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8,(1):93-96
简介创客与创客教育,指出创客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更显适用性。提出创客教育平台的构建需要结合具体校情进行综合考虑,并以莆田学院为例,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创客教育平台的框架:除执行统筹功能的管理机构外,创客教育平台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软件平台,包括教学活动平台、互联网平台和竞赛平台;二是实体平台,包括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合作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各平台相互作用,共同推进创客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创客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创客空间的高度重视,介绍创客的起源和它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研究国内高校近年来工程训练建设的发展方向,探索工程训练与创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揭示高校工程训练在创客教育实践中的平台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8,(4):101-106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上具有显著的特点。针对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找到具体实施的突破口等问题,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求出发,探索并实践了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客教育新模式,初步形成了以组织领导、教学管理、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为主要内涵的四位一体的创客教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7):156-159
在对高校工程训练平台创客空间的功能和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创客空间的物理空间建设、在线空间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以创客空间为载体的创客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问题。通过与社会化的创客空间合作建立创业孵化机制,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和创客的培养搭建起创新型服务平台。以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背景的创客空间建设有效地支撑了创新创业教育、创客教育的开展和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创客教育所倡导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与高校工程训练的目标和宗旨一致,二者的有机融合可以相互支撑,促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该文从学生能力和教师水平方面论述了创客教育对工程训练的促进作用,并就创客教育对工程训练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革新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高校应该依托工程训练中心搭建创客教育基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创客教育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从创客教育视角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少。文章从以营造地方特色创客文化为核心,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规范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制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创客教育的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对地方高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客中心的内涵建设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客中心的定位是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和自主创业活动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综合实践平台。首先,大学生创客中心通过多元化项目驱动,逐步建成了涵盖基础工程实践创新、工业应用创新和前沿探索创新的多层次创新实践体系。其次,面向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基于创客文化和工程文化融合的建设理念。最后对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进行扬弃,探索并实施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中心运行管理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大力推进创客平台建设,是积极响应国家需求和时代发展、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创客"实验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论述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客"实验室的建设基础、目标、措施与效果,其模式可为同类型院校"创客"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9,(7):106-112
高校创客社团是高校进行创客教育的有益探索。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创客社团的内涵和特点,随后从国家、高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分析了构建高校创客社团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了高校创客社团的架构,指出大学生创客是高校创客社团的核心,科技创新活动、创客平台、共同兴趣是高校创客社团建设的基础,而国家、高校、教师、企业是高校创客社团建设的外部支持。最后,文章以X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创客社团为例,介绍了高校创客社团的建设成效。实践表明,高校创客社团既是高校创客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培养大学生创客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创客运动在全球范围的迅猛发展,创客空间在我国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创客空间以其巨大的价值潜能赢得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了创客空间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和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明确了高校建立创客空间的必要性。通过比较的方法,从实践基地、课程体系、场地环境、设备材料、师资队伍等层面全面揭示了工程训练中心在高校建设创客空间的作用和优势。最后,介绍了南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在该领域的探索、实践及成效,为高校创客空间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协同机制、教育载体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