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基于儿童立场,关注儿童需求,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去。基于这样的理念,笔者积极审视并改革了自己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现谈谈自己的心得。一、立足生活情境识字,唤醒儿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2》以"小学生每天早上的生活情境"为中心内容,用词语组成词串,并配有生动的插图。课文中的词语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如果教学时只是简单地进行图文对照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的教学;借助图画认读词串,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字形。 2.认识一个新笔画“横撇”,学写生字“水”。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本课以“词串识字”形式围绕金秋水乡这一中心组织,描绘了江南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在本教学设计中,我以画面引领、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由词语联想到事物,由词串联想到画面,再现画中景,展现画中情,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认识事物,理解词语,学好汉字。  相似文献   

4.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段的教学重点。根据课标要求,低年级教学要把识字作为目标,丰富学生的识字资源,扩大识字量。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单元对此采用了组合和编排的方法,串联识字,通过系列词串让学生既能和现实生活联系,又能够获得教育熏陶,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二年级上册“识字五”是苏教版词串识字的第一站,教材以冬天为素材,将冬天的景色、冬天的人、动物的活动以及冬天的植物联系起来,连缀成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学生从中学习识字,理解字义,识字写字。课文中的词串,字字有韵,学生在阅读中想象画面,然后落实到写字上,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以下是我的教学心得。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来说,良好的开端来自于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为此,我在课程伊始,便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将词串呈现的风景制作成课件。学生初读12个词语后,我进行引导:12个词语构成了12幅很美的画,现在我将这些画组合在一起,看看会怎么样。大家都闭上眼睛哦。(生闭眼)师:大家快来看,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图画展示)生:(惊叹)太美了!多美的冬景图啊!此时,我播放轻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图画,然后看着12个词语,连接词语和图画的记忆,让学生为这些词语找到相应的图画。  相似文献   

5.
韩冬梅 《文教资料》2013,(14):53-55
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三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3.诵读词串,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词串,趣味识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大幅挂图等。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耍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学识字方法,力求学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苏教版的“词串识字”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词串识字”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将相似相关的词语放在一起,将12个词语分为4串,每串词语表示同类事物,把它们组成一篇课文,读起来押韵上口、富有情趣。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发现,“词串识字”跳出了以往就识字论识字的圈子,赋予了传统“识字教学”全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词串识字通过将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词语进行排列,让学生掌握词语、生字的用法,以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主题交流;语境识字与分类交流有机渗透;诵读词串,想象入境,享受审美乐趣;有效拓展,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抓生字特点分析与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识写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3.诵读词串,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词串,趣味识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大幅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本课以“词串识字”形式围绕金秋水乡这一中心组织,描绘了江南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在本教学设计中,我以画面引领、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由词语联想到事物,由词串联想到画面,再现画中景,展现画中情,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认识事物,理解词语,学好汉字。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温故知新,引入新课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古诗《江南》吗?我们来背一背吧。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二、创设情境,认读词语,初识生字师:是啊,江南水乡是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金秋来临,那儿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去看…  相似文献   

10.
张卢成 《考试周刊》2013,(76):39-39
词串识字教学过程要体现认知整体美:词语建构的过程要体现认知整体美:诵读积累的过程是手脑眼口耳整体协作的过程,要体现认知整体美:迁移积累的过程要兼顾整体美:写字的过程要体现认知整体美。在词串识字教学中。只有把握词串识字的审美特征.紧紧围绕识字这个中心,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强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才能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识字的乐趣,进而养成自能识字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四册的《识字6》以词串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12种动物。四组词语连起来读押韵上口,节奏鲜明,便于记忆,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增长了知识。同时,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一些动物的形体和颜色,与文中的词语一一对应,不仅能使学生借助韵文形式和情境图集中识字,而且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把看图和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说话、帮助学生识字结合起来进行,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教学本课时应努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挖掘出来,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获得比教材…  相似文献   

12.
教学理念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一篇课文往往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示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本课词串描绘的是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场面,具有时代气息。全课共有12个词语,分为四组。  相似文献   

13.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小学1~2年级语文教材中共有词串识字17课。所谓的“词串识字”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以展示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词串排列整齐、押韵合辙,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形象地比喻它为“老北京的冰糖葫芦儿”。这种新的识字课文一出来就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教师们都在孜孜以求,不断地思考、摸索、尝试,希望找到“词串识字”教学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简析】本课所学的词语介绍了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课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第一组词语表现的是塞北风光;第二组词语表现的是江南春色;第三组词语介绍海岛夏景;第四组词语表现的是高原景色。这些"词串",内涵丰富,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充满着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凭借图画,诵读"词串",不仅可以认识本课生字,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相似文献   

15.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识字”课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国标本”第一学段,四册课本共编入词串识字17课。什么是词串识字呢?举例来说,二年级上册《识字6》就是词串识字(骏马秋风塞北蛐杏花春雨江南蛐椰树骄阳海岛蛐牦牛冰雪高原)。表面看来,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其实它们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合辙的;是词语的串连,就像冰糖葫芦那样,所以称它为“词串”。词串识字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整体性。一篇课文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示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如上面这个词串就列举了塞外风光…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认识“羽字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腊、梅、翠”等生字;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词串,认识冬天里的事物,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冬季的物候特征,感受冬天的勃勃生机和生活情趣,培养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词串识字”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锡铭 《云南教育》2002,(25):31-32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安排了6次“集中识字”,除了《识字1》是一首古诗外,其余皆为词串识字。词串识字有何特点?教学中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笔者作些简要说明。一、教材编写特点词串识字虽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独创,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给人全新的感受。其主要特点如下:1.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真童趣。“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五课词串识字,选取的全都是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内容,用词串形式把相关词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说学生的生活,抒学生的情趣,让学生…  相似文献   

18.
《识字5》(苏教版第一册)是一篇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课文围绕海滨景物将12个词语分成4行,隔行押韵,便于诵读记忆。每一组词表示海滨某一个地方的景物,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海滨的美丽富饶。课文配有相应的图画,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词串所表现的事物,使识字、识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在识字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 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插图、词串和生字之间的联系,把识字和认识事物、识字和读词串、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起来,紧紧抓住“看图”、“读词串”“识字”这3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看看、读读、玩玩、写写的方式来学习课文。 一、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看看” 看插图识字,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课插图精美、形象生动,词串和图画相得益彰,水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丰,幸”、“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3.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词串识字”功能与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学识字方法,力求学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苏教版的词串识字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词串识字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将相似相关的词语放在一起,将12个词语分为4串,每串词语表示同类事物,把它们组成一篇课文,读起来押韵上口、富有情趣。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发现,词串识字跳出了以往就识字论识字的圈子,赋予了传统识字教学全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