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志院士     
火箭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32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被选派赴苏留学,1961年3月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火箭设计专业,毕业回国后便投身于我国火箭的设计与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正红,1960年5月 出生。 1989年获得西北 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19 91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2年 10月至 1994年 6 月获得洪堡基金,在德 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流体力学所进行合作研究。 1996年被评为飞行器设计学科博士生导师。2000年被教育部聘为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学科特聘教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计算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力学与飞行实验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航空宇航学会会员。 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二批特聘教…  相似文献   

3.
面对我国军、民用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新阶段需求,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安全性与适航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的航空发动机安全性与适航二级学科为例,明确了该学科建设的内涵及所包含的技术方向(航空发动机安全性与适航基础理论、航空发动机安全性技术、航空发动机适航技术)、内容和科研体系,该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将直接支撑我国未来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他与共和国同成长;五十年,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我国第一台多次启动双组元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我国第一台流量可调汽蚀文氏管;我国第一枚“织女”气象火箭;我国第一项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我国第一项液体火箭发动机构型分析与评价系统;我国第一台多次起动双组元双调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我国第一台变推力发动机脉宽调制控制器。这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凝聚着他和同志们对祖国的忠诚,对国防事业无私的奉献。五十年中,他的一项项辉煌成就,一个个杰出的学生一次次地见诸共和国的报端,然而,他却鲜…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与“能源火箭宇航”公司,已经开始出售“联盟-TM”飞船的“太空旅游票”了。该飞船拟于2003年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6.
<正>何小虎:在求新与求变的时代,不断战胜自己何小虎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数控车工,负责研发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系统相关产品,被誉为火箭“心脏”钻刻师。他说:“我喜欢给自己设定一个较难的目标,然后不断去挑战和突破自己,最终享受这种挑战带来的充实感。”离心式喷嘴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加强学生对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适航性技术的感性认识,探索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适航的实验教学内容,使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适航性理念和技术基础教育注入航空器适航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同时,将以科研为建设目的的实验设备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完善自动控制、发动机控制课程的实验教学课件、录像等资料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奖励》2012,(11):F0004-F0004
人物档案: 刘大禾博士,南昌航空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9.
梁思礼1924年生于北京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研制领域创始人之一,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航天C A D技术倡导者和奠基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曾荣获“中国老教授科技兴国贡献奖”,曾当选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
鲍锋 《教育教学论坛》2012,(34):135-137
厦门大学航空专业复办以来,为国内外航空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特别是民航维修领域。随着民用大飞机工程的启动和中航工业需求扩大,当前航空技术正面临快速发展的势头。厦门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课程结构作了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中国航空工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拓宽综合性大学的航空专业毕业生的从业范围。航空发动机是飞机推进的动力系统,是决定飞机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航空发动机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航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飞行器动力工程历来是国内外航空院校的核心专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航空技术提供了更宽阔的应用平台。特别是国家民用大飞机工程的启动,对航空发动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厦门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顺应形势,与时俱进,适当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完善培养计划,以满足国家对于航空发动机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1.
厦门大学航空专业复办以来,为国内外航空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特别是民航维修领域.随着民用大飞机工程的启动和中航工业需求扩大,当前航空技术正面临快速发展的势头.厦门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课程结构作了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中国航空工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拓宽综合性大学的航空专业毕业生的从业范围.航空发动机是飞机推进的动力系统,是决定飞机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航空发动机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航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飞行器动力工程历来是国内外航空院校的核心专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航空技术提供了更宽阔的应用平台.特别是国家民用大飞机工程的启动,对航空发动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厦门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顺应形势,与时俱进,适当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完善培养计划,以满足国家对于航空发动机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曾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工作,提出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  相似文献   

13.
专家风采     
方勇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遥测遥控》编委会委员;中央办公厅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网络安全与保密技术研究。参加完成20多个重要科研项目,其中15项通过部级鉴定,有11项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有  相似文献   

14.
目前火箭推进装置常常是高温高压容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又能保证学生人身安全,是高等院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基础课程"火箭推进原理"实验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面向创新"为课程培养目标,构建"火箭推进原理"实验教学新模式,将现有实验分为参观性实验、虚拟环境演示实验、示范性试验、操作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五大类,旨在优化实验教学方式,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加强本科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结构分析与设计”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生重要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对学生的专业水平、职业认同、未来规划等方面均有较大影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航空发动机结构分析与设计”课程组基于课程特色构建了线上线下协同、理论实践结合、课堂内外兼修的多层次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强化过程性考核实现了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检验,为航空航天类课程的思政引领教学提供了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及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测试班学生讲授航空测试系统课程教学的实践,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17.
3月18日下午,由广西写作学会和我院中文系联合主办的"陈学璞教授《写作论》暨学会活动规律研讨会"在学院教育大厦18楼多功能会议厅举行。我院院长、广西写作学会会长容本镇教授及杨炳忠、王建平、凡一平、郭金世等近40名写作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自治区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陈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2012,(17):58-59
2012年是北航建校60周年,是新中国和人民空军成立63周年,也是以冯如设计并首飞我国第一架动力飞机103年周年。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艺文空间展出了航空专业高级工程师陈应明,北航工业设计系老师宫浩钦等人创作的中国航空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或展现最新战斗机风采,或背后有一段航空历史故事,或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在综合性大学开设航空航天专业培养具有工程经验的创新型人才任务,对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航空宇航推进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在"三位一体"教学理念指导下,提出了航空宇航推进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思路,改革了教学体系,并经过优质教材编制、课程实验、课程实训、项目设计大作业、课堂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组织共六个环节的教学改革,贯穿于推进专业课程的全部教学实践过程,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力、生成力和表达力,人才能力培养的效果显著,航空宇航推进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本科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高等院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基础课程“火箭推进原理”实验教学,进行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尝试,重点开展了开放性实验教学内容建设、开放性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和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增设开放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