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刺足三里对运动大鼠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对运动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采用跑台递增负荷训练模型,观察一般情况、Hb、肌糖原、肝糖原、肌肉及肝组织中的SOD、MDA含量和HSP70表达.结果发现,针刺足三里穴能改善运动大鼠整体健康状况,减轻大鼠体重、Hb以及肝糖原、SOD含量的下降,降低MDA含量和HSP70表达.提示针刺足三里穴可通过激发机体内在调节能力,改善自由基代谢,促进机体对大强度负荷的适应,起到延缓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藜芦醇对小鼠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小鼠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游泳训练的方法复制疲劳模型。3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运动组、运动 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游泳训练6周,6周后进行力竭游泳。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胸腺和脾脏指数,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白藜芦醇组与运动组比较,运动小鼠力竭时间明显延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明显增高(P<0.05),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变化明显增加;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结论:白藜芦醇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检测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红细胞、肝和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血清、肝和骨骼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甙Rb1能有效地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表明:针对运动氧化应激机制,人参皂甙Rb1能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从而达到抗运动性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参多糖干预运动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鼠进行大运动量游泳训练建立运动性免疫抑制模型,并灌胃黄参多糖(SGP)进行干预,以测定小鼠免疫器官脾脏、胸腺与体重的比值;采用迟发性变态反应(DTH)及ConA诱导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测试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脾脏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及半数溶血值(HC50)测试体液免疫功能;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鸡红细胞实验测试特异性免疫功能.结果表明:大运动量的单纯游泳组小鼠免疫器官萎缩,足跖肿胀度、淋巴细胞增殖力、溶血空斑数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都明显降低.而应用SGP干预后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足跖肿胀度、淋巴细胞增殖力、脾脏生成抗体细胞数、半数溶血值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也有明显提高.表明黄参多糖(SGP)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及抗疲劳方面有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角度,探讨针刺抗运动性疲劳的效应与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针灸组、空白组和运动疲劳组,针刺组取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和肾俞穴,每日一次,留针20min。待针刺组针灸治疗1 h后,运动疲劳组和针灸组大鼠均进行中等运动强度的水平跑台运动,连续14d后取材,在电镜下观察肌细胞线粒体形态、检测骨骼肌MDA含量和SOD活性、测试肌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和膜电位。结果:与运动疲劳组相比,针刺组骨骼肌线粒体形态更趋于正常,其MDA含量低、SOD活性高,且能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钙离子含量。结论:针刺能有效的减轻运动性疲劳状态下骨骼肌线粒体的损伤,改善线粒体功能紊乱的情况,以解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毒性,提高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6.
运动训练导致铁代谢紊乱是造成机体造血机能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验结果表明:长期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导致运动组大鼠红细胞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运动性贫血状态,血清铁呈现降低趋势,血清铁蛋白显著降低,血清转铁蛋白显著升高,机体铁代谢呈现紊乱状态;营养干预后的运动 营养组红细胞指数、血清铁和铁蛋白浓度显著高于运动组,而血清转铁蛋白浓度显著低于运动组,说明营养补剂可以明显改善由于运动训练所引起的铁代谢紊乱状况,并可以明显提高大鼠的血红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7.
中药对运动大鼠肾脏和肌肉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竞技体育中,运动训练导致的自由基增加是造成运动性疲劳、运动性贫血以及其它身体机能低下状态的重要因素.如何消除和抵抗运动训练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对运动能力的不利影响是当前竞技体育中的研究热点.本实验对游泳大鼠灌服六周中药以探讨中药对肾脏及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中药显著提高大鼠游泳的时间,对提高运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2)运动训练引起骨骼肌、肾脏MDA生成增加,对这些组织细胞膜的损伤增加;3)中药灌服提高了大鼠股四头肌和肾脏SOD及GSH-PX的活性,促进骨骼肌和肾脏对自由基的消除能力;4)中药灌服有利于抵抗运动训练造成的自由基生成增加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对维持和提高运动能力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
艾灸肾俞对大鼠抗疲劳能力作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鼠游泳训练的模型,观察体重、血红蛋白、肌糖原、肝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艾灸肾俞能纠正大鼠体重下降的趋势,缓解血红蛋白、肌糖原、肝糖原含量的下降的变化,证明艾灸肾俞具有缓解运动性疲劳产生和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机体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变化,探讨灌服黄芪生药对训练机体骨骼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灌服中药煎剂,采用游泳训练方式分别于安静、力竭即刻、力竭恢复12 h状态下,取大鼠骨骼肌组织测定MDA、SOD、GSH、PLA2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服药组大鼠力竭时间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1)。安静状态下服药组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鼠力竭后即刻MDA含量、SOD活性、PLA2活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力竭运动恢复12 h后MDA含量、GSH含量、PLA2活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芪能够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的抗氧化能力,减轻骨骼肌损伤,从而延长大鼠运动时间,推迟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海马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研究了运动性疲劳对大鼠海马NOS活性的影响.