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个出版人要成为出版专家,最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应该是关于书的"版本研究"。文章从版本与大师、版本与经营、版本与选家、版本的混乱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篇是奚如谷教授论戏曲翻译的代表之作。奚如谷教授主张戏曲翻译不应一味贴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而遮蔽戏曲文本产生的知识与文化语境。他提出了文化与文学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前者因考量原作在知识与文化语境中的位置,译文深化,更为可取。在他看来,支配任何严肃文学研究形式的规律也同样支配着翻译,而翻译首先遇到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问题是底本的选择,他以《西厢记》与《窦娥冤》为例,分析了不同版本所关涉的叙事与主题表现间的关系,论证了翻译不同版本的译文实际传达给西方读者的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化价值观。另一个与版本因素紧密相关的是戏曲语言的层次和语域问题,奚如谷教授指出,台词的风格,所含的俗语方言、市语、詈词与禁忌语等有很强的人物形象塑造功能,对于翻译构成了语境与语言结构上的挑战。总体借由此文,我们可以洞视海外汉学家研究戏曲的视野与翻译戏曲的思考轨迹,对未来中国戏曲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戏曲故事亦有所借鉴与裨益。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三、现代文学作品的不同版本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现代作家对其作品的反复修改,使许多作品有了众多的而且是有释义差异的版本。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往往去找一个"善本"。但在现代文学作品的众多版本中,却难以简单地去确定一个"新善本"。这正是我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叙述面临的一种尴尬。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开始关注文本以外影响翻译的一切外部因素。近年来,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家、  相似文献   

5.
重译又叫复译,是指“已有译本之后,复出另译本”①.在中西方的翻译史上,重译现象层出不穷.据统计,莎士比亚的名剧Hamlet共有8个汉译本;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也有了6个节译本和2个完整的版本;而一些中国的古诗,如陶渊明的诗歌,其译本甚至多达几十种.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译现象,以往学界关注的焦点多集中于对重译译本文本层次的探讨,鲜有涉及对重译现象文本外因素的研究.重译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并非是在真空中发生的文本转换活动,对它的充分解释必然离不开对文本外因素的剖析.其中出版因素是影响和制约译本再生的最重要的文本外因素之一.重译现象从表面上看是译者的选择,实际上是出版机构的选择.本文拟从出版的角度来寻求重译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晋葛洪撰著的《抱朴子》是中国道教史上一部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它阐述的神仙道教理论,集早期道教思想之大成,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历代学者从哲学思想、文学思想、美学思想以及艺术表达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但目前学界对《抱朴子》版本尚未见深入的专题性研究。版本研究是《抱朴子》研究的基础,也是《抱朴子》研究的薄弱环节。论文对前代《抱朴子》版本研究情况作全面的回顾。在此基础上探讨《抱朴子》的成书及原始版本,通过对历代史志及官私目录的调查以及对存世版本的目验,理清《抱朴子》版本刻、存、传的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7.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最具有代表性的军事论著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收藏有32种版本的《论持久战》单行本,共计57册,涵盖了最早全文刊登《论持久战》的延安《解放》杂志、目前公认最早的两个版本、最早的校正本以及全国各出版社所出版的其它正规或非正规出版版本。本文通过对国家博物馆图书馆现藏的《论持久战》各版本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列举馆藏不同的版本形式,归纳馆藏版本的特点,着重从出版地、版本形式、印刷方式以及版本文本几方面对馆藏版本特点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论持久战》在我国的传播,通过对传播范围的分析从侧面印证这一伟大军事著作对争取抗战胜利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婧贤  韩莉 《档案》2024,(1):49-54+62
明朝政府为了加强民族事务中翻译工作,便于对民族地区的管理,于明初开始设四夷馆,并编纂讲习用书《华夷译语》。在《华夷译语》各版本中,乙种本中存在“杂字”“来文”。《高昌馆来文》是指四夷馆中高昌馆编纂的以回鹘文和汉文对照的西域新疆地区来往行政公文。近年来,《高昌馆来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但是因为回鹘文献收藏和研究的国际化,《高昌馆来文》在世界各地的各个版本和研究情况,对于我国学者来说,因为材料搜集的难度和语言壁垒,致使信息处理含混甚至有不准确之处。本文基于此,对于《高昌馆来文》的版本和研究情况进一步梳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翻译家研究》叙事性强,以当代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翻译学派的诸多传统,如一脉相承的艺论、时代责任、从直观印象到理性自觉的译论演进路径、译家的“知行合一”等,从客观上构建了一个翻译家坐标系,藉此可对当下和后来的翻译家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和定位.  相似文献   

