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灌输,忽视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对实践性知识内在属性以及获取途径的研究匮乏。本文通过对实践性知识内涵的剖析,提出教学学术是高校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并根据HuberHutchings"教学学术四环节"的实践框架进一步探究教学学术对高校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实际推动作用,为高校外语教师摆脱教学困境,向思辨型、探究型、学者型教师的专业化方向发展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对实践性知识的实践性、个人化和情境性等的理解出发,探讨优秀大学外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核心问题是:(1)优秀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与特点是什么?(2)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来源与影响因素是什么?(3)学生在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研究采取定性个案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工具。通过对教师行为的呈现以及教师自己的意义解释,揭示优秀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教师知识研究者认识到教师经验以及体现于其中的实践性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西方国家不同路向的教师知识研究成果为中国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有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与西方同类研究相比,中国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宽,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实证研究。中国的外语教育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传统,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要在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本土化特色,从澄清本体性问题、拓展研究视域和扎根实地研究等方面进行突破,加强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整体建构,这对外语教育以及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也开始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简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相关研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对职前外语教师教育的启示,即通过职前外语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体系的建立以促进职前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并进一步促进职前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顾春燕 《英语辅导》2011,(3):144-147
学科教学知识是一种教师独有的知识,是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的整合。外语学科教学知识作为外语教师教学的知识基础,具有专业性、个体性、建构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围绕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改变外语教师教育中学科教学知识缺失的状况,就要突出师范性,重视实践性,让教师在反思性实践中不断生成学科教学知识,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外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复杂和非线性的系统中产生、丰富的,以动态和开放性的元表征生成并拓展,在矛盾和自适应性中不断发展变化。通过活动理论与复杂理论的视角研究大学外语教师,可以解析和探讨其部分现象、不同层次内涵和未必全面的实践性知识元表征。宏观认识大学外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元表征,理解并把握外语学科知识的独特性,突出和强调大学外语教师的身份属性,可以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胡新建  胡艳 《成人教育》2012,32(8):8-10
实践性教师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保障和体现.文章以实践性教师知识观为理论基础,探索课例研究与外语教师教育课堂的融合.在概述课例研究定义及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课例研究的职前外语教师教育课堂的特征,提出课例资源建设原则以及详尽介绍课堂操作实践.  相似文献   

9.
个人实践性知识合法化: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教师从自身教育实践活动中寻求自我成长的源泉与动力,是实现教师开放持续的专业发展的基础.在外语教育领域中,外语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仍然未能走向合法表现为:教育实践活动不受重视,教师的个人知识、实践知识被视为主观与不科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不能被列入学术研究.个人实践性知识的合法化不仅有利于成就外语教师发展,促进教师向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型,也会带来外语教学研究范式与外语教育观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建构是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以Gunawardena的知识建构过程模型为依据对高校外语教师在TPACK协作知识建构中的参与程度和建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高校外语教师TPACK协作知识建构尚处于浅建构状态,深建构情况不多;教师参与TPACK协作知识建构的程度呈现明显差异性;教师个性特征不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进行TPACK知识建构的个人意愿,也影响教师参与TPACK知识建构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开展叙事研究是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也符合"后方法"教育理念。国内的相关研究与外语教师教育、外语教师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针对某一种实践性知识进行微观研究。研究发现:教师早期的学习和个人生活经历是其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所处的社会和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教师实践知识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力因人而异;同事、同行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促进教师实践知识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2.
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软实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而共享如何突破学校的界限,使得实践性知识能够在不同学校之间流动,是当前的一个难题,社会网络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参考。构建以师范类高校关系嵌入的校际间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模型,探讨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发展滞后。相比较而言,日本高度充实高校外语教师教育,通过开放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一体化,严格教师资格制度等多种途径促进了日本高校外语教师不断专业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些都为中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发展滞后.相比较而言,日本高度充实高校外语教师教育,通过开放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一体化,严格教师资格制度等多种途径促进了日本高校外语教师不断专业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些都为中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改善离不开相关知识的补充和升级,其中与英语教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英语实践性知识。实现英语实践性知识的优化升级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进修是其中的一种传统方式,而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在线课程,更是为高校教师不断充实自身创设了一个新平台。鉴于此,在深入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和积累实践性知识、构建相关知识体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从自我控制和环境控制两方面,完善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和教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车红霞 《时代教育》2014,(10):284-285
校本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在于它通过发展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师培训在促进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方面的基本策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应用: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基础;工作交流: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载体;常规: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内在机制;融合: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基本形式;互动: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中的主要成员之一,承担着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对外交流的神圣使命。从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分析当前地方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深入探讨地方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旨在为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打开新的局面,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确保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师实践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实践性知识目前尚有不少问题,表现为:教师职前的实践知识普遍缺乏;实践性课程在教师教育体系中不完善;教师职前教育忽视职业效能感的培养;教师实践性知识缺乏系统化。因此,需要完善以"教学问题"为导向的教师培训机制;在教师教育体系中完善体验式教学;职前教育要重视教师职业效能感的培养;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在类似的时空条件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群体性和共性特征,这为以区为本的教师培训提供了知识基础。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骨干英语教师听说培训的实例体现了实施区本外语教师培训的大体思路,即开展区域化的培训调研、确定外语素养和外语教学素养并重的培训目标、选择本土化的培训内容、采用情境化的培训方式、注重本土资源的分享与生成,促进教师个人和所在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我国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实践性知识自身研究和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发展的关系研究两方面,且多侧重于前者。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然而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