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规模的线上教学真实完整地暴露出我国城乡基础教育"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深入探讨城乡基础教育"数字鸿沟"的表征,系统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消弭鸿沟,有助于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基于现有研究的分析,城乡基础教育的"数字鸿沟"可界定为城乡中小学在数字信息设备接入及师生在信息技术能力、数字使用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将其作为调查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实施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证调查,发现乡村中小学生线上学习的便捷性不如城区学生;乡村中小学教师线上教学技能不如城区教师;乡村中小学师生有效用网情况不如城区师生.究其原因,城乡二元结构、乡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动机不强与热情不足、城乡中小学师生网络使用差异等共同造成并扩大着城乡基础教育的"数字鸿沟".为此,应弱化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加强乡村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加强激励、培训,"内外兼施"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引导乡村中小学师生有效使用网络,集中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2004,14(1):16-16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003年12月10日在日内瓦说,“数字鸿沟”的出现表明信息通信技术尚未使所有人受益,因此现在有必要对日渐形成的信息社会进行规划,使人类从信息通信技术中获益更多。 在当天开幕的首届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上,安南指出,本次首脑会议重点探讨的“数字鸿沟”问题实际上是个“多重鸿沟”问题,要消除“数字鸿沟”必须先消除阻碍人们进入信息世界的多重不平等条件。 他认为,各国在基础设施上存在差距,这导致国与国之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水平差距拉大;人们接触因特网信息内容上存在着不平等,70%的网页是英语内容,一些非英语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技术红利。然而,随着老龄化加速,老龄人口数量与日俱增,数字知识基础薄弱与数字消费理念"滞后"的老龄人口正面临巨大的"数字鸿沟"。在指出数字经济为老龄人口带来的"数字赋能银发经济、老年生活质量提高及数字创新老龄就业岗位"三大新机遇的基础上,识别了数字鸿沟对老龄人口的三大冲击,包括新技术取代老龄就业岗位、数字产品适老化不足及年龄不平等问题凸显。数字鸿沟不仅限制了老龄人口的数字经济参与能力,也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共有共享发展。为此,应从政府、社会、家庭三方视角提出应对之策:应加大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力度,推出数字适老化产品,以及实施家庭数字反哺。三方协同发力,能够助力老龄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充分融入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经济福祉的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4.
基于布尔迪厄的理论框架"习性、场、资本",采纳外国学者的"技术倾向、技术场、技术资本"观点,应用内容分析法来比较全面地分析数字鸿沟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5.
刘彦 《成人教育》2021,41(8):31-35
我国社会老龄化同智能科技发展一样势不可挡,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教育应深入分析老年人面对"数字鸿沟"的困境,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教学优势、资源优势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活动.为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社区教育应完善教育管理与保障机制、拓宽宣教渠道、实现教育方式与内容分层、开展全方位数字反哺、聚集多方社会力量,促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智能社会.  相似文献   

6.
为跟进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的步伐,教育部明确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信息化环境发生了新的转向,由信息化衍生而来的数字鸿沟的内涵也发生了新的转变.如何平衡数字赋能与数字鸿沟,这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从新数字鸿沟的角度探讨新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与核心要素;其次,阐述弥合新数字鸿沟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之间的内在逻辑;最后,以三种鸿沟为主线,提出六条相关策略,以期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弥合新数字鸿沟,推动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很多弱势群体在获取数字资源和掌握数字技术过程中,被排斥在数字环境之外,引发了数字时代的数字鸿沟问题。土著人作为澳大利亚的少数族裔群体,他们中大多数人在数字接入、可负担力和数字能力三个维度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澳大利亚以数字包容为理念,将提高土著人数字技能作为弥合其数字鸿沟的重要抓手,旨在解决因数字鸿沟导致的土著人教育不公平、数字经济参与深度不够、被数字排斥等现实问题。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澳大利亚构建了连贯土著人生命周期的数字技能教育体系,即注重学校课程教育,提高土著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发挥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土著数字技术技能人才;以社区为主导,为土著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性数字技能。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鸿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数字鸿沟出现的关注,不仅仅是由于道德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在本文中,作者分析了以下问题:一、我们是否有可能通过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全球社会?二、信息技术是否可能进一步扩大这种鸿沟?三、我们是应该固守在原有的无效的策略层面,还是站在更高层面从现有的技术中寻求解决数字鸿沟的方法?关于数字鸿沟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数字鸿沟与传统意义上的贫富差距有密切关系.认识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理解贫穷对扩大数字鸿沟的巨大作用.葛利教授认为,如果我们确实想实现全球范围电子学习、电子保健和电子商务,建立适合当地文化的资源是关键,也就是说,语言本土化、内容本土化、咨询本土化和"用户定制"是关键.葛利教授总结到:我们确实有可能通过适当应用现代技术,创设更加公平、平等的全球社会,但是,在现实中有一定的条件局限.  相似文献   

