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正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一、外语可考两次,考生可自选优势科目计入总分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方面,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改革之后,高考怎么考  相似文献   

2.
传传媒速览     
《四川教育》2014,(10):2-2
9月4日,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相似文献   

3.
正今天上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9月4日《法制晚报》)千呼万唤始出来,倍受关注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终于出台,而其中重要的内容便是取消文理分科,实行基础科  相似文献   

4.
《河北教育》2011,(9):4-4
2012年,我省首批课改高中毕业生将参加高考。对接新课改,日前,《河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方案》已由教育部核准备案,并自2012年起开始实施。与现行高考方案相比,在保持科目设置、各科总分值、统一考试时间和仍然使用全国卷等不变的基础上,新《方案》在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分类考试、多元化录取选拔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教学》2019,(10):29-30
<正>《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进行考试科目改革……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1])。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走班制"教学成为高中教学组  相似文献   

6.
正高考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原来3天的高考或将缩减至1天。2014年,上海、浙江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开始实施。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此,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表示,浙江省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预计将在近期发布。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招生》2009,(11):24-25
地方 北京:新高考方案公布 2010年北京新高考方案目前公布,根据此新方案规定,新高考考试科目不变,仍为3+文综或理综”,分数不变,考试时长不变。新高考考试内容的90%以上为本市高中新课程必修内容,只有部分知识点可能会涉及选修课程。此外,文综中的历史、地理、政治;理综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各科内容比例将按新课程的内容、学时、学分比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于9月3日出台。意见规定,考生总成绩将由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个科目成绩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将不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根据《意见》,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9月19日,上海、浙江同时向社会公布高考试点方案,两地高考考试科目均为“3+3”模式,不分文理科。同时,两地试点改革都将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9.
<正>偶尔迷茫的王老师(以下称王老师):周博士您好,前段时间"不分文理高考"引发热议,我们学校也要求教师们关注高考改革。您了解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吗?未必正确的周博士(以下称周博士):我略知一二。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  相似文献   

10.
高考成绩由统一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考生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可自行选择……日前,湖南省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高考改革将从2017年起正式实施。根据《方案》,2020年湖南高考考生的总成绩将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以及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个科目的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市近日公布2015年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高考科目为"统一文化考试+院校自主测试",分值分别为400分和200分;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22所高校参与试点。上海春季高考统一文化考试采用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接轨的方式,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总分400分。其中,语文、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天津市高一新生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为适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需要,市教委制定了《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今年天津市将在全市普通高中设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业考试共有11个科目,分三年进行。其中英语科目纳入社会考试的范畴;考试还新增加了通用技术的考试。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考社会化考试改革的论题提出已久,但目前来看,改革主要还是停留在考试科目组成、科目分值、考试次数等方面的调整上,这与招考分离、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招考社会化改革还有较大距离。高考社会化不仅可以使中学教育摆脱高考桎梏,还可以促进高校特色选才和分类发展。高考社会化改革可以从报考走向社会化、考试机构走向社会化和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三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4.
正近段时间,各地的教育考试部门似乎都在为高考改革大动脑筋。自然,高考关乎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所以各地高考改革也就难以推出尺度过大的动作,充其量不过是些"小修小补"——比如考试科目的更动、部分分值的调整等等。这当中的很多改革似乎都是冲着外语而去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家:一是北京。不久之前北京市已经作出决定,将外语分值由原先的150分降至100分,而将减去的分值加给语文和综合。再就是江苏,虽说江苏省  相似文献   

15.
近段时间,各地的教育考试部门似乎都在为高考改革大动脑筋。自然,高考关乎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所以各地高考改革也就难以推出尺度过大的动作,充其量不过是些“小修小补”——比如考试科目的更动、部分分值的调整等等。这当中的很多改革似乎都是冲着外语而去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家:一是北京。不久之前北京市已经作出决定,将外语分值由原先的150分降至100分,而将减去的分值加给语文和综合。再就是江苏,虽说江苏省2016年高考方案尚未正式出台,但当地媒体已多次“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一些风声,这就是将外语考试的分数改为等级,且一年两考,考生可选择最佳成绩作为高考成绩。  相似文献   

16.
《政治课教学》2014,(2):1-2
2014年浙江将推出全面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根据初步方案,主要思路为减少必考科目,增加选考科目,实行多次考试,实现高考招生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更多结合,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压力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考试科目选择权,给高校更多的考试科目设置权和选择学生权。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其中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力度最大,论文从高考文理不分科、外语一年两次考试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三个方面,结合其演变历程,研究这些改革对高中教育教学将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江苏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之一,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总体要求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江苏实际,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科目、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录取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等方面协同改革,逐步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一直很重视通用技术学科,也是唯一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列为"7选3"高考选考科目的省份。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9月9日发布的《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新课程改革至今已经推进到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与其相配套的高考方案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新高考方案主要涉及考试形式、科目设置、考试内容和录取方式等,其中科目设置对高中阶段教学工作的影响最为直接,它决定着学校开设什么科日、如何开设,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