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楚雄州彝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应该充分挖掘楚雄彝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会萃全省乃至全国彝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让游客一到楚雄,就能体味到整个彝族文化的丰厚韵味及特点,享受到优良的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2.
彝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和发展与彝族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观、审美观和价值观,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文化。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彝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途径进行探讨,对当前丰富全民健身内容,促进彝族体育文化和运动方式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楚雄彝人古镇近年来不断吸引游客,在进一步挖掘整合其旅游资源过程中,开展彝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具备较好的可行性,这也是传承和发展彝族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彝族传统体育和楚雄彝人古镇旅游的融入渠道中,当地政府、平台、人才的构建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检索与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地区部分彝族山寨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从民族文化学角度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源流与发展,就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对构成其体育文化起源与传承的基本因素,进行论证和分析,为深入发掘和弘扬彝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彝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宝贵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性体育文化,彝族传统体育有它特有的研究意义和存在价值,但实践中对其研究和普及都不够深入,目前仍有很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开发。笔者论述了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为彝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法对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部分彝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源流、类别及性质情况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因特网等信息渠道查询翻阅彝学史料及有关研究论文,从民族文化、民俗节日与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人类学视角上对其进行多层面维度的分析与研究,归纳与总结彝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文化属性,对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传承、弘扬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西部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是西部民族体育的一大宝贵遗产.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科研方法,对凉山彝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向世人展示凉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分布及传承,了解凉山民族传统体育主要项目、文化渊源、传播途径,剖析其经济文化价值,旨在保护和传承凉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8.
地缘关系,经济方式,民族文化,为楚雄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构建了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扩大人们文化交流,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传统体育技艺,是楚雄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毕节彝族体育文化的起源入手,以文化生态学视角审视彝族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耦合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生态环境决定了毕节彝族体育文化事象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毕节彝族体育文化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具有主观能动性。阐释彝族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毕节彝族体育文化资源,从而促进毕节彝族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史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历史上各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对应于传统社会中族群成员文化心理需求的多样性、立体性,少数民族创世史诗的文化内涵亦呈现出多样性和立体性的态势。即使同一民族,其创世史诗的叙事方式、意象符号、神话母题等亦同中有异。《查姆》、《梅葛》是彝族的两大创世史诗之一,且主要流传于楚雄州境内的彝族中,但二者也不属于上述情况的特例。以创世史诗中普遍言及的创世主题为例,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解码神话中的意象符号、神话母题等对深度解读彝族历史的远古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彝族历史悠久,分布较广,支系较多。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山区和半山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里,勤劳的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些灿烂文化,部分以传统体育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中,使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彝族人民的宗教祭祀、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笔者通过对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体育活动的调查,来探讨彝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以大量原始的彝族文献和鲜活的现实民俗为养料,以彝族和其他民族关系流变史为主线,通过条分缕析的历史勾勒和整体的理性关照,探寻彝族传统道德在原始社会时期、西汉至南北朝时期、南诏时期、元明清时期发展轨迹,挖掘彝族传统道德现代转型所需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彝民族所处的特殊地域环境,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从而促进了彝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的形成。阐述了影响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地域环境因素,并总结出彝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民俗性、娱乐性、多样性的基本特征。指出彝传统体育不断完善和发展有赖于彝民族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毕节地区彝族土司时期的教育形式多样,既有传统教育,又有非传统教育即汉文化教育,尤其是汉文化教育在明朝以来发展迅速。奢香夫人及毕节地区其他土司都在不同程度上重视汉文化教育,彝汉文化的交流加强,促进了毕节彝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