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物理选择题中有些题的选项是“不确定”.选择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是由于题目本身的条件不足而不能确定正确答案;二是由于所给的前几个选项太片面、太绝对,不能表达问题的全部和一般,因此选择“不能确定”项.现以有关参照物选择题中的三例“不确定”题来予以说明.[例1]在向东航行的船上,一人从船头走向船尾.站在岸上的人以地为参照物,看船上的人是: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D.不能确定.分析船上的人相对于岸的运动情况取决于船速与人速的大小.当V。>V。时,船上的人相对于岸向东运动;当、<v^时,船上的人相…  相似文献   

2.
语言训练“三点式”湖北汉川县教研室王维洲1.训练知识的准确性。如课文《手》的第二部分,具体叙述了陈秉正的手与别人握手像钳子;在土里抓树皮、禾根像耙子──坚强有力。当引导学生概括“手”的特点时,学生说是“一把硬手”。很显然,用“一把硬手”来概括不准确,...  相似文献   

3.
说“手”道“脚”王旭东英、汉两种语言常常用“手”和“脚”来进行设喻。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由于两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语言环境不同,“手”和“脚”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完全不同的用法和寓意.“手”和“脚”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各种语言不乏...  相似文献   

4.
在思考当代学术面临的种种困境时,很多人习惯从外部来谈论问题。一方面,人们把学术危机归咎于诸如“官本位”、“衙门化”、“量化评价体系”等制度性因素;另一方面,在寻求解决之道时,又毫不遮掩内心假“权力”之手制止学术腐败的渴望,诸如“学术裁军”、制定“剽窃法”等等。  相似文献   

5.
5岁的莎莎在公园里玩.妈妈在一旁看着她。莎莎问:“我可以不可以坐秋千?”“如果你喜欢就玩吧,但让我拉着你的手。”莎莎站起来拉着妈妈的手.妈妈又说:“我们要非常小心.从后面绕过.这样我们不会被别的秋千碰伤。”莎莎坐到秋千上.妈妈说:“我来推你。坐好了,抓紧。”玩了一会几.莎莎说:“能不能让我自己来?”“不行,那样你会掉下来的,”  相似文献   

6.
沈林 《语文知识》2010,(2):35-38
趋向动词“来”、“去”反映了从起点到终点的同一位移,“来”以终点为参照点,“去”以起点为参照点。它们的应用规律如下:说话人位于终点时,只能用“来”;如果说话人和听话人与终点没有归属关系,或者即使有,在对话当时也位于终点之外,只能用“去”;说话人或者听话人与终点有归属关系,或者即使没有,但在对话时听话人正在终点,“来/去”都可用。  相似文献   

7.
珍爱发妻     
邹瑜 《学习之友》2008,(7):61-62
珍爱发妻,这个观点对于有些人来说已经非常陈旧而且过时了,据说现在一些有钱有势正春风得意的新潮人物,相互之间见面打招呼,第一句话已经不是“你好”或是“吃过了吗?”而是“离了吗?”现在流行的有关握手的顺口溜,最能反映这些“现代人”的心态:握着姑娘的手,好像回到十八九;握着情人的手,好像腾云驾雾走;握着小姨子的手,后悔当年握错手;握着老婆的手,好像左手握右手。  相似文献   

8.
数年前.我们在某些教育组织中讨论“教育市场。问题时.不少人以不屑一顾的、审视的眼光看着我们,用批评、批驳、完全否定的态度来斥责我们:“学校不是企业”,“学校是事业单位!”,“教育(学校)根本就没有市场问题”……;似乎我们在提出一种“歪理邪说”。  相似文献   

