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伟伟 《金秋科苑》2010,(10):201-201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使人们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提高情绪记忆力和乐曲欣赏能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共鸣,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哼唱曲调,体会音乐形象,用打击乐伴奏,追求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善评价机制,让学生都有成功感,已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学音乐合唱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一种喜爱,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学中最为基本的一个阶段,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最为主要的部分,如果要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抓好学习音乐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一种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使学生乐于学习音乐,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所以学习音乐是十分有必要的,学习音乐可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让学生有一个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有效的多媒体手段已经成为当今教学的必要条件了。本文运用教学实例阐述了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来使音乐教学更具有形象性、新颖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兴趣,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阐述了多媒体应合理运用,不可完全替代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体育学校的音乐教师,笔者教学探讨的重点是实现音乐释放人的情感、提升人的境界的功能与体育的奋进精神之间的完美结合,主要的方式是紧贴体育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实施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竖笛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学生喜欢上竖笛,灵活的运用到教学中?如何通过竖笛辅助音乐教学,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作者通过在教学中用竖笛的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爱上竖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音乐游戏是从音乐课堂教学入手,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通过一些音乐游戏,使学生逐步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从而感受音乐的内容,节奏和魅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和感受音乐,使学生积极参与有趣的音乐游戏。  相似文献   

7.
陈蕾 《内江科技》2006,27(9):46-46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音乐对于发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有特殊的意义。作为音乐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音乐课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充分调动、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体现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现状,教师必须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取更多的音乐知识,最终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稳步提升。因此,教师需全面了解学生,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教师适时、 巧妙地运用网络资源,能促进高效、 活力课堂的创设.利用网络资源于音乐教学中能够让音乐教学内容不再单一、 陈旧;能够改善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使音乐课堂魅力无限、 生动多姿.本文结合生动典型的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于音乐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0.
轻松上好音乐课,我的方法很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课是一门特别生动的学科,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充满动力,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动力持久不变,让美妙的音乐流进每个人的心田,让每个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每个人都有表现美的才干,让每个人都有创造美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杨尚君 《知识窗》2012,(7X):42-43
<正>中学音乐欣赏课要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让音乐作品的人文精神始终贯穿音乐课堂,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自己的音乐审美观。一个好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对人、社会的思想活动的反映,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该作品时,不但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还可以了解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的音乐会带给人不同的情绪,有欢乐,有轻松,有伤心等等,能让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对培养学生的人格都非常有效。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必须要学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文珺 《知识窗》2014,(14):63-63
“奥尔夫教学法”是通过人类最自然的实践形式——即兴演奏,使音乐成为人们自发的要求和需要,它强调音乐只是手段,通过音乐来培养人的多方面素质,是启发人的音乐情感和感觉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在欧洲已经成功地运用在成人音乐教育中。在教学实践中,它为教师提供了无穷的挖掘空间,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可以运用教材,同时可以积极采用其它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歌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众所周知音乐可以刺激人的大脑皮层,从而使人长期处于兴奋的状态。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音乐的感染力,使学生了解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祝景建 《科教文汇》2010,(35):159-159,177
音乐教育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交流合作,使学生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创设教学情境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教学环节衔接要巧妙,让表演、创编、图画艺术走进课堂;运用精练的语言给学生评价,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然然 《科教文汇》2009,(20):219-219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然而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困惑。科学家们发现优美的音乐不仅能使人精神愉悦、情态放松,调节人体的节律,还能对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产生直接影响,悦耳的音乐能唤起人的积极情绪,使思维清晰、灵活。如果运用音乐的这些特性实施快乐英语教学,就能够改变学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在轻松、愉悦中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性格、思想、情操乃至意志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我们说"知识靠积累,技能和能力靠锻炼,情感、态度、价值观靠内化"。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创设的活动情景,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感悟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不仅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掌握音乐知识,从而也达到育人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舞蹈教育是音乐课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是音乐教育美的体现,它可以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音乐教育的美,更加能够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艺术情操以及养成学生的形体美和个人气质。舞蹈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小学舞蹈教育在音乐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与实施,中学音乐教学更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就教学中如何将"体验"这一教学模式合理有效地运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探究音乐,让音乐课堂变得更精彩,与大家一起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教育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小容 《科教文汇》2010,(26):166-167
使音乐沁入学生的心灵,产生音乐心理的教育效果,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用音乐的情感呼唤学生的情感,真正地让学生进入到音乐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