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今年5月,我作为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政协报》的负责人,应匈牙利爱国人民阵线机关报《匈牙利民族报》的邀请,到匈牙利进行友好访问,为两家报社建立联系。5月5日下午我们到达布达佩斯,6日下午便去《匈牙利民族报》编辑部拜会他们的负责人并进行座谈,学习他们的办报经验。总编辑肖尔特斯·伊斯特万同志前几天陪他的夫人到维也纳治病去了,要过几天才赶回来。副总编辑凯什利·埃尔诺、托特·加博尔,编委瓦尔科涅·蒂博尔、佐伊·拉斯洛、H·鲍  相似文献   

2.
3月27日下午,河南日报编辑部召开有报社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处室领导、编辑或专栏编辑参加的会议,就《新闻战线》编辑部提出的“如何繁荣报纸漫画”问题进行了座谈,到会同志认为: 一、《新闻战线》1982年第三期就“如何繁荣报纸漫画”问题发表的报道,对我们是个促进,我们欢迎漫画界同志的帮助,共同为繁荣河南的漫画创作而努力。方成同志对河南日报的批评,对于我们改进工作是有益的(发言中对我报漫画使用情况的说法,是不够准确的)。  相似文献   

3.
应墨西哥《日报》的邀请,我于今年8月偕同本报两位同仁访问了墨西哥。《日报》——“墨西哥人民的喉舌”到达墨西哥城的第一天,我们就被安排去《日报》访问。报社位于起义者大街1210号,这是一幢多层的、不起眼的楼房。据介绍,该报创刊时的原址在巴西里奥巴蒂略大街9号,那是一所建于19世纪的两层楼的老房子,3年前迁入了目前的新址。当时,萨利纳斯总统曾亲临剪彩,并为该报创始人、首任总编辑恩里克·拉米雷斯·伊拉米雷斯铜像揭幕在报社门口,我们看到门楣上方镌刻着“墨西哥人民的喉舌”几个醒目的大字,这是伊拉米雷斯当年提出的奋斗目标。进得门来,只见伊拉米雷斯的铜质胸像迎面而置,广额丰颐,戴着阔边眼镜,一副昃食宵衣的老报人的辛劳神态。来到三楼会客室,报社执行主席洛佩斯先生、副总编辑加林多女士、奥伦达因先生、编委会主席贝尔特兰教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报社的概况和历史沿革。总编辑索科洛·迪亚斯女士由于外出参加活动,不一会也赶回报社来接见我们,并由她主  相似文献   

4.
40年前,范长江同志曾在《人民日报》任社长,负责《人民日报》的全面工作。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仅仅两年多,就离开了《人民日报》。可是他的办报思想和工作作风,深深留在我们的印象之中。现在,追忆长江同志,爰择一二,以志永念。 1949年8月,华北《人民日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许多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大家都在摸索之中,以求努力适应党中央机关报的工作要求;并且希望有一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好同志来加强报纸的领导工作。12月间,长江来到报社,向我们进行调查,了解报社的工作和人员的情况。我们如实向他作了简要的汇报。  相似文献   

5.
《出版工作》编辑组: 贵刊1983年第6期刊登读者评书文章,对我社1982年4月出版的《时代·文艺·生活》中的差错提出严厉批评,我们读后很受教益。当即要求编辑部的有关同志认真对待,严格检查,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并且进一步研究今后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这次贵刊提出批评,引起我们极大震动。我们决心结合学习中央  相似文献   

6.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创刊之际,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同志把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题赠报社,指明了人民日报的办报宗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一周年时,邓小平同志题词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开始后,新民报经理邓季惺的胞弟邓友民到延安去了。邓和报社一个与友民要好的同志,邀请他给《新民报》写通讯,他表示同意。《新民报》由南京迁到重庆复刊后不久,原在报社工作的胡迦彤(宋迪夏)同志也去延安,报社负责人和与胡有关的人,又要她写通讯,她也同意了。还有报社的其他同志,也根据各自的关系,约请去延安的同志写稿,都乐于接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为浙江日报具体策划的专栏《钱江浪花》到3月23日刊出100期,结集出版的书名就叫《钱江浪花》,于6月1日下午在杭州举行首发式。此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各界人士爱不释手。由省委书记直接策划、具体指导省委机关报办好一个专栏,这表明浙江省委负责同志对抓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很重视。此举的可贵处在于抓得具体,较之有些领导同志大而化之的做法高出一筹。这也生动地证明,领导同志帮助党委机关报把工作抓细抓实,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关键是党委负责人对此要有心、用心,乐于、善于放下架子与报社同…  相似文献   

9.
二月十三日,《北京日报郊区版》发表了《儿子“高堂”稳睡老母“冷宫”焚身》的报道,许多读者来电话、来信称赞这一报道抓得好。我们能抓住这个典型,是通讯员刘秉华同志热情工作、及时地向报社反映情况的结果。赵秀兰老人被烧死这件事是二月五日发生的,刘秉华同志七号早晨听说此事后,十点钟就给编辑部打来电话,报社及时派人去进行采访。这期间,刘秉华跑前跑后,积极配合报社同志工作。在报纸大样付印的前一天下午,版面急需一张赵秀兰大娘居住的小屋的照片,报社给他打电话说明这一情况,他接电话后的两个小时,就把照片底片  相似文献   

