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程雁 《青年记者》2016,(24):103-104
大众传媒文化成为美国的一种主流文化范式,是传媒技术进步、社会生活“泛媒介化”和文艺消费日常化三者合力作用的结果.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大众传媒文化的自由发展,影响了20世纪后半期以来美国的文艺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嬗变:文艺生产的旨趣指向了世俗文化和中产阶级趣味,文艺内容迎合流行文化和消费文化,文艺的承载形式凸显出“数字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文艺生产被整合进大众传媒文化体系中,资本与技术被大众膜拜,文艺作品充斥着视觉听觉盛宴和普遍的享乐情绪,而忽视了独立性思考,淡漠了终极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读了《今传媒》4月肖云儒同志的《中国传媒需要专栏作家》,对《文化艺术报》能够在相当长时间里刊登陶冶的杂文,心有敬佩。但放眼整个传媒界,发现许多报纸杂志对杂文还是不怎么“感冒”,特别是一些从前经常刊登杂文的报纸相继取消了相关栏目,又不仅感慨万分。杂文重要,尽人皆知  相似文献   

3.
正主持人语:顺应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多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传媒产业通过整合优质资源,重塑产业格局,梳理数字内容,开拓了全新的互动传播模式。大数据将带动传媒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传媒行业的发展。本刊"传媒大讲坛"时刻关注当下传媒热点问题,以传播学术精髓、弘扬学术文化为使命,解读大众传媒,透视传媒现象,着力体现《今传媒》的敏锐视角和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近年来首部以记者为主人公的长篇报告文学《原野新闻生涯纪事》,今年7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在读者中,尤其在新闻界和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欣然作序,对这本书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本书,“在三秦大地第一次将一位记者、一位一辈子为他人做嫁衣的人,着锦衣玉带,戴凤冠霞帔,隆重而又隆重地抬上了花轿。这不但体现了社会公正,也着实给纪实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04,(6):28-31
当市场经济的触角势不可当地伸进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时,站在风口浪尖上的记者,无一不苦苦挣扎在职业的使命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之下。为了真实地展示当代记者的生存状态和老百姓对记者的认知情况,在第五个记者节来临之际,《华商报》和《今传媒》联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由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副教授鲍海波提供专业分析  相似文献   

6.
石兆杰 《今传媒》2005,(7):71-72
目前我国期刊总数已经有近万种之多,期刊业的兴衰成败瞬息万变,当一些期刊从市场消失的同时,又有“新生儿”不断地降生。期刊面对着空前惨烈的竞争,如何茁壮成长?《今传媒》记者采访了《DC天下》运营总监何华先生,听他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和市场推广技巧。  相似文献   

7.
2010年,肖云儒150余万字的《雩山》书系出版发行,这套书辑录了他近10年来的文化论文、人文谈话、文艺评论和散文随笔,而肖云儒也步入了70岁高龄。身在书阁,却时时体察身外世界;作为文艺评论家,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思考力。肖云儒认为,评论家要走出书斋和会场,要改变将书本和圈内研讨作为主要思考资源采集地的状态,真正地投身到时代生活中去。他认为,解读生活,解读各种最新的社会现象,解读各种最新的人群,收集各种最新的社会、文化、心理相关的生活信息,是评论家最重要的任务。这才是最丰厚的思考资源。  相似文献   

8.
王静 《今传媒》2012,(8):12
主持人语:本刊"传媒大讲坛"栏目以"今传媒、立新论、聚经典"为宗旨,关注大众传媒与社会发展,为受众提供传媒热点话题,为传媒界人士提供交流机会和发布意见平台,了解传媒业发展态势,给学界提供了更为直观的研究样本,更为业界提供了真实生动的参考资料。大众传媒时代,媒介在整个社会化进程中扮演着无可取代的角色。电视媒介发展迅猛,传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15,(1):4
评价、塑造、引领、推动专业理念、大众情怀、人文精神、文化情趣亲爱的读者朋友:新年好!值此新年到来之际,《今传媒》编辑部全体同仁与全国的新老朋友共庆元旦佳节,同心、同庆、同喜、同乐!时光荏苒,进入2015年,《今传媒》已悄然走过23个寒暑了。在这23年里,《今传媒》渐渐成长为融知识性、学术性与现代精神为一体的优秀传媒月刊,而这一切离不开广大热心读者及传媒专家学  相似文献   

