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得集     
我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作了一点改进,就是将过去标志幼儿好作品的“红五星”、“小红花”等符号,改用与幼儿绘画内容有关的图象来表示。如我教幼儿画小草,范画出示后,立即拿出一张绘有一只小白兔的图片,对孩子们说:“我请来了小白兔,等会儿它就要到你们的草地上来玩,小兔喜欢吃又嫩又鲜的小草,你们欢迎吗?”孩子们希望小白兔  相似文献   

2.
童年,多么美丽的字眼,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眼睛是无色的、举止是自然的、话语是纯真的。身为一名教师,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童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用一颗不老的心去欣赏沿途的风景。教完《小河与青草》之后,看到学生仍兴致勃勃、议论纷纷,我心潮澎湃,神思飞扬。一个学生说:"我喜欢绿色,你们就叫我小草吧。"(全班哄堂大笑)当我问他"为什么"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小草虽小,但它能紧紧抱住泥土,保护小河。小草就是小雷锋,我也要做小雷锋。"这时,又有一位男生说:"你们就叫我小河吧,  相似文献   

3.
一天下午,我带着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女孩扯着一个男孩跑过来告状:“李老师,田田用刀子割小草。”小男孩辩解道“:我只割了一棵。”还没等我发话,又有几个小朋友前来告状。看来,我课前强调不准踩小草的规定不但没起到警示作用,反而提醒了他们。我灵机一动,干脆让孩子们和小草来个亲密接触,没准能收到教育效果。我把孩子们带到草坪边,说:“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小草是什么样儿的,小草在干什么。”听了我的话,孩子们个个蹲在小草旁仔细端详。有的说:“我发现小草穿着一身碧绿的新衣裳。”有的说“:我…  相似文献   

4.
三看春草     
在春天里,我带着小班的孩子们曾去郊外看春草。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感知春季是逐渐来到的,从而感受到大自然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一看春草:我找到了小草在初春时节,寒意还没有完全消逝,我就带着孩子们来到郊外,告诉他们春天到了,地上长出嫩青草了,我们现在就来找小草,谁找到小草,谁就找到了春天。说着,我带头找到一棵小草,幼儿欢呼起来,要看我手中的小草。我说:你们自己也去找,比一比谁最先找到小草,找到春天。幼儿立即四散去找。一时间,两眼望去,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弯着腰,睁大眼睛寻找着小草。过了一会儿,只看到一个个红扑扑的小脸朝着我喊:“老师快来看呀,我在大树边找到小草了。”“我在石头缝里找到小草了。”孩子们在寻找中,感受到春天已悄悄来临。  相似文献   

5.
春风吹又生     
刘影 《山东教育》2004,(30):36-36
孩子们非常喜欢诗歌《草》,在前几天的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看到渐渐变绿的小草,忽然兴致盎然,开怀吟诵“离离原上草……”我想孩子们可能是触景生情,这不正是一次情境教育的好机会吗?于是,我指着攀缘墙下面的那一片草地说:“大家快看,春天已经来了,可是那里的小草为什么没有‘春风吹又生’呢?”孩子们观察后,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说:“攀缘墙遮挡住了阳光”,有的说:“小草没有喝到水”,还有的说:“小朋友在爬攀缘墙的时候,把小草踩死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一下子被这群小家伙全都讲出来了。我借此为孩子开展了一次关于“草”的活动,对孩子…  相似文献   

6.
蚱蜢小记     
午间散步时,我带着孩子们来到草坪里的沙池边,想让他们走沙池的边沿,顺便观察一下秋天来了小草发生的变化。正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边走边看小草时,我发现沙池旁边有一些小虫,这些小虫有的大有的小,颜色有绿、有深褐色,有的还在那一跳一跳,我知道这是蚱蜢,正要叫小朋友走开时,却被眼尖的昕听看见了,她马上叫了起来:“快来,快来,这里有许多小虫子,真好玩呀!”本以为这么小的虫子,孩子们是不会发现了,就是发现了,这一跳一跳的,孩子们也会躲着它。可谁知,孩子们对它却很感兴趣:有的用小草去拨弄;有的一边用手拍打着蚱蜢,  相似文献   

7.
墙头草之歌     
郝伊宁 《辅导员》2010,(13):88-88
我本是一颗无名的小草,只因长在墙头上,人们便称呼我为"墙头草"。人们还给我起了一个不太雅致的名字一"随风倒"。在人们看来,我成了毫无骨气"势利眼"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8.
一、走进大自然,培养幼儿绘画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本园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认识大自然,培养绘画能力。教师随季节变化,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绚丽。比如,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地下冒出的小草、刚刚发绿的柳条、绿波荡漾的麦田,都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让幼儿去公园数一数桃花有几个花瓣,摸一摸柔软的小草,看一看  相似文献   

