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蒋芳 《文教资料》2010,(27):49-50
语文学习能力的获得主要靠学生“学得”、“习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要有热爱生活的情感,热爱读书的情趣.建立正确的阅读价值体系:养成熟读精思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博闻强记”、多背诵积累的习惯,读书和写作相伴的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将会变成一件简单、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很重要.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基础.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3.
苗军 《新课程研究》2009,(5):115-116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兴趣自然而然地提高。繁重的学习将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有利于自身语文素质的提高。所以,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具体应培养初中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吕淑湘先生也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是常论常需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而学好语文学科又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关键。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谓习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经过长期坚持而最终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兴趣自然而然也会提高。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景华省 《语文天地》2010,(12):26-2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浯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刨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些,尤其是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学生需要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作用。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当前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不尽令人满意。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呢?教师要准确掌握语文学习习惯的种类,正确认识语文学习习惯的心理特征,然后采取反复阐明意义、点滴积累、反复历练、严格要求、因材施教、示范指点、表扬激励等方法,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促使学生自觉学好语文,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5.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很重要,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基础,慢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所谓“初高中衔接”.是指保持、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避一步发展符台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洁 《考试周刊》2009,(38):66-67
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属于语文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必须根据初中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一种心理品质,它与个体的需要、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初中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一条有益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8.
韩月英 《新疆教育》2012,(13):120-12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戍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及教学的总体目标,建议“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纵览新课标,“习惯”一词频繁出现,多达20余处,有关习惯的培养更是遍布予各个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之中。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三项提出,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在“阶段目标”中,又分别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不仅如此,在“评价建议”部分,再从教师的角度把语文学习习惯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要求对阅读的“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写作则要求教师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上述事实足以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视程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