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得大众可接触的媒介形式多元化,新闻媒体的内容定位成为核心竞争力;为能够吸引受众注意力、保持互动状态,新闻作品中的意义生产和解读成为关键。约翰·费斯克的媒介文化理论在研究媒介、社会和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受众与新闻作品之间的互动方式和解读路径方面提供新的分析框架和范式。从媒介文化理论出发可以看出,新闻作品不仅蕴含媒介文本创造时的原始意义,还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文本意义;尤其是受众通过接触新闻作品来理解媒介文本的意义,继而从自身角度出发加工制造文本意义并将它解读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媒介权力作为第四种权力,影响着媒介形象的塑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就媒介权力对女性形象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体育媒体有必要塑造健康的女性形象。受媒介权力的正面影响,体育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丰富化、传播途径多样化和传播受众理性化等特征。然而,以媒介缺位、媒介错位和媒介越位为表征的媒介权力异化,塑造了有偏差的女性形象,引发了受众对女性的不合理认知。未来受媒介权力的影响,体育媒体应在全媒介时代背景下丰富女性体育传播媒介,机会均等观念下均衡配备传播主体,性别平等理念下合理发布传播内容,培养理论视域下积极引导传媒受众,以促进体育领域性别平等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摘要: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将媒介生态学理论系统地运用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方面的分析。基于当代人“媒介化生存”的社会现实以及传媒的文化影响,对媒介生态学介入相关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学理性分析,进而阐释了媒介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生与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构建策略。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失范,归根到底在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失衡,媒介体育的信息偏向与符号权利表达与体育文化传媒化、同质化现象互构同生,而媒介体育符号消费的市场逻辑导致的体育文化娱乐化和碎片化也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现实表征。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兼顾市场性与公益性,通过实施审慎的自由与文化保护策略,打造多样的文化传播形态与多元的媒介生态位,推动媒介文化传播的本土性与国际性有效契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实现体育传媒对民生的有效助力,从体育传播机构的现实及其所要考量的主体责任,业务报道定位的与时俱进、报道选题的策划与长效跟进,以及全媒体发展时代的体育媒介素养对民生的影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有代表性地选取了平面媒体、通讯社等不同媒介形式,通过对它们在体育发展过程中的行为路径的分析和比较,初步研究体育媒介与民生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媒介在服务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未来发展属性与定位。  相似文献   

5.
在对体育公共服务、农民体育认同、农民体育行为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山西省8市20县(区)农民为研究对象,就农民体育认同对其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并构建农民体育认同-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研究认为:农民体育认同对体育参与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体育认同及其各维度对体育参与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体育态度的影响力最强;体育公共服务对农民体育参与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农民体育认同与体育参与行为之间起一定的中介作用;政府的政策支持、体育组织的健全、公共体育环境的改善、农民对体育的需求等是影响农民体育参与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在促进文化认同的体育民俗化与民俗体育化发展背景下,采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民俗体育现代化路径向度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元素的符号化还原与场所关系呈现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内容认知路径;官、学、民、育一体化的互动治理与身体、空间、时间、关系交合下的身体表演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技术再生产路径;外源性的媒体传播、内源性的产品开发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形式传播路径。内容路径、技术路径及形式路径分别对应了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中国元素能站得住、留得下、传得开之保护与传承困惑,从切身感、生活感与地方感三个维度达成文化认同,服务文化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雷蒙德·博伊尔教授就体育传播研究这一话题接受了作者的访谈,从自身研究经验的角度探讨了英国体育媒介研究从体育新闻传播向体育文化传播研究转变的个性化体认。博伊尔教授认为,体育媒介研究强调媒介研究的包容性,它打破了新闻与传播研究的传统思维定势,也是当代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体育媒介研究的国际化拓展,英国和中国的学者都面临共同的问题,体育媒介研究更深入地参与到社会对话中,不但关注体育现象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议题,也关注社会权利与文化产业议题。体育媒介研究也是多元主体的知识生产过程,拓展国际合作研究是迎接未来变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体育如同那匹攻入的“特洛伊木马”,在华丽的商业包装、多元的比赛形式,以及各种媒介的推动下,正逐步成为现代中国人参与观赏的主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武术由于社会生存体系的变革,再加上其特殊的传承方式和习练要求则日益与大众生活脱离,生存空间已受到极大压缩.现代体育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媒介体系的掌握,也就是通过媒介引导大众体育文化,同时取得相应的话语权.而传统武术恰恰在这一点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制约难以突破,因此传统武术只有重新回归身体,通过身心同修、自我体悟才能确立在当今世界中的话语权,同时也只有回归到身体层面,传统武术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9.