10.
尽管红学界对脂钞、程刻的先后,优劣有较大分歧,但《红楼梦》这些钞本,刻本的丰富馆藏及由此贯穿的二十世纪红学发展史,却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近年来红学中的许多争议,其实正是由《红楼梦》不同版本的歧异外造成,混合两种版本系统来立说,势必产生种种矛盾和大相径庭的结论,这固然是由于钞本、刻本本身各自具有的不同文化意蕴,同时也与诠释者对文本的“前理解”和研究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翻译图书之不同版本的书目关系建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翻译图书不同版本之间存在的书目关系的基础上 ,论述了在组织书目的过程中 ,通过分类组织、规范控制和字段连接等手段集聚翻译图书的方法。参考文献 2。  相似文献   

12.
以《吕氏春秋》为研究对象,对其注文版本及著录情况作一考察,阐述了不同注家的注释情况以及历代文献对《吕氏春秋》的著录情况。  相似文献   

13.
海外汉学文献包括汉语研究文献渐成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就笔者所见,近代西人汉语研究著述存在译名不同、著者不同、文不对题、版次差异等版本问题,须加以厘清。  相似文献   

14.
梳理考证清末修身教科书的版本源流,对教科书文本研究、教科书出版史研究甚至教科书的思想研究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蒙学修身教科书》《初级蒙学修身教科书》《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对这三种清末修身教科书的编纂、出版及版本情况进行梳理,以期厘清源流,辨别版本。  相似文献   

15.
刘莹 《大观周刊》2012,(37):25-2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操纵派理论旗手勒菲弗尔提出了改写理论。该理论打破了原语文本的神圣权威。提出翻译就是对原语文本的改写.并将译本置于译语社会文化系统中进行动态研究,探讨影响译者改写原作的操纵力量及译本在其中促进的文化互动。本文即以改写理论为基石,并以庞德诗歌译作《华夏集》为个案,采取理论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分类描述和对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内容和形式两大层面深入透析庞德如何受日的语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制控,造成了诗集中有意误译、个性化翻译、增删、改写的创造性叛逆。以期对这部译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译介研究以翻译研究为多,余华作品"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表明编辑环节同样值得关注.通过对余华作品英译本(正副文本)的研究,发现余华作品英语译介中正文本的编辑行为主要有三类:诗学规范类编辑行为、背景知识类编辑行为和个人喜好类编辑行为;副文本的编辑主要体现在对封面、标题和版本的设计上.  相似文献   

17.
《寒山子诗集》版本研究匡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山子诗集》版本研究匡补段晓春(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对于《寒山子诗集》版本源流的专门研究,有已故万曼教授的《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以下简称《叙录》)和钱学烈先生的《寒山子与寒山诗版本》(《文学遗产》增刊16辑,又见其所著《寒山诗校注》前...  相似文献   

18.
李珍 《中国出版》2022,(14):61-64
对学术外译图书的传播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开展编辑路径提升研究,对提高我国学术外译的出版质量、提高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著作翻译文库》的编辑出版实践,就学术外译图书的传播与编辑路径提升进行探讨,涉及政治性导向的把关、学术性文本的编辑翻译融合、译本语言文字的处理、叙事语体与视角转换以及文本的编排呈现方式五大方面,旨在通过系统分析与案例研究,提炼外译著作的编辑范式,提升外译图书的传播效果,更好地助力中国学术走出去。  相似文献   

19.
初唐玄应《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是完整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佛典音义,其版本纷纭,不同的版本之间,文本差异很大.本文在众多版本中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高丽藏本、赵城广胜寺金藏本、宋碛砂藏本和明永乐南藏本,通过版式的差异、用字字形的差异、文本的差异、被释辞目的差异、被释经目的差异等几个方面的对比和考察,详细分析了这四个代表性版本的异同,厘清了玄应《一切经音义》版本系统的状况和源流,同时订正了前贤考证中的错误推论.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国家图书馆同人译作成就斐然,1929年至1937年达到繁荣时期.翻译作品多以图书馆学与海外汉学研究为主,毕业于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同人是图书馆学著作翻译的主体,向达、贺昌群、钱稻孙等同人将欧美和日本关于中西交通史的先进成果译介到中国,为国内学者研究西域史提供借鉴,时事评论、文学作品和科普文章在译作中占有一定比例.民国时期同人的译作呈现出内涵丰富和取向多元的特征,是国家图书馆学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表5.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