化,几乎决定了画面的基调.色彩的运用,在此基础上与墨相辅相成,使之与墨色融为一体,相互生发.清唐岱所说:"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  相似文献   

12.
也谈书法美     
在东方,书法艺术被许多国家所推崇,书法家们更是毕生致力于书法艺术。中国书法被认为是自成一家的艺术。在用墨的浓、淡、干、湿以及搭配方面,要讲究许多技巧,以增强艺术效果。不管汉字看上去如何复杂,把它们归结起来有两种基本图形,即圆体和方体。这两种图形是人们视觉所接触到的最基本的形状,它们也是任何视觉艺术中最基本的要素。对于白底黑字的视觉艺术———书法来说,这两个要素至关重要。书法就像其它艺术一样,起源于生活。但它决不是生活原原本本的再现,而是生活形象化的反映。换句话说,书法艺术是生活抽象化的提取。书法…  相似文献   

13.
正步骤一根据事先确定好的线描稿,以不同的墨色勾勒出竹子、红果及红嘴蓝鹊。勾线时用笔要有轻重和粗细变化,以表现各物象的质感。然后以中墨勾勒出树干,并皴擦出结构。步骤二花青加墨分染竹叶正面和竹竿;以曙红、花青、藤黄调成的淡草绿色分染叶子反面;曙红分染红果。以中墨分染鸟的头部,花青加墨分染背部、复羽、尾羽,淡朱砂平涂爪子,分染时注意结构变化。赭石加少许花青平涂树干。  相似文献   

14.
正步骤1起草稿。在创作时,首先要熟悉杏花的形态结构和外部特征。起稿时先确定好杏花、鸳鸯、石头的位置,力争造型生动、层次丰富、构图饱满。图稿完成后,按不同物象的质感以极淡的铅笔线拷贝。勾线。用淡墨勾勒花朵,中墨皴擦出树干、石头的基本结构。墨色要干湿浓淡、层次分明,笔法要有转折起伏变化、结构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步骤一:将画好的线描稿透在熟宣或绢上,做好用勾线笔勾线的准备。勾线前先将线描稿熟读,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人物着衣的深浅变化、质感等,用墨勾出浓、淡、干、湿的变化。勾线时要把握好水分,注意线的节奏。勾线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6.
一绪论在中国画的水墨画中墨分五色,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表现物象,有独到的艺术效果。通过墨色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色彩空间感。版画中的黑白木刻中的黑白也会通过黑、白、灰的变化产生一种音乐的节奏美。节奏存在于宇宙的一切事物之中,对比是节奏产生的条件,而强烈的对比则是版画艺术所特需的,并作为一种基本观念在统帅着。  相似文献   

17.
用墨散论     
正书法本于笔,成于墨。历代书家在重视笔法的同时,也无不重视墨法。古人有"不知用笔,安知用墨""字字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等论述,正是说明墨法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传统书论有"墨分五彩"之说,指的是"浓、淡、润、渴、白"。具体地说,即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润可取妍,渴能取险,白知守墨。  相似文献   

18.
李协 《华章》2011,(29)
中国画注重“笔墨”,它是中国画的精华所在.“笔墨”也就是指用笔与用墨.用笔可以说是中国画的“骨”;“用墨”是中国画的“肉”.用笔应该以书法中的骨法用笔为主,使之产生各种奇妙的变化,而用笔的具体表现则在皴法中实践.因此我们不能只把“墨”看成是单一的颜色,由此而来“墨分五色”就更具有了现实意义.皴法,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与其它绘画表现有所不同.它是以干、湿、浓、淡的水墨,表现不同地域的山水的质地、纹理和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9.
墨气墨着于纸,即可透出作品之气息、品位,是称墨气。以审美观之,黑墨白纸,主要产生观赏者之视觉感受,或黑白分明之强烈反差,或浓淡相宜之静美柔和。普普通通一砚墨,经书家运用,则妙趣横生。浓者如雄山、淡者如薄云、枯者如老树、润者如美玉,龙凤翻飞之形貌,亦可见之于墨。如是看来,墨仿佛具有生命。墨,含情、含意;墨,生辉、生彩。  相似文献   

20.
画虾步骤 1.取兼毫笔(笔号的大小,取决于所画虾体的大小),将笔用清水透湿调三绿,笔尖略吮淡墨,侧锋拖笔画出头胸部,前浓后淡.顺势在头前部点写两片嗅觉,用笔前实后虚. 2.同上,笔腹再调三绿,笔尖略吮墨,侧锋依次画出六节虾腹和尾部,注意虾体的弯度.由浓到淡一次完成,笔触连贯,笔间墨色有深浅变化.用笔既有弹性,又要按捺有力. 审势,用笔中余色勾出虾体的前胸和虾腹的背部;少留一点空白,以表现虾壳的透明和质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