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正>酿酒酵母活性染色体成功合成中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相比于原核生物基因组合成,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具有多条线性染色体,生命形式更为复杂丰富。研究人员利用小分子核苷酸精准合成活体真核染色体,首次实现  相似文献   

2.
2011年,Nature杂志刊登了世界上首个真核生物染色体的人工合成及功能鉴定,启动了人类合成真核生命的旅程。就职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戴俊彪博士是参与该项目中的的唯一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以酵母为模式生物,研  相似文献   

3.
据韩国联合通讯报道,韩国研究机构日前宣布.第一个完整的韩国人基因组图谱已经绘制成功。这是人类染色体碱基序列第四次被完整破译,这项成果是由韩国嘉泉医科大学和韩国生命工程研究院的两个研究团队通过共同研究取得的。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韩国人标准染色体数据库。研究人员期待,在染色体碱基序列图谱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韩国人特有的遗传特性.有助于探明韩国人种发病率较高的遗传性疾病的病因,找到后基因时代的解决办法。研究还发现,金圣镇的染色体具有323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1日,英国科学家宣布,人类第22号染色体全部破译。第22号染色体是人体23对染色体中第二小的染色体,它由大约5000万个碱基对组成。对22号染色体的测序破译工作是由英、美、日等国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这项工作完成了对第22号染色体上的335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共发现了679  相似文献   

5.
原位杂交技术是以基因组DNA或特异DNA为探针进行的染色体检测技术,自其成功应用以来,已在植物多倍体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技术可对多倍体基因组间亲源关系、基因组组成进行分析;对外源染色体进行检测。随着原位杂交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在植物多倍体研究中发挥的作用会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6.
2002年1月4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染色体组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绘制成功的黑猩猩的染色体组图谱。黑猩猩的染色体与人的染色体差异精确到只有1.23%。该研究小组把黑猩猩的染色体组分成约6.4万个片断,以几百个为一组,然后分别读取基因片断两端的碱基对序列,再把它们同已完成的人类染  相似文献   

7.
张森凤 《知识窗》2008,(1):50-51
35岁的安迪·卡尔文是美国华盛顿特区一名IT界从业人员。2006年,他利用DNA检测技术把家族起源追溯到了乌克兰,但在那里却卡住了。有一天,他读到Y染色体可以从父亲完整地遗传给儿子,研究人员利用Y染色体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原始部落的始祖。于是他给一家网上DNA分析公司寄去了自己的DNA样本,  相似文献   

8.
《西藏科技》2005,(5):57-58
由英国桑格实验室领导的人类X染色体测序工作已基本完成,研究人员在17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公布了该染色体基因草图。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覃重军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北京时间8月2日,该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是继原核细菌"人造生命"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此次,以覃重军研究组为主的研究团队完成了将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天然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是否可以设计生命?3月10日,《科学》杂志在封面推介中国科学家的4篇论文,介绍了天津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在合成生物学方面的重大突破:完成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人工合成。这意味着人类在设计并合成复杂人工生命的过程中取得重大进展。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认识生命有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正>他用了"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制造了染色体(基因组),然后把这个基因组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这个由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具有自行复制的能力——这就是人类成功制造的第一个"合成"生命,取名为"辛西娅"。肯定者说,这项技术或可用来制造特定的藻类,以净化导致气候暖化的二氧化碳,也可能为炼油厂生产新的碳氢化合物清洁能源。该技术有助于加速疫苗生产,以及制造新食材和化学物质。否定者担忧,这是取代"上帝"制造生命,违反自然规律。核心技术一旦被恐怖分子掌握,有可能创造出杀伤力巨大的超级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而他对这喧嚣的争论充耳不闻,一头扎进自己的实验室,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研究人员在研究染色体异常核型(3月17日摄)。  相似文献   

13.
李慧妍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37-137,142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非编码结构,端粒酶完成端粒片段的合成并将它们添加到端粒上。端粒与端粒对于人类的衰老及很多疾病有很大影响很多研究结果将可用于疾病的治疗中。本文介绍了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举例说明了它们与衰老和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Y染色体就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它掌管的基因已从亿万年前的1500个减少到40个左右。一些研究人员估计,500万年后连这些基因也将消失,到那个时候,男性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5.
文竹 《科教文汇》2005,(9):25-25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会出现幻觉、错觉.并且病人的社会技能也会出现退化。研究人员相信.这种疾病8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其次是由环境因素和生理学因素造成的。迄今为止.大约已经发现了10种不同的基因可能与不同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有关。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染色体与精神分裂症有着直接关系,这其中至少包括5号染色体中的2~3个较大区域。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05,(8X):41-41
青年男子若想知道未来会不会提前谢顶,参照他们外公的头发就可以知道大概。原来男子谢顶与从母亲一方继承的一种基因有很大关系,这是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的成果。波恩大学研究人员辨认出的这种谢顶关键基因是X染色体携带的男性激素受体基因。他们分析比较了95个德国家族的男子谢顶情况后得出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7.
标准的遗传算法一般只有一个适应度函数,文章对标准遗传算法进行一些改进实验,大胆引入了α染色体和β染色体,规定进化过程中α染色体只能和β染色体进行交配,并把改进后的算法运用在图像增强上。经过实验,在某种程度上,该算法用在图像增强上有一定的效果,改进的遗传算法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过多钠盐可能加速细胞老化,这一点在超重人群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美国佐治亚健康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征募了766名14岁至18岁间的青少年,按照他们的钠盐摄入量分组。研究人员发现,摄入盐分多的肥胖青少年,他们的染色体端粒明显短于摄入盐分正常的肥胖同龄人。不过,对那些体重正常的青少年而言,钠盐摄入量对端粒长度并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性别决定基因概念的形成 性别的形成取决于两个过程: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性别决定是指选择向雄性或雌性途径分化的过程。50年代确立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两条规则:第一,性腺分化成睾丸或卵巢决定了性别分化的其他方面;第二,Y染色体携带有决定雄性的遗传信息。第一条规则是在Jost及其同事的工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在性腺明显发育之前摘除兔胚的生殖嵴(睾丸和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快速鉴定了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天然异交种的基因组组成.分析了该杂种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配对情况.根据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现该杂种是具有36条染色体的三倍体;通过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配对研究.发现该杂种染色体很少发生配对,绝大部分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结合GISH技术的分析.证实该杂种是由A、B和C3个染色体组组成.因此该杂种是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的天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