经4周大强度游泳训练制成大鼠运动疲劳模型,在安静状态下,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侧了大鼠海马NOS总活性.结果表明:疲劳组大鼠海马NOS总活性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应激可使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NOS上调,海马NOS神经元参与了中枢运动性疲劳的形成,其机理可能与海马神经元对应激反应的心理、行为、内分泌调节以及NO的神经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几丁聚糖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小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几丁聚糖对小鼠一次性力竭运动中自由基代谢的影响.通过建立灌服几丁聚糖小鼠的一次性力竭游泳训练实验模型,测定了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实验结果:灌服几丁聚糖后,小鼠游泳运动能力明显提高,(P<0.05);用药组小鼠运动后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高于运动对照组(P<0.05);安静组SOD活性显著高于运动组和用药组(P<0.05).灌服几丁聚糖后,小鼠肝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运动组,(P<0.05);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即刻小鼠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结果表明:一次性力竭运动使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几丁聚糖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损伤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服用几丁聚糖能有效地减轻运动所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对小鼠肝组织的破坏,增强小鼠的运动能力,延缓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运动状态下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运动性疲劳后血液生化指标及细胞凋亡的研究,寻找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为促进恢复,减少运动性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游泳训练后血淋巴细胞Ca2+浓度12d、18d组非常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血淋巴细胞18d组凋亡细胞比例最高,其次是6d组,P<0.01.6d、12d 组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18d组SOD活性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训练组MDA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12d组最高,18d组下降,各训练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a2+浓度升高是细胞发生凋亡的诱因, SOD/MDA比值变化可能是决定细胞发生凋亡还是坏死的关键,细胞凋亡是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运动前后补脾、补肾及其组合应用对脑、肾和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A)安静对照组、(B)训练对照组、(C)训练补脾组、(D)训练补肾组、(E)训练前补脾后补肾组、(F)训练前补肾后补脾组,经7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检测定量负荷后脑、肾和股四头肌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SOD/MDA值.结果表明:与B组相比,脑组织E、F组MDA含量低(P<0.01),F组的SOD/MDA值高(P<0.01);肾组织E组SOD活性和SOD/MDA值均高(P<0.01);股四头肌C组的MDA含量低(P<0.05).结论:训练前后补脾、补肾提高脑、肾、骨骼肌组织抗氧化功能,不同应用方式在不同组织效果和作用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羊肚菌提取物对运动大鼠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补充羊肚菌提取物对大鼠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的影响,以此研究羊肚菌提取物对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及抗疲劳能力机制。研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训练组、加药组,大鼠进行为期6周训练后,测定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研究结果:加药组大鼠血乳酸含量下降,LDH活性增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羊肚菌提取物具有加强运动大鼠血乳酸代谢、防止乳酸堆积、提高LDH活性、延缓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氧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清脂蛋白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成年大鼠经有氧运动训练后血清脂蛋白、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12只12月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每组6只)训练组在跑台上训练8周(每周训练5天,每天训练30min,速度为20m/min).结果如下(1)8周后,训练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训练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变化不明显(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训练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训练在调节脂蛋白代谢和抗脂质过氧化方面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有氧运动训练对成年大鼠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成年大鼠血清脂蛋白以及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12只12月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训练组在跑台上训练8周(每周训练5天,每天训练30min,速度为20m/min)。结果如下:(1)8周后,训练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2)训练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变化不明显,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和/或绞股蓝总皂甙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机制并探索其抗脂质过氧化的机理.方法: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6周,复制成高脂血症模型.而后进行4周的有氧运动、绞股蓝总皂甙干预和运动结合胶股蓝总皂甙干预.干预4周后处死动物,比较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测定血清SOD、CAT和MDA的浓度.结果:有氧运动和绞股蓝总皂甙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运动结合绞股蓝总皂甙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显著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显著降低.结论:绞股蓝总皂甙结合有氧运动可治疗高血脂症大鼠血脂异常并有较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间歇性低氧对训练大鼠血清NO、NOS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氧帐篷系统模拟海拔3000m的低氧环境,建立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的动物模型,采用高住低练方法,观察间歇性低氧对训练大鼠血清NO、NOS、MDA、SOD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性低氧结合运动训练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清NO、NOS、SOD,显著性抑制MDA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