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对武术与体育的最新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本质、行为规范、修炼或锻炼的侧重点、运动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即使武术中有体育成分的影子,但最终还是回归于武术范畴。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术列入奥运会竞赛项目之思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化的瑰宝——中国武术王夸仍被拒之臭运会大门之外。中国武术已具备了一定的世界基础。但要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必须在内容、形式、竞赛制度和规别上进行改造,使其与现代奥林克运动接轨。同时,还要推广中国传统武术和世界其他派别的武术,加强世界武术团体的组织与联系,增强中国武术凝聚力。中国武术列入奥运会的竞赛项目,将会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武术的辉煌——竞技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浩 《中华武术》2005,(12):28-28
近现代的中国武术是在中西体育文化的撞击交融中向前推进的,中西体育文化对接中的成果之一就是诞生了竞技武术。竞技武术的诞生与兴盛是20世纪中国武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事件。  相似文献   

4.
论武术功法运动的发展、功理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从传承和发展的视角,论述武术功法运动的形成过程,功理作用、特点及现代武术功力大赛的新发展,对填补和完善中国武术运动内容体系,拓宽武术发展空间,推动中国武术运动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论述休闲、休闲体育以及中国休闲体育,从而进一步提出:中国武术是一种中国式的休闲体育活动,休闲时代成为中国武术新时期发展的机遇期。以中国武术的健身价值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推动武术发展,利用休闲时代构筑的巨大平台大力发展武术产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面临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鹏 《中华武术》2003,(2):45-4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无论是在竞技体育领域,还是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中国武术所取得的成就都是空前的。在竞技体育发展方面,武术的奥运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中国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武术界几代人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在全民健身方面,武术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健身方式,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从事武术锻炼的人口有六千多万,武术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大运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长期形成发展起来的,具备完整结构功能特征的独立文化系统。宏观意义上的武术应是中国传统格斗术的总称。近现代以来,中国武术也随社会文化变迁融入了近现代竞技、体育等文化的因子。但是,竞技武术不是中国武术传统的历史文化形态。作为中国武术源头与根基,民间武术文化研究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近现代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发展新战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在汉城举行的国际奥运会大会上 ,国际武术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一员 ,这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将为中国武术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提供一次很好的契机。中国武术要想走向世界 ,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战略突破 :即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和健身武术。1 竞技武术发展战略竞技武术是指在现代竞技体育机制作用下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技术能力 ,以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训练与竞赛活动。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以自选套路体系为主体的武术比赛形式 ,主要包括各种拳、械及对练、集体项目和武术对抗散手比…  相似文献   

9.
试析中华武术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嬗变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武术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的剧变使传统武术的基础逐渐崩溃,为武术的转变提供了前提人和团运动和清末民初的“新政”.开始了武术进入教育和城市生活的进程;国民政府时期,武术成为新教育和体育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武术发生了这样一些变化:武术活动中的中。C地位已经逐渐被国术馆,武术社团、学校等组织所取代,零散的习武活动被有组织的训练所取代;“新武术”和新编套路、太极操一类新的武术运动形式出现;武术的教育、健身、娱乐方面的意义明显扩大和增强,并开始了用现代教育理论等新的体育科学观来认识、研究武术。这些变化表明:传统中国武术已逐渐转化为适应现代城市的新东西,是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一种结果和表现,因而是一种积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齐贵春 《武当》2010,(6):1-1
中国武术的最高技击境界是法无定法。这是武术界所公认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最高层次的技击运动。新的武术定义是,“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老的武术定义也没有将中国武术分为内家和外家,所以从武术的定义来说,  相似文献   

11.
浅析传统武术精神对提升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武术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传统项目的重要之处。文章从传统武术精神内涵和功能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传统武术精神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武术--鉴别中、西体育文化差别的杰出代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强势文化,话语霸权的西方文化渗透下,近百年来,传统体育文化诼渐处于劣势。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逐渐离我们远去。传统武术作为鉴别中,西体育文化差别的杰出代表,它将在曾作为世界体育文化主流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的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标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养生是指通过一切可用的方法和手段以达到调节心智、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等目的的传统运动项目,自古以来,中国武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养生是中国武术功力内化的结果,是以炼精化气,炼气还神为主体。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养生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武术养生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14.
竞技武术是在借用传统武术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体育的游戏规则发展起来的,而传统武术和西方体育的文化内涵是有差异的,如果武术过分的被体育化,那么将会越来越偏离自己的文化内涵。一旦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内涵,传统的武术就显示不出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强项、我们的优势、我们的形象、我们的力量。因此,保持武术的本色才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正途。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悠远漫长,文化灿烂丰富。经历上古、中古、近古冷兵器时代锻造的中华武术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从现代的"卫国"之术角度看,似乎已走到了时代乐章的终曲。不仅如此,由于当前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主导现时体育的价值取向,使得传统武术确乎处于一种边际化的下势。但,也必须看到,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民族文化和当代体育文化交融的多角度讲,武术是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所无法比拟的运动,武术的生命力仍在。中华武术应从强身健体、和谐人生、造福社会来构建顺时代发展的价值文化,以此来促进中华武术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发展的契机与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逻辑推理方法,从社会文化和体育价值观念转变等方面,阐述当代传统武术发展的契机,并对传统武术的发展进行设想。旨在指出:传统武术的发展是武术发展的根本,全国应掀起全民传统武术的热潮,这也是传统武术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探讨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它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对武术的哲学性、艺术性研究,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与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和内涵两个方面,对民族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探析.民族体育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子系统,其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存在,而武术又作为民族体育的代表,更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文章选择武术作为民族体育的代表进行研究,从而能够较好地阐释民族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涵关系,进而分析出武术作为民族体育中的一项,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武术的方方面面都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沛县武术传统文化分析,阐述了武术传统文化对当地农民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与束缚作用,从武术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当前苏北地区农民体育发展的新思路,以促进江苏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新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洪浩 《体育学刊》2005,12(5):53-55
将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为: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有套路、散打和太极推手.依据列宁和毛泽东对本质的有关论述,提出武术的本质具有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两个层次;进而提出健身本质、民族文化本质和技击本质是竞技武术在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武术层面的一般本质,而竞技本质是其特殊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