2011体育新闻传播国际论坛近日在成都体育学院举行。本届论坛以"变迁、融合、创新——全球化背景下体育与媒介"为主题,充分讨论了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媒介制度和体育制度下的体育与传媒关系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媒介体育文本、奥林匹克传播研究和受众研究等问题。基于报告人的陈述、现场问答、自由交流以及会议结束后的学术对谈,作者从中西方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比较的角度对本次会议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农民媒介接触状况进行抽样调查,从媒介接触频率、接触目的、信任程度、满意程度等方面分析保定农民受众的接触现状及其特征,进而为本地媒体及相关部门制定农村新闻传播策略提供若干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和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传媒进行剖析,提出我国体育传媒要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传媒方式;中国体育传媒应主动参与全球媒介竞争,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把中国体育传媒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开封市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消费意识和动机、消费场所、消费方式、消费水平和结构呈明显的阶层特点;消费意识出现两极分化;健身健美,休闲娱乐是女性主要的消费动机;消费方式主要是一次性消费;消费结构主要集中在实物性体育消费,随阶层的提高消费结构更复杂。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传媒的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和归纳分析等方法,总结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传媒的现状:境外传媒落户中国给体育传媒带来了严峻考验,体育传媒恶性竞争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健康发展,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严重等现状,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体育传媒的应有之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传媒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观察与研究分析,日本体育大众传播媒体,指出日本体育大众传播中的协作意识、秩序意识、地域意识、服务意识,对调解媒体与体育团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提高体育大众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媒介意识值得我国体育媒体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体育传媒业的产业特性与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和“媒介产业”等相关产业概念建立过程中体育传媒业的独特内涵和有关背景作为研究的起点,运用理论分析和文献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具有鲜明“跨界”特点的体育传媒业的产业特点及其产业链条构成,提出体育传媒业是多产业合作性的产业链条,在其产业发展中需要遵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媒介产业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依据体育传媒业产业链条的特点,提出其内在的3层产业链条的存在,即:内容产业链、协同产业链和整合产业链,他们的盈利模式存在差异,而中国体育媒介产业在未来发展中也会触及到3个重大的问题:1)不同地域同类体育媒体的联合经营的问题;2)相同地域不同媒体的“跨媒体”经营问题;3)媒体之外不同行业相互参与,渗透经营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积极拓展和延伸体育媒介的产业链条,为体育传媒业在后奥运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Internet媒介的体育广告宣传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与其它体育宣传媒介相比,基于Internet媒介的体育广告宣传具有直接交互、灵活性大、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和宣传有效性难以准确估量、容易引起宣传混乱、宣传信息不能传达到某些特定消费群体的局限性;基于Internet媒介的体育消费群体的特征可概括为受过大学教育的、年龄在18~34岁之间的、以男性为主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7.
关于构建体育与媒介和谐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就体育如何建立一种和谐的媒介关系做一阐述,就体育如何建立和谐的媒介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体育界要树立并强化体育与传媒本质利益的一致性观念;与时俱进,满足公众需要;对新闻从业者自身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维持良好的公共关系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避免正面冲突———通过法律手段迂回维权,同时,与媒体携手,坚决打击虚假新闻。希望能够为在转型中尚显迷惑的中国体育提供可鉴之资。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对农体育传播的缺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从丹阳市农民体育的现状人手,分析农民对体育的需求,指出大众传媒对农体育传播的缺位现实,并提出利用大众传媒培养农民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策略即重视对农体育文化的传播;加强农民体育意识的培养;创办对农传播的专业体育频道,做好农民体育栏目;增强体育节目的互动性和农民参与度以求得传媒和农民体育的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