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锻炼动机如何通过锻炼坚持来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同时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的关系又是否会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方法:使用锻炼动机量表、锻炼坚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会性发展量表,随机抽样调查582名大学生。使用AMOS20.0和SPSS20.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分析。结果:1) 锻炼动机能够正向预测锻炼坚持和自信、意志与合作,锻炼坚持能够正向预测自信和意志;2) 在社会性发展模型、自信模型和意志模型中,锻炼坚持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依次为30.07%、36.18%和34.88%;3) 锻炼动机同父母支持、教师支持和朋友支持交互项的R2变化量均达显著水平。结论:锻炼坚持只在锻炼动机与自信和意志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之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其中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拖延行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影响,验证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作者采用特质拖延量表、运动情境动机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 0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拖延倾向令人堪忧,但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和锻炼动机;自我效能感和锻炼动机在性别上存在差异,性别在拖延行为解释锻炼动机时不具备调节效应;拖延行为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和内部整合动机皆负相关,与外化原则动机和缺乏动机皆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拖延行为对自我效能感和锻炼动机皆具负向预测效应,自我效能感在拖延行为基础上对锻炼动机具有正向预测效应,在拖延行为解释锻炼动机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拖延行为对锻炼动机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制定大学生体育锻炼决策提供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为更细致地理解运动承诺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运动承诺量表对186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Scanlan的运动承诺理论模型和修订后的分层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运动承诺得分较低,坚持体育锻炼的决心不强,需要加强培养;2)运动乐趣、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和参与机会的确是影响运动承诺的因素,可以通过干预这几个方面来促进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3)在大学生锻炼情境中,运动承诺理论具有较好的效度,但它的前因变量应分为态度中介层和环境层,运动乐趣和参与选择是中介变量,分层后的结构模型在数据拟合和理论解释上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4.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均衡决策和自我效能在锻炼经历和锻炼行为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肥胖青少年锻炼行为与锻炼经历、均衡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均衡决策、自我效能在锻炼经历和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自我效能对锻炼经历与均衡决策的关系,以及均衡决策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均衡决策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效能的调节,并且均衡决策也是自我效能和锻炼行为关系的中介变量.自我效能对锻炼行为起间接中介作用,调节了锻炼经历与均衡决策、均衡决策与锻炼行为之间关系的作用轨迹和特征,促进了锻炼经历对锻炼行为的预测作用,影响了肥胖青少年的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5.
研究运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俄亥俄州教师效能感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调查了459位中学教师,探讨了教师效能感在情绪调节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间的作用.结果发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能正向预测工作满意度且教师效能感在情绪调节效能感对工作满意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以及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自尊在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方法:对来自天津市市内六区的315名老年人样本的锻炼行为、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自尊进行了测量,主要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分层回归显示体育锻炼对样本生活满意度的标准回归系数在回归模型中加入自我效能、朋友支持和自尊后,由0.36大幅下降为0.09;自我效能、朋友支持和自尊对样本生活满意度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32、0.11、-0.26;锻炼频次、锻炼时长和集体锻炼对自我效能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31、0.24、0.45,且均P0.01;集体锻炼对朋友支持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25;体育锻炼对自尊的标准回归系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存在直接相关;朋友支持和自我效能是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在老年人中心理弹性对运动与抑郁关系的中介作用。方法:对湖南省八个社区的650个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的工具有: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对中介效应的检验采用Bootstrap法。结果:PARS-3得分、CES-D得分、CD-RISC总分以及四个维度得分之间均呈显著两两相关(r = -0.393~0.891, P均<0.05)。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运动量对抑郁水平的直接效应为-0.3402,95%CI [-0.4640,-0.2164],以心理弹性中的寻求帮助、能力和坚韧性三维度为中介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0320,-0.0662,-0.0186,95%CI均不包含0。心理弹性的控制维度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老年人的心理弹性在运动量和抑郁水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整合自我效能感理论和拖延理论等相关理论,考察自我效能感、特质拖延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综合影响,并且检验特质拖延的中介作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拖延行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495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具备了中低度的特质拖延和中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但余暇体育的参与现状却令人堪忧;自我效能感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正向影响显著,特质拖延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负向影响显著,而且,二者对锻炼频率的正向(或负向)影响皆最为密切;分层次回归分析证实了,特质拖延在自我效能感影响女大学生的余暇体育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而且,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21.05%.结论: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拖延倾向可能是促进女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一个有效策略.研究可为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理念提供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女大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体育锻炼,以需要层次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为框架,采用锻炼需要量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1488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女大学生锻炼需要、目标定向、体育行为间的关系,构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锻炼需要-目标定向-体育行为”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具备多维度需要、高自我定向、低运动量特征;锻炼需要和目标定向各维度均与体育行为显著相关,其中,任务定向与高一级锻炼需要密切相关,自我定向与低一级锻炼需要密切相关。