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尝试探讨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搭建"读书指导平台""读书交流平台"和"读书资讯平台",从而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
低年级学段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训练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词语和句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加强朗读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注重读书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紧紧抓住"喜欢"和"能读"两个方面,也就是一定要突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会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本",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魂"。阅读教学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学生的阅读和思维,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更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读书的浓厚氛围,享受阅读的个性快乐,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投其所"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笔者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了解学生自身阅读情况的前提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书香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进而通过多样的课堂教学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实现了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直至"我乐读"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如何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2.读书与写作相结合的原则。3.读书与读"人"相结合的原则。4.自主阅读和指导督促相结合的原则。5.常规阅读与语文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阅读教学相对高年级来说,一直比较滞后,多数情况下按照高年级的方式操作,使得孩子的阅读处于被动思考的状态。"符号阅读"可以调动孩子阅读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圈圈画画实践活动中,悄然进入文本,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学会自能积累运用、感悟检验,有效提升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也正是学生自能读书的自我萌发阶段,让学生真正学会读书。  相似文献   

7.
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这些至理名言揭示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小学低年级阅读是增加学生识字量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以文本为依托,深入阅读感悟利用课本文本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感情。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要分层次、形式多样,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首先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字,然后,朗读中要边读边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注重夯实学生的拼音基础,使其能读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想读书;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其会读书。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先导,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阅读"转化为"我要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给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推荐合适的读本,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还提倡亲子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是积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能力,当然就谈不上学好语文。所以,学好语文,阅读和积累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进行了拓展式课外阅读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要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主读书,主动读书,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这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儿童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小学是培养学生一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学生阅读的最佳时段,让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正>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母语。正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的教育与研究。全世界最钟爱读书的犹太民族,时刻向孩子灌输"书本是甜的"这一意识。早在1995年4月意  相似文献   

15.
袁荷娣 《辅导员》2011,(30):35-36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让阅读走进生活,终生以书籍为友,让人生沐浴书香便成了必然的选择。一、低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现代媒体直观生动的画面替代了文本的阅读,即使读书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直接导致了良好读书习惯与  相似文献   

16.
陶金琼 《学子》2013,(5):37
窦桂梅老师说:"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们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的确,阅读可以让孩子们放飞心灵,让他们的精神得以愉悦。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不大,刚开始就需要教师与孩子一起阅读,老师讲,孩子听,由扶到放,最后让孩子自主地在书的海洋中享受阅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使其产生阅读兴趣的内驱力。经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首次提出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超过145万字的标准。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占有者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现实中,往往事与愿违,现在的学生普遍离阅读越来越远,读书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生在心理上惧怕读书,应付读书的现象,体验不到读书的快乐。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的课  相似文献   

19.
崔丽莹 《教师》2013,(21):63-63
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诗圣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更重要。1.巧用情境诱发阅读兴趣"语文教学二十韵"是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观点、方法的精品。文中说:  相似文献   

20.
正学习有效性是初中语文新课标所强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众多一线教师所研究的重点部分。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唐代诗人杜甫谓之"读书破万卷",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秦有"头悬梁,锥刺骨"的读书毅力……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眼界的开阔、思维的开拓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而对于语文教学,阅读的意义也是同样如此。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通过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