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圆孔衍射和单缝衍射两个演示实验在光的衍射教学中做得较多,学生自然对这两种衍射图像很熟悉,但对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却不熟悉.泊松亮斑实验属于演示实验,仅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4)11.5节中有介绍,且该实验几乎未在中学课堂上演示过. 一般而言,学生只是听说过泊松亮斑,没有亲眼见过泊松亮斑,因而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增加学生对泊松亮斑的感性认识,笔者利用身边废旧的实验材料和网上购买的激光笔自制了一款“泊松亮斑演示仪”.  相似文献   

2.
通常,演示泊松亮斑用的“圆盘”(如大头针头、平板玻璃上的小黑点等)直径只有2mm左右,可见度小,泊松亮斑与黑暗背景对比度也差,演示效果差. 我们在室内改用“大圆盘”演示,现介绍如下. 实验器材:J2513—3型氦氖激光器、平面镜、铁架台、一枚直径为10mm的图钉(大圆盘)、一段直径约为0.2mm为的漆包线、光屏.  相似文献   

3.
高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光的衍射(课本第232页)提到在不透明圆板的阴影中心有一个亮斑,这就是著名的泊松亮斑。(封页插图8乙)。我在教学中,将小钢球代替小圆盘,用激光束照射小钢球,在教室的白墙(或白天花板)上,观察泊松亮斑,演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正1自制实验仪器的原因在光的衍射教学中,圆孔衍射和单缝衍射这两个演示实验做得较多,学生对于这两种衍射图像很熟悉,但是对于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不熟悉。泊松亮斑实验属于演示实验,只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4)11.5节中的科学足迹阅读材料中介绍过。该实验几乎没有在中学课堂上演示过,在实际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空白。学生只是听说过泊松亮斑,没有亲眼看见过泊松亮斑,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1 自制实验仪器的原因 在光的衍射教学中,圆孔衍射和单缝衍射这两个演示实验做得较多,学生对于这两种衍射图像很熟悉,但是对于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不熟悉.泊松亮斑实验属于演示实验,只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4)11.5节中的科学足迹阅读材料中介绍过.该实验几乎没有在中学课堂上演示过,在实际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空白. 学生只是听说过泊松亮斑,没有亲眼看见过泊松亮斑,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6.
高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第八章第四节“光的衍射”中提到泊松亮斑,封页插图8乙有图片。“……在不透明圆板的阴影中心,有一个亮斑。这就是著名的泊松亮斑。”如果就这样抽象地讲述,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如果能做演示实验,就能很直观地向学生讲清这个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末,正当波的波动说和微粒说争得不可开交时,泊松亮斑的得出给了波动说一个精彩的实证,并使它牢牢站稳了脚跟。在学生学习《光的本性》一章时,若能演示出这一实验现象,会使学生对“光是一种波”有一个确信无疑的感受。我们用激光器采取三种方案得出了泊松亮斑,现将实验情况介绍给大家。方案1。器材装置如图1。JGQ-25型激光器、小钢珠A(直径14.3mm)、小钢珠B(直径6.4mm)、铁架台及悬线、透镜(f=50mm)、像屏(或白墙)。图1 泊松亮斑的演示方法:因为激光束很细,只有半毫米左右,所以要加透镜(凹、凸镜均可)扩束,同时可将小球…  相似文献   

8.
戚广春  王玉玲 《物理教师》2005,26(10):28-28
高中物理教学中,在讲到光的衍射时,为使泊松亮斑实验演示更简易直观、材料易得,笔者发现用直径为6mm的小钢珠和壹圆的硬币作为圆屏,效果十分理想,本文以小钢珠为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教学中,在讲到光的衍射时,很多学生对教材中提到的著名的泊松亮斑现象将信将疑,而很多实验参考书中都没有详细介绍泊松亮斑的实验方法.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使他们对泊松亮斑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笔者经过多次的探索和研究,设计了几个简易直观、材料易得的方法,既可作为课堂演示实验,亦可给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作为研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10.
利用简单器材自制实验教具,演示圆盘衍射时的泊松亮斑,得到清晰稳定的实验图像,填补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1.
用绿光激光笔作光源,让光束照射到直径约3mm的钢珠上后,衍射光在距离钢珠约8m远的白墙上还能形成明显的“泊松亮斑”图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介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多次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的验证光的波动性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著名的泊松亮斑。并对自行设计的多个简易方案逐一作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教学中,在讲到光的衍射时,很多学生对教材中提到的著名的泊松亮斑现象将信将疑,而很多实验参考书中都没有详细介绍?白松亮斑的实验方法.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使他们对泊松亮斑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笔者经过多次的探索和研究,设计了几个简易直观、材料易得的方法,既可作为课堂演示实验,亦可给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作为研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关于光具有波动性的说明 ,是建立在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基础上 ,做好这两个演示实验 ,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光的波动理论 ,但许多普通中学因条件限制 ,这些实验开出率较低 .特别是课本中提到的泊松亮斑 ,许多学生学完后仍对此亮斑持有疑虑 .做好这个实验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光的波动性 .笔者对泊松亮斑实验进行了研究、探索后 ,找到下面这种简易可行的方法 .实验器材 激光光源 ,小钢球 ,透镜 (凸透镜或凹透镜均可 ) ,条形磁铁 ,大头针 (缝衣针也可 ) .本实验的关键 :一是光源的选择 .普通光源的亮度较差 ,只宜在暗室中…  相似文献   

15.
詹顺凤 《物理教师》2004,25(7):21-21,23
新教材高中物理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二册第十九章“光的本性”第三节光的衍射、(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三册第二十一章“光的波动性”第二节光的衍射 ,教材通过介绍圆孔衍射和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 ,来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但是 ,在现有的物理仪器中 ,只能做单缝衍射实验 ,而更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圆孔衍射和著名的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 ,只有文字和图片 ,没有现成的仪器 .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实验的结果 ,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 ,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办法可演示成功 ,且效果颇佳 ,如再配合多媒体视频进行放大 ,效果更佳 .现介绍如下 ,供…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材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第十九章<光的本性>第三节光的衍射、(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第二十一章<光的波动性>第二节光的衍射,教材通过介绍圆孔衍射和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但是,在现有的物理仪器中,只能做单缝衍射实验,而更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圆孔衍射和著名的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只有文字和图片,没有现成的仪器.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实验的结果,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我们在实践中曾用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终于摸索出一套办法可演示成功,且效果颇佳,如再配合多媒体视频进行放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教科书中对泊松亮斑解释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二十章第二节“光的衍射”中有较多的实验插图,阅读材料还有泊松亮斑的介绍.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光也是一种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教材上给出单色光通过狭缝和小孔发生衍射的照片,一般学校还可以用2513(GY-1型)激光光学演示仪在课堂上对单缝衍射、三缝衍射、光栅衍射、圆孔衍射和方孔衍射、矩形孔衍射、三角孔衍射等实验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29面以及司南版选修3—4第99面中,教材提出了光通过不透明圆板时会在影的中心出现亮斑——“泊松亮斑”.普通光源频率范围较宽加之光波波长极短,使教师很难通过实验让学生信服这一看似荒诞而又极具理性的现象,从而形成了教学上的缺憾.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第十九章《光的本性》第三节光的衍射、(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第二十一章《光的波动性》第二节光的衍射,教材通过介绍圆孔衍射和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但是,在现有的物理仪器中,只能做单缝衍射实验,而更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圆孔衍射和著名的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只有文字和图片,没有现成的仪器。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实验的结果,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我们在实践中曾用过多种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