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职业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应对发展机遇和挑战的一项基本战略,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理论内涵和价值目标方面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时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助推。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党的政治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渊源认识不清、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形态把握不准等问题,甚至存在着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错误认识。必须立足中国国情,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为原则,实施“台阶式”发展战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探索人口大国迈向现代化的最佳途径,在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共同发力,坚持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五大文明”协同推进基础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充分体现了党运用系统观念揭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经济形态的变化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异。知识经济的兴起必然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而人才强校战略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人才队伍的层次性要求研究型大学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担负造就大师级人才的重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特”与体制的“统”之间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实践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高等职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实施科教兴国的生力军,有责任和义务使他们实现其价值。然而随着高等职校的扩招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高等职校的学生就业日益严峻起来,人才价值实现出现了种种困境,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本文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为下一个百年发展擘画了新的蓝图和目标,把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放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制定和实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迫切要求,是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人才强国"作为一项重大国策持续推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高等学校作为人才聚集与科技创新的策源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意义重大。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关心重视,对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的强调。  相似文献   

10.
高书国 《人民教育》2023,(Z3):14-17
<正>教育强国是教育综合实力、培养能力、教育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具有突出地位和世界影响的国家。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选择。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教育强国的本质特征、核心课题、重要任务和实践策略,体现了深刻的战略谋划、理论价值和哲学思维,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素质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源开发程度较低、科学素养偏低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是目前劳动者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创新意识以及能力训练和提供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套餐来逐步提升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优势和特色是在对传统的创新中体现出来的。理学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寻求其原创性精华,解构其制度化中的糟粕,恢复其辩证法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李约瑟关于中国传统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命题,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把握理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契合点,是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传统与现代、内源与外源、变革与发展和谐,形成地方特色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实施可持续发展观,必须重视人的素质的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要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要求重视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科教兴国的坚实实践基础,使其实施行之有效,它引导人们融入世界知识经济浪潮中,振兴科学、教育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从原则、内容、方式和渠道上都产生了新的变化、新的要求,人本主义是其中最为强烈的诉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兼顾社会普遍法则和人的主体性,兼顾社会发展和个人完善,兼顾社会实践效果和个人发展规律,兼顾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人格     
社会现代化不单纯是经济现代化,而更重要的人的现代化。为此,我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国民现代人格的培养。现代人格是由个性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积极进取创造三个层面构成。为了促进现代人格的形成,应加强教育和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人均资源量严重不足,但人力资源丰富。开发人力资源,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是我国缓解资源紧缺压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物质需要,却导致人们精神追求和主体价值的丧失。产生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需要价值向度的偏离。确立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人的需要的价值向度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旨归,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要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胡志远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4):48-52,82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维持社会系统顺利运转和社会秩序稳定发展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当代中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创新,并探索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正确路径,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论人的价值研究维度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的价值研究维度从实物本体论和外在效用论向着内在于主体的实践能动论和价值过程论的转换,是新时代的呼唤。人的价值在于对可能生活的追求。尊重现实又不断超越现实,是人生价值的真谛。一切物的价值之源均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的价值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超越的整体过程中,实际存在着人的外在实用价值、内在精神价值、生活环境价值、社会历史价值的层面更迭和历史交错。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最高理论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