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开始学写或画叫“学笔”;有感而写的短文叫“随笔”;无拘无束地写叫“信笔”;旧时诉讼的状文叫“刀笔”;字句笔画不好的叫“贩笔”;多余无用的文字叫“赘笔”;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与题意不紧的话叫“闲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意在言外的文字叫“曲笔”;  相似文献   

2.
“束”与“束”形体相近,但读音、意义都不相同;它们都能够充当会意字的意符和形声字的声旁,但构成的会意字、形声字迥异;“刺刺”与“刺刺”的意义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3.
本在李晓琪(1994)章的基础上,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关于“给”“替”歧义句以及“为”引进给予对象的问题;二是关于“给”“为”“替”三词与二价不及物动词共现的问题;三是“给”、“为”、“替”三词互换时的语用区别。  相似文献   

4.
“启”与“发”湖北宜昌师专陈声洽“启发”一词来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这愤、悱、启、发是什么意思呢?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注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悱都是一种心理状态,是“...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五花八门”“五花八门”原是指古代兵法中的“五花阵”与“八门阵”。旧社会一般用来指各行各业,现在引申为各种各样的意思。“五花”就是;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人;土牛花...  相似文献   

6.
“扶”与“放”王永奇根据阅读课文半独立阅读的性质,教学方法应该是半扶半放、扶放结合。“扶”就是通过指引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读懂课文;“半扶半放”就是既要放手,又要作必要的提示和帮助。一、怎样“扶”1.从重点训练...  相似文献   

7.
判断话语或言语的“真”与“假”有两条标准:一是依据客观事实;二是说写者意欲表达的信息。以此为主要依据,可以看出英语语法中的主谓一致、否定和时态所展示的不一致。主谓的不一致表现在谓语动词的数与结构的不一致和与意义的不一致;否定的“真”与“假”包含了否定的转移、形式的否定与意义的肯定以及结构的肯定与意义的否定;时态的讨论含盖了一般现在时表过去和将来时间,一般过去时表现在和将来时间以及SINCE从句、“假”主动态和“假”被动态等。  相似文献   

8.
如何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做到“减负”与“增效”双丰收?本文从优化备课环节:提高课堂效率;精选练习和作业;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改革考试与评价制度6个方面论述了英语教学“减负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前俄罗斯总统教育顾问、前俄罗斯教育部长З.Д.第聂伯罗夫为代表的一整套激进的“教育社会化”思潮。该思潮的核心是以“社会化”取代“国家化”。其细目包括:“国家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国家”的铲除;社会本身的“解国家化”、“非国家化”、“自治化”;教育的“解国家化”、“非国家化”、“社会化”、“自治化”、“私有化”;教育从“国家-社会”共管到“社会-国家”共管,最后到单纯“社会”独管;等等。本文的意图在于给读者提供点滴信息,并引发同行们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第四期《中学语文教学》发表张金全老师《关于两道习题》一文,认为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连最末一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是我的乐园。”一句中,“似乎”与“确凿”“同时修饰限制一个词”是“语法错误”;教学用书对此句的解释“是矛盾的”;断定此句“只能‘确凿’不能‘似乎’”──笔者不赞同此说,以为“似乎”“确凿”连用并不矛盾。兹述理由如下。 为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写作时把矛盾对立着的两个概念或互相排斥的两个形象组合在一起,这种手法被称为“矛盾…  相似文献   

11.
“知”、“行”、“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既有着同于其他学科的共性,又有其自身学科性质的特点.具言之:“知”即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构建;“行”是指在实验教学中理解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检验知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结合;“情”既指一般意义上的创设积极健康的情感环境,又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一节”与“一截”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数量词。“节”(繁体为“筛”)的本义是名词,指竹节;泛指草、禾茎上生叶的部位或植物枝干相连接的部位;引申为人或动物骨骼连接的地方:又引申为互相衔接的事物的一个段落、整体中的一个部分等。“截”的本义是动词,割断;引中为长条形的东西上割取下来的部分,相当于“段”,如“一截铁丝”“两截木头”...  相似文献   

13.
“学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学改”工作;“学改”必须以转变学习观为先导;“学改”的核心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时代的要求;要通过深化“学改”,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4.
“偏旁”与“部首”《康熙字典》曰:偏者,颇也,侧也;中之两旁曰偏。旁者,侧也,非一方也。《辞海》上说:旧称汉字合体字中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上左右上下统称偏旁。如“湖”宇的“氵”与“胡”,“崮”的“山”与“固”都是偏旁。“氵”和“山”表示意思称形旁...  相似文献   

15.
《吉林教育》2005,(1):64-64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艺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相思“愁” 如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是指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治国方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完美结合起来,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进程,要努力确立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要始终坚持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努力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义”和“意”都有“意义、意思”的含义,一般来‘说,“义”是指概念义,是客观的;“意”是指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是主观的。表示“词本身的意义”的词形要写作“词义”;“词不达意”和“抒情达意”的“意”则写作“意”。  相似文献   

19.
下面12个汉字,据说已经谬误了几千年。其一,“出”字与“重”字的颠倒。“出”字系“两山”重叠,可谓“重”也;而“重”字为“千里”二字合成,真可谓出远门矣。其二,“射”字与“矮”字的颠倒。“射”字由“身”和“寸”组成,身高仅有一寸,自然“矮”也;“矮”字则由“矢”与“委”组成,“矢”者箭也,“委”者放弃也,将箭放出,才是“射”也。其三,“牛”字与“半”字的错位。“牛”字从形体上看只有半边一撇,本该读作“半”;而“半”字头生双角,活像一头牛,本应读作“牛”。其四,“凤”字与“鸭”字的错位。凤为鸟中之…  相似文献   

20.
对“问题解决”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问题解决”是当前数学教育中的热点之一,但这一过程出现的5个问题值得反思:如何界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问题解决”内涵;“问题解决”与“问题提出”谁更具紧迫性;“问题解决”有异化为“题海战术”的危险;‘问题解决”是否就是解决“实际应用”;我国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