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0月25日,教育部发出通知,正式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德育大纲>).<德育大纲>的出台,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规范,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提供了基本标准,为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提供了基本依据,同时也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我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一、《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怎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把中职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是摆在中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在中职学校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中等职业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对学生德育工作十分重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新时期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并进行对策研究,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动态     
<正>教育部:中职德育要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中职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对实习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第三方深度参与的德育评价机制。教育部近日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此项要求。  相似文献   

6.
关注     
《当代职校生》2013,(6):2-2
近日.教育部对2004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修订的大纲提出,中职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对实习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第三方深度参与的德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与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笔者从责任意识角度,提出“加强责任意识教育,推动德育工作开展”的主张,以期能对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建设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一、正确认识:责任意识教育是德育工作开展的主线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具体…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今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动态     
教育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将改革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简称《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意见》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相似文献   

10.
政策举措     
一、形成德育制度框架
  健全制度规范。2009年,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6部门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对中职德育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实现了从参照普通学校做德育工作到专门部署抓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转变。目前,中职德育初步形成了覆盖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群团工作等方面的德育制度框架和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估还处于自弹自唱阶段,怎样评估,谁来评估,评估什么,存在许多空白。为加强和改进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2012年10月,江苏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制定并印发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德育标准》),建立健全了江苏特色的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2013年11月下旬,省教育厅以落实《德育标准》为主要内容,首次对全省13个省辖市的26所职业学校开展了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13日教育部职成教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学习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简称《德育大纲》)座谈会。会议由职戍教司副司长王继平主持。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她强调,制定《德育大纲》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要贯彻实施好《德育大纲》,必须狠抓落实,改革创新,务求实效。座谈会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德育教研会主任蒋乃平、北京市商业学校德育课教师陈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天津市教委职成教处副处长徐铸、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职业中专校长任日金、北京劲松职业高中校长贺士榕先后发言,畅谈了他们学习《德育大纲》的体会和做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是今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不但为职教德育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必将促进职教事业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高校是否重视德育,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置高校德育于如此高度,足见高校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大纲》提出了德育目标,明确了德育内容,规定了德育原则,指明了德育途径。学校如何贯彻《大纲》精神、落实《大纲》内容、推动《大纲》目标的实施,关系到学校德育工  相似文献   

14.
动态     
部委《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出台教育部10月25日制定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由总则、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的领导与管理6部分组成,规定了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李勇)培训下岗女工创业针对700多万下岗女工,全国妇联近日推出名为SYB的培训计划,以帮助下岗女工创业。凡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女工或已开办小企业的妇…  相似文献   

15.
要闻     
正教育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教育部对2004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修订的大纲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纳入中等职业学校评估体系;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第三方深度参与的德育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我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校园消息树     
业界动态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出台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  相似文献   

18.
俞国良: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举措,教育部于2004年10月25日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简称德育大纲).以下是我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中央及国家教委分别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德育大纲》),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高度分别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战略任务、具体目标和德育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保定市第四职业中学多年来坚持"德育为首、就业为先"的教育原则,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德育体系,构建了以"人文教育、法制教育、创业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工作模式,建成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凸现了"以人为本"的特色。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百所"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保定市德育工作示范校"等多项荣誉,并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