9.
功能运行良好的家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社会不平等及福利制度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信息社会和老龄社会叠加的背景下,由于信息技术不平等和数字鸿沟的阻隔,年长一代的信息权力被弱化甚至遭到剥夺。面对功能复杂的智能设备,老年人获取信息的第一步便被阻断,设备接入后的信息获取、解码与辨别更是老年人面临的难题,而家庭代际支持在帮助老年人克服数字鸿沟和融入信息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基于对19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访谈,结果发现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观上的强风险意识与低学习意愿及客观上的设备复杂程度都加深了数字鸿沟;子辈则通过设备操作的教学与替代、信息的分享与解码等帮助老年人弥合数字鸿沟,体现了信息社会中家庭代际关系的新福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罗昕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3):118-121
假如电脑便宜到任何人都买得起,数字鸿沟就会消失吗?当今,数字鸿沟与Negroponte提出的“100美元笔记本电脑计划”产生了很多争论。在本文看来,即使拥有硬件设备或者有使用互联网的条件,消除数字鸿沟也不容易。如果旧的分化没有消除,即便更低的电脑价格也不能消除数字鸿沟,还有诸多社会文化因素需要考虑与探究。  相似文献   

11.
消减农村人口数字鸿沟,已成为当前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议题。从文化决定论来看,农村人口数字鸿沟的产生是文化资本因素作用的结果。基于最新的CGSS2017数据,以农村人口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文化资本对农村人口数字鸿沟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人口数字鸿沟现象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表现尤为凸显,而文化资本对数字鸿沟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其中,认知型数字鸿沟与制度化文化资本息息相关,主要是受教育文化程度差异所致;而应用型和技能型数字鸿沟的出现,更多的是由于具体化文化资本和制度化文化资本薄弱导致的结果。由此,可从农村“新基建”发展、农村特殊人群信息获取渠道建设和农村人口的教育文化素质方面入手,切实增强农村人口文化资本,有效弥合农村人口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正处在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研究表明,信息主体所具有的信息素质对数字鸿沟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正是致力于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能为消除数字鸿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浅论数字鸿沟的产生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鸿沟指信息获取的不平等.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所造成的差距将越来越大.数字鸿沟不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教育信息化是消除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雪 《华章》2012,(20)
信息是一种资源和财富,即使在信息传播逐渐个性化的“全媒体”时代,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其原因不仅有宏观方面的政治经济原因,也包括技术及信息使用者自身的微观原因,因此化解数字鸿沟,需要从以上原因着手,采取多方面措施缓解数字鸿沟的恶化,实现信息公平.  相似文献   

15.
电视制作设备数字化是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高校电视制作专业实验技术也正从"模拟"过渡到"数字"时期,专业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类实验设备技术发展的必然性,掌握好数字化专业实验设备所带来的新技能,以发展的眼光看数字新技术,充实和拓展电视制作实验设备所蕴涵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教育点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项目启动会,宣布将在两年内,为全国6万多个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以满足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此次全覆盖不仅着眼于"硬件"上,还要求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组织教学点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  相似文献   

17.
数字鸿沟最初是描述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群体信息技术渗透率的差异,近年来其判定标准逐渐从外部的网络接入演变为内在的心智投入。基于上海39所高校64949名本科生样本的研究发现,"旧数字鸿沟"接近弥合,仅户籍在农村或乡镇的学生新买电脑或开通宽带的行为显著高于城市生源。"新数字鸿沟"更为突出:女生在线上学习时看小说或玩游戏等娱乐行为显著高于男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线上学习的专注力与持久度均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农村生源在全部6项指标上都面临比城市生源更严峻的挑战。通过回归模型控制其他变量之后,网络接入对本科生在线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影响甚微;但"新数字鸿沟"使用偏好与投入程度各项指标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都显著,效应值也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快和社会数字化加速的同步进程,加剧了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导致这个日益庞大的群体在生活等诸方面出现新的困难.因此,推进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迫在眉睫.从全局的视野来看,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社会发展问题,关键是要全面认识和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取向.为此,有必要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经过梳理发现,积极老龄化政策有助于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让每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从而实现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数字惠民政策有助于让老年人共享信息时代的红利,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强化教育培训是提升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能力最直接的政策,在国家持续发力、社会各方协同推动下,教育培训成为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基础教育信息化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文章综合应用文献研究、归纳和演绎等方法,首先,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层数字鸿沟:数字技术的接入鸿沟、数字技术的使用鸿沟、素养鸿沟;其次,从技术赋能的内涵、技术赋能的运行逻辑及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可能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技术赋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运行逻辑;最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由核心层、应用层、支撑层、基础层、保障层等五个层面组成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路径,以实现从数字鸿沟到技术赋能。  相似文献   

20.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对城乡教育数字鸿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平衡发展,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与实施对消除我国城乡在教育方面数字鸿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危害,通过对湖北地区部分边远学校进行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对消除城乡数字鸿沟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来消除数字鸿沟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