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唐山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唐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入手,运用SWOT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唐山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年的“唐山工党”,是唐山早期的工会组织,成立于1912年4月,其“宣言书”反映了唐山工人对滦州起义和整个辛亥革命的怀念与拥护,也表达了早期工人阶级对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同时,反映了早期工人阶级对自身地位与力量的觉醒意识,它是中国北方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3.
从新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看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看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孟鸿伟早在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在给景山学校的题词中就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就是说中国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真正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1983年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写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十几年过去了,邓小平同志也已逝世,但今天我们再深刻体味这“三个面向”的指示,更加感到邓小平同志思想的远见和深邃。本文仪就面向未来与师资培训工作谈一些认识和体会。1.“未来”意味着什么今天是80年代初的未来,21世纪又是今天的未来,我们谈到“面向未来”这个话题时,有必要回顾一下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这个问题的时代背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和世界都在发生着一些引人注目的变…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关键是面向现代化,核心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在,知识经济引发“学习的革命”,催化“教育的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全凭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单向地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陪听、陪看、陪坐的“三陪”现象,出现了“僵  相似文献   

6.
2006年金秋时节,唐山学院将迎来50周年华诞。在此,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唐山学院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1956年,伴随着“向科学进军”的滚滚浪潮,唐山学院的前身——唐山市业余工学院诞生在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学院与中华民族同命运,与唐山经济社会发展共兴衰。1969年因“文革”停办,1980年恢复招生,1989年更名为唐山市职工大学。1983年,唐山职业大学应运而生,后更名为唐山大学,1992年纳入全国普教系列,更名为唐山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西…  相似文献   

7.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是我国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也是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  相似文献   

8.
韩燕清 《江苏教育》2023,(45):72-74+83
推动教育面向未来已成为国际共识和发展趋势,创建面向未来的学校也是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重点。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通过分析面向未来的学校的内涵,从建设基础、对象、内容维度阐明其具有互联化、数字化、个性化特点。为落实“面向未来”的文化理念,学校立足信息技术,从育人场域、融合课堂、学习方式、教师队伍、育人机制五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张秀阁  吴江 《教育探索》2002,(11):23-24
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本从教育国际化大趋势出发,围绕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教育必须首先面向信息化、面向世界的中国教育必须首先面向WTO、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必须首先面向知识经济等问题,对邓小平“三个代表”的时代内涵与本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教育“三个面向”问题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赫然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口号,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可谓石破天惊! 从那时起,有关“三个面向”的专题讨论会不知凡几,论述“三个面向”的著作汗牛充栋。“三个面向”,不仅屡次在正式文献中闪闪发光,而且成了口头禅,惟究竟什么是“三个面向”,教育何以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继续?其新意何  相似文献   

11.
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解决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问题。 1985年,“三个面向”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与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招生》2011,(12):F0002-F0002
西南交通大学肇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是中国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  相似文献   

13.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史,正以豪迈的步伐迫近一个新的世纪。在“八五”的接力棒传到“九五”之际,唐山在河北省率先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天,当我们回顾这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时,怎能不为她那波澜壮阔的画卷所吸引,怎能不为她那动人心弦的故事所感动!这是唐山教育夯实基础、快马加鞭的十年,是唐山人民众志成城、再创奇迹的十年。让我们沿着唐山人民十年跋涉的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普九”的风风雨雨,品味一下全民兴教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14.
“A儿去咧”是唐山方言中的一种特殊格式,这一格式表示形容词代表的性质程度很深。其中A为性质形容词,受到语义、语法、语用的制约,儿化的作用相关于动态助词,而“了1”、“去”是唐山方言中的一个特殊唯补程度副词,“咧”相当于语气词“了2”。  相似文献   

15.
一、 在“第三次浪潮”激荡世界的形势下,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这给我国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三个面向”中,“面向现代化”是基础,是核心。“不面向现代化”就谈不到“面向世界”,更谈不到“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培养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大批人才,任务十分艰巨。按照老一套的方式,龟行蜗步,事实证明已经不行了。必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号召。在这三个面向中,“面向现代化”是核心,而“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分别是前者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延拓。然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远的不说,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就是当前的未来,只有在现阶段做到面向未来,才能保证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做到面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西南交通大学肇建于1896年,由时任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奏设立,是中国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国近代交通矿冶、土木工程教育的发源地,曾先后定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素有“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和“东方康奈尔”之称。  相似文献   

18.
未来将是一个高速变革的时代,人类将面临种种由变革带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国家现代化、课程内部的“未来化”共同构成了建设面向未来课程的时代境遇。面向未来的课程要以“过去的”课程为根基,向着开放的现代化、可持续的弹性化、综合的信息化以及国际化与本土化共融发展。建设面向未来的课程要经历从过去预设的知识型课程向未来创生的关切型课程、从分层的专业化课程向综合的整合型课程的范式转型。在实践层面,要以未来意识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抓手,灵活构建课程外部环境,拓宽课程时空网络,创立“未来评议会”,以此增强课程体系与未来动态社会间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寄语     
欣闻《唐山学院学报》开设“唐山经济、社会与文化”专栏,特此致贺! 并借此机会,向唐山学院广大师生致以亲切的问候!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更繁荣、更美好、更和谐的新唐山,是我们每一个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愿望。近年来,我市坚持不懈地狠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全市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是全市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也包涵着唐山学院广大师生的辛勤努力。当前,我们已进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曹妃甸工业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揭开了唐山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高度谈科技和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高度谈科技和教育朱丽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出的,首先是在教育系统谈的。既然教育要“三个面向”,那么科技要不要“三个面向”?经济要不要“三个面向”?教育的“三个面向”跟其它的“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