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过对育英中学初中三年级258名学生与高中一年级288名学生进行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初三年级分别有27.84%和12.27%的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会增强体质、调节生活,远高于一年级的15.75%和6.23%。初三年级分别有15.93%和19.05%的学生会坚持每天锻炼或基本每天锻炼,远高于高一年级的2.20%和4.58%。初三年级有27.6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锻炼知识来源于体育课堂教学,高一年级仅为18.68%。这些结果说明太原市育英中学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太原市区十余所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与访谈,并对其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对此,学校、家庭、教师以及社会各界应该通力合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对重庆市几所高校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状况,指出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途径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科学体育锻炼知识及亲身实践,就增强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出合理性建议,为重庆市高校体育的开展及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 ,认为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心理因素是锻炼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 ,包括体育锻炼需要、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兴趣等  相似文献   

5.
调查城镇化建设中太原市城中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全面反映太原市城中村公共体育均等化发展的概况,揭示太原市城中村公共服务的发展规律及其制约因素,为太原市积极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本研究从太原市6个区域内的173个城中村中分层选取6个城中村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法方法,找出影响太原市城中村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子:外在因子、内在因子、基本因子、性别与资源共享因子和意识形态因子五种因子。应重视太原市城中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调动居民参与体育健身娱乐的积极性,扩大金费来源,促进太原市城中村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深入研究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增强自我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通过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福建省部分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足,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较低,锻炼时间不足;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都低于男大学生;福建省普通高校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将偶尔参加体育锻炼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x2检验.经调查,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躯体类、情绪类、人际交往类以及神经症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远远多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鉴于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效能性,有必要组织大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吉林省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健身锻炼形式、场地、锻炼持续时间、频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数微乎其微。在客观分析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旨在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理性认识,重视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为吉林省高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建议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长期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学校应加强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加大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农村人口比例大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新编健身气功在促进"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进程中有着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优势。试从健身气功的保健养生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几个方面论述其在新时期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时代,积极思考和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迫切需要老年人自身、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全力推进和谐老龄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人民美好生活的构建离不开体育的参与,体育毋庸置疑将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提供给他们以社交满足、尊重满足、自我实现满足。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社会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探索也逐渐被广泛关注。研究认为,目前现阶段老龄人口社会体育保障体系构建中存在社会体育的服务意识缺失;老龄人口的体育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舆论层面对老龄人口健身抱持负面认知等问题,建议利用政府牵头主动实现从供应到服务的身份转变,从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场地资源多方面,搭建老龄人口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基于老年人的活动组织习惯重新建构组织管理手段,从多元治理、责权归一、奖罚并举三个层面构建新型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组织机制;舆论媒介对老年人健身的报道应当从事件事实、问题根源、老年人的社会身份等多重展开,从现实层面重新构建老年人体育行为的舆论语境等策略手段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将人口老龄化、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纳入统一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根据198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对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起到了主导作用,城市化在长期内有利于经济增长,而人口老龄化表现为抑制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趋势.因此应协调好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和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其结果会对农村人口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根据"年龄—迁移率"理论,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5年的1%人口抽查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等数据,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乡—城人口迁移加深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这将对农村传统养老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进而将会引起农村养老资源供求失衡。应加快推进农村养老制度变革,提高农村社会养老资源供给能力,以弥补农村传统家庭养老资源的流失和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属于老龄化国家,老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对山东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显示,农村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对当前生活不满意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所以,解决农村老年人生活问题,不仅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终身体育与健康老龄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突出的问题,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当务之急.终身体育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最佳途径,它可以使人到老年时保持身体健康,老有所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初由大陆引进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元极舞在台湾迅速普及,经历10余年的推广该健身舞人口已达20万人以上。通过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该健身舞的推广历程进行研究发现,元极舞推广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台湾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它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健身需求和社交需求,其推广者顺应时代潮流,为最广泛的群众提供服务。近年来元极舞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说明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缺乏创新的健身舞种会被新的健身舞种所取代。  相似文献   

19.
身体锻炼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多 ,中老年人的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新问题。通过身体锻炼达到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可以使中老年人健康、快乐地享受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速度快等特征,再加上家庭结构的变化使我国面临严峻的养老问题,给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挑战,必须要挖掘新的养老资源,"以房养老"就是多层次养老保障的有益补充."以房养老"对不同的主体都能产生积极的效应,而且我国已经具备推行"以房养老"的各方面基础,因此,探究在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