10.
40年前,范长江同志曾在《人民日报》任社长,负责《人民日报》的全面工作。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仅仅两年多,就离开了《人民日报》。可是他的办报思想和工作作风,深深留在我们的印象之中。现在,追亿长江同志,爰择一二,以志永念。1949年B月,华北《人民日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许多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大家都在摸索之中,以求努力适应党中央机关报的工作要求;并且希望有一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好同志来加强报纸的领导工作。12月间,长江来到报社,向我们进行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11.
去年6月访美,我们中国新闻代表团共接触了美国十几家报社和新闻机构的近百名编辑、记者、报刊发行人、新闻专业教授等,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报界人物是爱莫尔森·林恩和安基洛·林恩兄弟二人。这兄弟俩的“铁人”精神,实在令我们钦佩。 林恩兄弟出生于美国一个报业世家,到他们这一代已是家传的第四代报人,其父老林恩目前正在堪萨斯州经营《爱劳拉报》。1991年,林恩兄弟和他们的父母随美国报业记者协会首次访华,1993年,  相似文献   

12.
安孚麟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90年3月11日下午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使我陷入极大的悲痛,难以自已。10日下午,我同报社几位同志,还到医院看望过他,虽明知他病已不起,却万没有想到竟走得这样急促。孚麟同志是党的忠贞儿女,优秀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在1948年春,参加了同党有密切联系的进步报纸——开封《中国时报·前锋报联合版》的工作,开始了漫长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名篇《一个人的遭遇》的标题前有一句赠言:“献给1903年入党的苏共党员叶芙盖尼娅·格利戈里耶芙娜·列维茨卡娅”。列维茨卡娅是谁?她是苏联《十月》杂志编辑部的一位早期编辑。1928年肖洛霍夫把《静静的顿河》手稿送到编辑部,《十月》编辑部的某些拉普领导人草率决定了小说的命运,认为小说“缺乏尖锐的政治思想性,不能发表”(孙美玲:《肖洛霍夫  相似文献   

14.
36年前,《北京晚报》创刊。办晚报是个新课题,没有经验,怎么办?副刊的编辑决心走出报社,去拜访一些新闻界老前辈,向他们请教。这样,我有机会认识了廖沫沙同志。记得初次拜访廖老,是同顾行同志一起去的,他跟廖老熟悉,且又是晚报副刊领导,见面谈话自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写作》2007,(7):46-46
《工农日报》是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1931年创刊于洪湖瞿家湾。第一任社长兼主编是戴燧,谢觉哉接任第二任主编。报社编辑原有2人,从事采访、写稿、编排、校对等工作,另有2人刻蜡板。不久助手调走,采编任务由谢老一人承担,每天上午出稿,下午运  相似文献   

16.
改稿,是报刊编辑的责任。但如何改稿,其中却大有学问。改稿中应注意的事项不少,但最要切忌的我认为是三个字:“想当然”。不必要的增添,好似画蛇添足,故然不好;照个人胃口删削,犹如削足适履,也不见佳。一意“想当然”的改动,更会违背作者原意,出偏差。如某市日报的副刊,刊载的一篇自卫还击战的战地通讯《赤心照高地》,写战斗英雄兰方虎同志战斗到最后,英勇牺牲了。真实的情况是,兰方虎同志还活着。许多读者看了通讯后,纷纷写信给报社编辑部要求更正,影响很不好。为什么会这样?据编辑部在《读者·作  相似文献   

17.
报刊是重要的舆论工具,本应掌握在人民之手,然而在匈牙利,近几年却刮起报刊卖给外国资本家之风,匈牙利所有报刊几乎全都有外国资本家的股份。“出卖报刊股份”,这是《匈牙利新闻报》副主编塔博里·安地拉什首先提出的主张。这家报纸的编委会讨论了这个主张,并一致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公开宣布:《匈牙利新闻报》将卖出它的股份。这是1988年底的事情,当时匈报界对此消息颇为吃惊。尤其是《匈牙利新闻报》出售股份,更令人惊愕,因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国际部李芾同志从事夜班编辑工作35年表彰会8月6日下午举行。总编辑邵华泽和副总编辑张云声分别向李芾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社长高狄还就夜班工作发表了讲话。高狄首先代表编委会和报社全体同志感谢李芾同志“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人民日报最辛苦的出版工作”,号召报社全体同志学  相似文献   

19.
自1980年以来,从大学直接分配和调到我们报社做记者、编辑工作的青年同志已达83人,占全报社记者、编辑队伍总数的53.2%。几年来,我们责成编委会一位成员专门负责,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做好培养提高青年记者、编辑工作。现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当中绝大多数进步较快,有两名同志被评选为大连市劳动模范,有6名同志被提拔为部主任、副主任。去年以来,有9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3名同志荣获大连市优秀宣传工作者称号;有36人次获大连市以上好新闻作品奖;有的撰写的经验性文章被《新闻战线》发表;有的采写的报道被《人民日报》转载。去年年底,大连市8万名读者评选出的“十大新闻人物”中,有4位新闻人物是由青年同志采写的。本报23个专刊、专栏,有14个是由青年同志采编的,他们富有热情、锐意创新,大部分专刊、专栏办得生动活泼,深受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初,海热提·阿不都拉因高血压病重住院治疗,当时正轮到他值夜班,报社领导准备临时调配其他部门负责人顶替他,这样将改变编辑部原定的工作计划。海热提·阿不都拉向报社领导要求,仍按原计划由他上夜班。他说:“只要我还没有倒下,就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他白天在医院接受治疗,晚上准时返回报社工作,这样坚持工作了 43天,直到圆满完成值夜班的任务。  海热提·阿不都拉 1952年出生于新疆柯坪县一个维吾尔族干部家庭。从新疆大学毕业后便投身新闻事业,现任新疆日报维吾尔文记者部主任、党支部书记、高级记者。  多年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