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学生对学校也会产生依赖心理和归属心理。因此,学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教师,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面对今天的学生,教师要有完善的心理素质,具有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思想动态,并进行沟通、疏导,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教师教育观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行为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学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才能很好地发挥心理学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心理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观、新的教学质量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师观、新型师生观等。  相似文献   

4.
观点     
《福建教育》2007,(5):4-4
【应该引入教师心理测评和辅导机制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在一些中小学,少部分教师或对学生采取冷淡、蔑视态度,或故意贬低学生,或用“语言暴力”伤害学生。教师的这种“心罚”与体罚相比,危害性更大,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秘书长张皎认为,这与教师心理不适应和素质修养不足有关,应该尽快引入教师心理素质测评和心理辅导机制,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而其基础是提高教师素质,在工作中,要廛究策略,改进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面对今天的学生,教师要有完善的心理素质,具有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思想动态,并进行沟通、疏导,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心育”即“心理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工作。心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上,当时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西平同志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现在搞心理教育不要用"贼喊捉贼"的方法进行,许多老师和家长正在不断地给学生制造心理问题,而反过头来,还是这些家长和老师又来研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方法.我希望抓心理教育首先从成年人抓起,要先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理素质,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陶西平这些话说到了心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心理教育的实践中,我们看到、听到的多是由于教师心理素质差,而给学生造成的心理疾患、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先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用我们健康的心理去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这比什么教育都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学来 《考试周刊》2008,(48):218-219
本文指出,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心理的关系,同时指出学生的心理亦受教师教学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学生的心理素质取决与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现阶段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能发展,继续教育中应重视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师心理素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心理素质作为教师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以及教师心理素质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两个方面的回顾,着重评析了大学教师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正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健康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过程。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根据心理发展规律和具体的心理活动,灵活地运用  相似文献   

13.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宽容。  相似文献   

14.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学生的心理也随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关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所有教师都承担着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必须重视学生的品格、情感、个性等心理素质的培育,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学生心理环境构成中所处的地位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天津市某重点中学476名高一年级九个班新生的问卷和自由描述的方式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学生的心理环境成正相关,并在诸多因素中居第一位占42%。通过学生对教师现状的自由描述分析,在教师应具有的心理素质中只有教师的管理才干满意程度高于不满意。充分说明学生对教师现状诸多方面存在不满意。为建立一支心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应从师范院校招生、在校学习期间到工作单位,学校各个环节都要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心理辅导机制,加强对师范生与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学科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微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简言之,就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的能力,具体地讲,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采取恰当的学科心理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同发展的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人没有认识到心理教育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给教师的;没有认识到学科教师是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韩桂丽 《吉林教育》2000,(11):43-43
我校在坚持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基础上,开设“心馨欣”家园,面对学生——教师——家长,分别由心理教师——党支部书记——校长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辅导讲座和讨论座谈活动,有地放矢的开展心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37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普遍偏低;在引导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以学习过程的行为指导为主;在理解学生心理发展能力方面,普遍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把握教学目标能力方面,只强调知识目标,缺乏对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的把握;在心理沟通能力方面,主要以单向沟通和无沟通为主;在应对问题行为能力方面,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科学的应对原则。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树立自信心。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常常被忽视,而且许多教师还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做出各种伤害学生心理的行为,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心理伤害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