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F0002-F0002
河北是名副其实的武术大省,我国渊源有序、拳理明晰的民间武术有129个拳种,其中50多种发源或振兴于河北,如八极拳、迷踪拳、形意拳、杨式太极拳等等。河北境内很多区域都有“武术之乡”的美誉。河北体育学院《河北民间武术》课程充分借助地域资源,依托体育院校优势,大力弘扬地域文化特色,传承武术文化精髓,推动了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调查访谈法、逻辑推理法、比较法,以“大武术观”视野下审视山西形意拳当前的境遇和希望为切入点,对形意拳在其原生地传承途径进行研究,以期为形意拳在新时期的传承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撑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地处晋商文明发源地的山西高校,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晋商文化运用到思政教育当中,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贡献。晋商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素养,为创造稳定和谐的校园及社会环境,建造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明清镖局的产生、发展、分类、管理、业务与生存空间进行研究,探讨明清镖局与武术传承的关系。结果认为:镖局是为商人的人身及财产等提供安全保障的商业机构,起源于明末清初个体行为的"镖户走镖",发展完善于清代主要依靠师徒传承培养武艺人才,以武术为基本营业手段,武术技术是镖局外在的生存基本手段;武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镖局内在的生存之道。其中师徒关系武术传承下的道德约束,是镖局商业成功运营之本质——信托责任的内在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崆峒武术作为西部地域民族传统文化载体之一,有着丰富的群众基础和民族特色,将崆峒武术引进学校,有利于保护与传承崆峒武术,弘扬西部民族文化与精神;有利于建立规范的崆峒武术习练与传承体系,吸引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加入到习练大军中,丰富学科门类,树立地域民族文化品牌,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急剧变化和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近代中国武术的传播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起源于山西的形意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一部分,其传播特点也必将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形成了传播地域扩大化、传承关系开放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和传播对象大众化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形意拳在近代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7.
运用田野考察法对湖南梅山武功地域拳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域拳种在其发展历程中,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地域拳种又较好地促进了地域社会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地域拳种可通过地域文化旅游的开发、本土文化情怀和民族情感的培养、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路径来促进民间武术拳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历史人才分布的研究视角出发,以明清时期武术论著作者籍贯的地理分布、成书年代、群体特征为观照点进行了统计、描述与分析,力求客观地阐释明清武术研究高峰之现象的内因,同时以期为全面考察古代武术研究之递变提供参考和研究的视角。结果显示,明清武术论著的形成与发展表现出三方面的主要关联:其一,与作者所处地域文化相关,并呈现出以浙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武术研究圈;其二,与时代背景相关,表现出明"兵"、清"民"的群体特征;其三,则是与作者家学及社交背景相关。总体说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都不是绝对而唯一的因素,而是相互作用、支撑,在必然性与偶然性中构成了一张复杂交织的关系网,共同为中国古代武术研究的鼎盛开拓了一片沃土,成就了明清武术研究的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9.
张杰  姚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3):221-224,237
为研究武术社会变迁及调适理论,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变迁的机制进行论证,得出以下结论:武术脱胎于生产劳动,发展于军事,成熟在明清时期;武术是在脱离军事并且具有体育属性后才形成独立的形态;武术变迁表现为"武"、武术表现形式、武术道德方面的变迁;社会和自然因素是武术社会变迁的动因;武术文化调适有整合和分化2种方式;武术文化调适的结果让武术走向多元化。所以,武术成为现在的形态,其深层次原因表现为武术变迁与文化调适的共同作用,这对认识武术和传承武术文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是一种中华文化的外在表现。武术的发展演变是以中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为依托,逐渐走向成熟与辉煌的。不同的地域塑造了不同的武术风格和流派,这与不同地域的社会发展及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把地域武术与文化研究的观点运用于当今中华武术的研究将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方法和途径,从而为深化武术文化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对中、日、韩3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武术、柔道、跆拳道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跆拳道、柔道传播与发展成功的因素及武术文化式微的原因。认为武术文化在竞技体育领域没能进入奥运、在学校体育领域的开展不够普遍、在群众体育领域传承与发展主体的断层与缺失以及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发展的不平衡等现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可以归因为:社会转型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传统武术文化的脱节、改革开放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全方位接纳、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主体——农民职业身份的转变、竞技武术的商业化操作、传统文化中宗法制度的不利影响、对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管理失衡等,并据此对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研究法等,从共生理论视角,分析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的共生关系及协同发展路径。在当前举办的中国武术节中,存在3个共生单元:武术节、主办方与地域武术,这三者之间形成了3种不同的共生关系。其中:中国武术节与主办方、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形成了"间歇共生组织"和"对称互惠共生行为";而中国地域武术与主办方则形成了"间歇共生组织"和"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要实现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之间的协同发展,需加强中国武术节节庆制度建设;深化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的关联;促进中国地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域武术文化研究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漠南地域武术文化中的典型武术技法——漠南阴把枪的文化渊源和传承脉络进行史学梳理和文化人类学考察,研究认为:其一,漠南阴把枪传人土默川平原是清末移民携技的文化传播,传统的武技传播是以人际传播为其基本构成路径,但与此同时伴有群体传播和官方主导的组织传播为其辅助方式;其二,套路样式是漠南阴把枪自身发展完善后的文化创造,是在其传承与传播过程中文化调试与适应的结果;其三,恋土定居的客观事实是历史和当代漠南阴把枪横向传播的藩篱与桎梏.  相似文献   

14.
婺商与浙商一样,在全国甚至世界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生于斯长于斯,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别是明清时期,传承的是同一种地域文化和时代文化。本文从婺商建筑空间中装饰艺术的视角进行分析,探析婺商与建筑文化、装饰文化的关系,传承婺商精神。  相似文献   

15.
从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由荆楚地域以及荆楚地域文化等相关概念的界定人手,把湖北武术当今发展置身于荆楚文化的大框架内进行研究,分析了荆楚传统文化精神对于湖北武术发展所具有的激励和启示作用,提出了与新时期荆楚文化建设密切联系的湖北武术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形意拳作为中华武术的一个优秀拳种,其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形意拳与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以利于人们在以后的认识过程中有所取舍,更好地发挥形意拳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发布并号召实施的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石,武术是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学校武术教育则是武术传承和发展最便捷有效的途径。研究以范式理论为基础,从范式理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三大功能角度研究学校武术教育在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效应,发挥学校武术教育的功能,促进我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辽宁省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现状。分析了武术课开设、师资力量、课外武术活动等内容。归纳了武术教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武术课程建设,夯实武术文化传承基础;重视高校武术师资建设,提高教师武术文化传承意识;丰富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武术文化认同感等武术教育传承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晋商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地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文化强国"战略指导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晋商的家风家训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篇文章阐述了晋商文化的发展起源、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并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以下观点仅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武术文化的创新是武术面向大众传播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文化富国、文化兴国和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武术文化也获得了创新发展,成为了具有新的生机与活力的时代产物。央视2014年春晚武术表演节目《剑心书韵》即是这种创新的展现。它在展示传统武术的美的同时,也给予人们许多反思。通过分析武术文化的渊源,解析前人传承武术的方式和途径,探究了时代变幻背景下当代武术的文化创新与传承发展的前途,论证了拓宽武术文化传播以及实现武术文化创新繁荣新局面的路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