9.
梁璐 《青海教育》2015,(Z1):105
电脑绘画教学是信息技术课学习模块之一,是以儿童绘画、电脑软件操作为基础,通过主题绘画作品走进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创想绘画作品启迪孩子们的智慧,通过斑斓的色彩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通过绘画创作张扬孩子们的个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在电脑绘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想力?如何培养学生乐于创作、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割草机又在修剪花园里的草坪了。那天从花园旁走过,发现草儿绿得油亮,便忍不住蹲下身来欣赏。风吹动草儿,草儿轻轻摇晃。那一刻,我感觉草儿是那样的美丽而可爱,于是忽生一念头:带孩子们来与草儿交流。还没有来得及这么做,长长的草儿又要被剪短,多亏教学楼前花园里的草坪还没有剪。事不宜迟,我赶紧招呼孩子们来到草儿身边。“草儿什么样,孩子们仔细看看。”“小草绿油油的。”“小草的头尖尖的,屁股粗粗的,身子直直的,像一把剑。”“风一吹,小草晃来晃去,像在向我招手,又像在向我鞠躬。”与草儿面对面,孩子的语言竟如此生动…  相似文献   

11.
糟了糟了—— 春天被打翻了, 洒出了生机勃勃的笑声, 笑声送给了小草,小草高兴地发芽生长; 笑声送给了花儿,花儿露出了美丽的笑脸; 笑声送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尽情地欢唱。  相似文献   

12.
在二年级开展数学绘画手记研究,对教师和孩子们来说都是新鲜事。威·赫兹里特说过:"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一个双休日,我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完成一篇数学绘画手记。没有具体的指导,也没提什么要求,只要和数学有关就行。看到学生呈现上来的作业,我傻眼了:有的简简单单地写了几道数学题,有的抄了个小故事,有的随便涂鸦几下,有的干脆交了白卷,也有的大费周折办成了数学小报,更多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3.
幼儿美术教育要求教育者充分考虑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力求多样性、新颖性,让孩子们的学习绘画过程充分体现寓画于乐、寓教于玩的特点。教学实践应积极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使幼儿的绘画过程变成一种游戏过程,让绘画成为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从而有利于孩子们用他们手中的画笔来表现他们眼中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有的人喜爱富丽华贵的牡丹,有的人喜爱独傲霜雪的腊梅,还有的人喜爱高大挺立的杨树,可我呢?却喜爱平凡的小草。春天到了,春姑娘敲响了小草家的门,叫醒了小草,小草就懒洋洋地钻出了地面,发出了新的嫩芽。这时,百花齐放,互相争芳斗艳,而小草却默默地衬托着它们的美丽,没有一丝怨言。夏天来了,小草由翠绿变成了碧绿,草丛里不时地传来蛐蛐的叫声,孩子们就在草丛里抓蛐蛐,多开心啊!狂风暴雨后,小草好像洗了个凉水澡,不停地抖动,仿佛在说:“舒服极了。”秋天到了,小草慢慢地枯黄了,农民把小草烧掉了,做成土地肥料,这样来年的小草更茂盛。我想起了…  相似文献   

15.
我们班孩子到了中班以后,敢于大胆绘画已不是主要问题,但是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什么时候教技能和怎么教是我思考的重点。我在孩子们最喜欢画的动物和人物绘画活动中做了几种尝试。小鸽子——语言描绘,抓准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我给孩子们读了一首小诗:“小草灰扑扑的,雨把它们洗干净了。”孩子们稚嫩地模仿着:“树叶绿沉沉的,太阳把它们照亮了。”如此贴切,出乎我的意料!再来一首试试,孩子们又仿出了新的精彩:“树梢上,飘着白云一朵,如同一艘小船,上面坐着夏天。”  相似文献   

17.
张静 《学前教育》2020,(1):64-64
户外活动结束的时候,孩子们坐在香樟树下的凳子上休息,香樟树下种着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草,开着很多粉色的小花。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在这些小花小草上。突然,"哇"的一声大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班级一下子炸开了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有几个孩子紧张地跑过来对我说:"张老师,天翼、若彤刚才用手抓蜜蜂,被蛰到了。"  相似文献   

18.
何英 《黑河教育》2011,(7):49-49
教材分析:《小草》是第三单元的讲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借"小草"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人们对小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因此本节课我以读书训练为"经线",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纬线"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进程中感受言语形象——读出形;感受言语情感,读出情;感受言语智慧——读出理;感受言语蕴涵——读出神;让学生感于目,会于心,动于情,发于声。  相似文献   

19.
孩子们喜欢色彩,因为它璀璨而又缤纷,能唤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和表现的欲望。赤、橙、黄、绿、青、蓝、紫,孩子们认知世界就从这缤纷的色彩开始,色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色彩能带给人不同的感觉,万物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然而在孩子们的绘画作业中,不难发现存在着概念化和模式化的色彩,如:太阳是红色,小草是绿色,天空是蓝色。孩子们的作品色彩单调,缺乏创造力。如何让幼儿创造性地使用色彩,大胆地画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观察和感受大自然中的色彩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当中,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20.
我爱土地     
阳春三月,我带领孩子们来到户外散步,有的孩子们乐于寻找刚破土而出的小草,有的忙着拿小铲在地上挖。挖土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地上的土是干干的、黄色的,特别细,轻轻一碰就被风吹了起来;但越往下挖,土的颜色越深,而且是湿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