9.
母亲颂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抚慰和人的心灵中所有亲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在悲伤时,她是慰藉;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宥的源泉。谁要是失去了母亲.就失去了他的头所依托的胸膛,失去了为他祝福的手.失去了保护他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英语难教难学的现象更为突出。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觉得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像大人教小孩走路那样.起初给孩子一双手。搀扶其学步。后来给一只手,让其半独立走。继而放开手。鼓励其大胆地往前走。在英语教学中也来个先学走路。给学生一只手.扶助学生安全度过英语的“入门”关。在IEFC Book I Lesson 87中有句话“Can you give me a hand?”其句子的短语:“give sb.a hand”直译:给某人一只手。意译:给予……帮助。如何给学生一只手.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是个很棘手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猜数字     
一、课前絮语:用“眼睛”拍下的“照片”可以写成文章我常常对同学们说:“记叙文,其实是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手来写的,特别是眼睛,用得最多。”我们的眼睛好像是一架“照相机”。眼睛把“看到的”东西都“照”下来,放在脑子里“保存”着,到写文章的时候,只要把它们“翻印”出来就成。早上,当你背着书包上学去,一路上,请你张开你的眼睛“照相机”,连续“拍摄”各种各样的“镜头”。看看都能拍到些什么?数数看,有多少张精彩的照片?1.来来往往的车流;2.熙熙攘攘的人流;3.警察叔叔在马路中央紧张地指挥着;4.马…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原理,提出了“从政治角度考虑经济问题.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的治理国家的科学方法论。提出了:发展根据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规律论:“台阶式”和“梯度式”;发展动力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条件论:“稳定和开放”;发展模式论:“社会整体进步”;发展保障论:“政治明与依法治国”。他把发展问题作为时代根本主题的第一要义来研究.把社会发展.实质是人的发展,提高到“三个有利于”和根本价值标准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以全新的视野、全新的境界、全新的高度对现代化理论进行了创新性诠释.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的百年中,课程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出了以下特征:1.“理想”与“现实”的交织;2.超越“物”与“人”的迷惘;3.由“绝对”到“相对”;4.由客观性到主观性,现代课程需要在一个更新,更高的视角和更富有人性的角度来审视其价值取向问题,要重视现代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  相似文献   

14.
例1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为什么有时感到暖和,有时反而会觉得更冷?解析手冷,说明手的温度低于人体的正常温度值,而刚从嘴里呼出的气体,其温度却近似等于人的体温,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成份,其中包括大量的水蒸气.当温度较高的这种气体与温度较低的手接触时,因两者之间存在温度差,故流经手的表面上的气体便以传导方式向手传热;与此同时,气体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在手的表面发生液化,溶化时放出的热量也被手吸收,因此手感到暖和些.若用“力”向手上吹气,使从嘴中呼出的气体的流速加快.当流动很快的气体经过手的表…  相似文献   

15.
翻开唐诗宋词选本,随处可见“楼”的身姿:或高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或雄奇,“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或喧闹,“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或缠绵,“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或哀怨,“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或思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这话很有道理。那么,针对话题作文同学们怎样拟题呢?下面谈几点看法:1.新奇。同学们拟题时,应着眼于一个新奇的视角、新奇的思路、新奇的体验,力求给人一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感觉。比如在写“钱”这个话题作文时,有的同学把题目定为《钱的故事》《小议钱》,而有位同学却把题目定为《天使乎?魔鬼乎?》,很显然前两个文题很一般化,不能使人产生为之一振的感觉,而后一个文题则给人一种新奇的体验,他运用了文言疑问句使人产生对比联想。又比如写话题作文“手”,如把题目定为《妈妈的手》《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给”与“拿”]杰克有一位爱钱如命的朋友,有进无出,从不给人一点东西。一天,他同朋友们在河边走着,突然滑进河里了。朋友们都跑过去救他,其中有一个人跪在地上,伸出手并大声喊道:“把你的手给我,我拉你上来。”可是吝啬鬼宁愿给水淹得两眼发白,就是不肯将手伸出来。这时,杰克走过来喊道:“拿着我的手,我拉你上来。”吝啬鬼一听,马上就伸出手,杰克与众人立即将他拉出了水面。“你们不了解我这位朋友。”事后,杰克对众人说,“当你对他‘给’时,他无动于衷,如果你对他说‘拿’时,他就来劲了。”(“给”与“拿”一出一进…  相似文献   

18.
1.爸爸妈妈吵架了。2.怎么办呢?宝宝真着急。4.宝宝拉起爸爸的手,又拉起妈妈的手:“我们来做个‘握握手,好朋友’的游戏吧。”3.宝宝想出了一个好办法。5.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大家一起伸出手:“握握手,好朋友。”爸爸妈妈不吵架@顾红英 @汪芳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光的折射,通过实验可得到以下结论:折射光线跟人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物质里时,折射角小于人射角;光从水或别的透明物质科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村角.如何理解该规律呢?首先要明确该规律描述的是“三线”、“两角”的关系.“三线”是指折射光线、人射光线和法线;“两角”是指人射角和折射角.三线的关系是“三线同面、法线居中”,即规律中的第一段话.三线中的法线是一条假想且很重要的几何线,它垂直于界面且直接决定人射角和折射角的一条辅助线…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数学教学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进行数学教学,首先要做到“三境界”:授人以业;授人以法;授人以道.其次要做到“四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数与形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科学结论与方法论相结合.第三,要培养“四种本领”:以简驭繁;审同辨异;判美析理;鉴赏力强.此外,教学中还要注意上好第一堂课,并及时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