10.
正一红色影视剧的热播是新世纪以来影视传媒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潜伏》、《悬崖》、《暗算》、《恰同学少年》、《中国1921》以及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作品的推出形成了中国当代文艺史上继五六十年代之后又一个红色影视高峰。从思想文化建设的层面上来看,新世纪红色影视剧的兴起使得红色文化思潮的打造与传播在近些年来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它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多维的美学取向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世界文学范畴中通俗文学大行其道则成为了当下后现代主义文化潮流的基本表征。潮流涌动,大众传媒难以置身事外,泰然自若,况且它也为大众传媒的适应与发展提供了新鲜的养料与契机。据悉,沈阳电台若干年前开办了惊悚恐怖故事栏目《张震讲故事》后,南京、山东等多家电台纷纷仿效。1999年9月,北京文艺广播的《午夜拍案惊奇》正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生活中,大众传媒在文化的传播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全面而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大众传媒也不是被动地承担传播任务,大众传媒在经过口语传媒和印刷传媒两个阶段之后,已进入大众传媒文化阶段,其发展也成为社会文化前进的一种力源。  相似文献   

13.
5月1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记协新闻发展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报业网共同主办,《中国记者》、《青年记者》、《新闻与写作》、《新闻实践》、《今传媒》.君风传媒等期刊、传媒机构联办的“中国传媒经营模式创新研讨会暨60报60年全国巡礼活动座谈会”和“红色报刊校园行——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一香港传媒商品化的趋势相当明显.市场恶性竞争十分突出,大量色情暴力以及与事实不符的新闻涌现,导致传媒公信力急速下降,损害了社会的文化和道德观,意来监管传媒的呼声。香港传媒的最新变化拿起今日的报纸和杂志,或者打开家里的电视机一不少人都会发觉目前传媒出现了很多新产品,例如;杂志多了噎周刊》和《东周刊》,报纸多万《苹果日报》和《太阳报》,两家电视台多了《今日照真的柳徽币追击》。这些产品在市场上似乎越来越占上风,整个传媒好像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似的,几十年历史的报纸杂志也要打扮成他们那样.不服从者或…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的《一个记者的责任与成功》一文,将记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分为传播责任、政治责任、文化责任三大项:"由于文化责任不像传播责任、政治责任那样,因事实的对错、导向的好坏立见效果,在新闻责任方面常被忽视。它是一种潜在的、间接的责任,更显示出记者的知识、思想、业务等综合功力。"①就记者和传媒的职责而言,梁衡的所谓文化责任,应当是指记者和传媒关于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本刊第三期曾转摘《民主与法制》的一篇文章《<美之罪>名誉侵权案实录》,内容为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山西大学美术系副教授张顺清、太原市公安局南城分局山西大学派出所所长郝运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王颖、湖南《文艺窗》杂志社、《中国妇女》杂志社侵害名誉权一案的前前后后。这一案通过新闻传媒,引起人们普遍注视。山东的《青年记者》杂志今年第一期,刊登了《这场文墨官司他怎么打输了》一文,作者兵戈就此案采访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王颖同志。他的报告文学到底写了什么? 王颖说:在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第79期《来  相似文献   

17.
贺莉 《新闻界》2005,(5):45-4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进入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意识形态的多元开放,加上全球化浪潮的影响等等,人们的观念日新月异,当代文化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其中,一个突出的表征就是大众传媒文化的异军突起与来势汹汹,不仅与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三足鼎立,甚至大有凌驾二者之上的意味.在今天这个众声喧哗的后现代消费社会,借助传媒的力量,大众文化以令人眼花缭乱的仿像确立了自己的霸权.同传统文化相比,当代大众传媒文化的审美特质有了一些变化,功利性的突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众传媒文化超功利性的完全缺失。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和传媒大众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是大众传播活动的中介物,广义包括的较多,狭义是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通讯社、新闻性期刊等。传媒大众化,则是指媒介的传播形象、传播取向、传播定位。提出研究并重视传媒大众化倾向这样一个问题,是新闻理论及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传媒大众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反映时代、反映时尚、适应大众的一种传播形态。传媒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包括媒介文化、通俗读物、流行音乐、广告文化及时装模特等亚文化,其倾…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大众传媒的组织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存在频繁互动,因而对大众传媒的组织文化类型进行分类必须重点考察大众传媒的组织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据此将大众传媒的组织文化分成四种类型:操控型、引导型、追随型、独立型。分属不同文化类型的传媒组织所采取的传播策略也往往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陈力丹 《新闻传播》2004,(11):12-15
“三个代表”思想中,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个“代表”,如何在大众传媒的工作中得到体现,是一个现实的研究话题。传媒是一种社会行业,不是党政机关,如何认识传媒与先进文化的关系?本文对此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