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女大学生的目标定向(任务定向或自我定向)在锻炼需要解释体育行为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其效应值占总体近16.67%。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金角银边”体育公共服务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金角银边”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育公共服务需求、“金角银边”体育公共服务居民获得感、生活满意度等四个变量进行测量,经过预调研后采用修正后的量表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成都市为样本范围,对610位在“金角银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体育锻炼的居民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获取“金角银边”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影响获得感的具体路径。基于此,为提升城市“金角银边”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居民“金角银边”体育公共服务获得感水平提供基础理论和关系框架支撑,并在实践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的自我决定锻炼行为预测模型的结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了检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的锻炼参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71名高中生样本数据(年龄:16.5岁±2.5岁)进行了基于SDT理论的结构检验。研究的主要结果:自主支持的锻炼环境因素、锻炼自主定向的人格特征和内部锻炼目标的追求这3个因素由于满足了个体自主感、能力感和归属感三种锻炼基本心理需要,因此提升了个体的锻炼自主性动机并促进外部动机内化,进而促进了个体的锻炼行为的产生。结论:自我决定锻炼行为预测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释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学生的锻炼行为。促进个体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需要强调自主支持的锻炼环境因素以及树立锻炼自主定向的人格特征和追求内部锻炼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力量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收集400个有效样本;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的方法。结果:体育锻炼对个体力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育锻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力量在体育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具有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体育锻炼是提高力量素质的有效手段,并且能够通过提升力量素质进而提升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增强他们完成任务、适应社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扬州大学468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t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运动对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运动通过影响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间接促进心理健康。结果表明:1)运动群体的女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非运动群体。说明运动对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效能感和促进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2)运动群体的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强的相关性,运动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即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均起部分中介效应。而且人际关系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的中介效应稍大于自我效能感,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为综合考察整体自尊、自我同情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综合影响。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yan身体活动动机量表和Neff自我同情量表对4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整体自尊、自我同情、锻炼动机两两显著正相关;整体自尊对自我同情、锻炼动机的回归效应皆显著,并分别解释了变异的15%和8%;在整体自尊基础上,自我同情对锻炼动机的回归效应显著,在整体自尊解释锻炼动机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的38.26%。结论:改善整体自尊、自我同情等心理特质是激发大学生锻炼动机的有效策略;自我同情是整体自尊影响大学生锻炼动机时的一个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锻炼行为阶段锻炼效果认知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锻炼效果认知与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锻炼行为阶段量表和锻炼效果自评量表等工具对587名知识分子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处于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人群之间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认知评价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锻炼者健康状况自评得分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锻炼者对自己参加体育锻炼获得的效果自评总分上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1)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前意向→意向→行动→坚持),健康状况呈现持续变好的趋势。2)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个体在乐趣、健康、能力、外貌和社交5个方面的体育锻炼效果认知评价越来越好;提高个体对体育锻炼效果的认知有利于个体坚持锻炼。3)个体刚开始参加体育锻炼时最容易认知到的是锻炼的健康效果;娱乐效果在长期的体育锻炼参与后才能有更深刻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体育锻炼态度和身体自我观念与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感的影响,以锻炼态度、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5个量表为研究工具,对51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女生锻炼状态不乐观,身体自我意识水平较低;(2)高中生锻炼积极性和生活满意感较低;(3)锻炼程度对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感等心理因素有一定影响;(4)锻炼态度对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感存在着特定的影响作用.结论:中学生锻炼态度对形成积极的身体自我意识和较高的自尊、生活满意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体育锻炼情景下运动承诺理论模型的检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分析方法对Scanlan等的运动承诺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证实运动承诺理论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和预测中国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行为意向,具有较好的跨样本效度和跨文化效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研究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我概念量表(简化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并使用AMOS 24.0软件在自我概念、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弹性在研究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男性自我概念得分显著低于女性(t=-2.033,p<0.05),心理弹性得分(t=2.796,p<0.05)和坚韧性维度得分(t=3.455,p<0.05)显著高于女性;(2)研究生自我概念、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得分显著相关(p<0.01);(3)自我概念既直接预测心理健康(β=-0.386,p<0.001),又通过心理弹性间接预测心理健康(β=-0.263,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9%。因此得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心理弹性密切相关,心理弹性在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采用父亲在位中文简式版量表(FPQ-R-B)、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尊量表(SES)对陕西省某所省属普通地方高校5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性别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自尊在不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存在两两相关关系;自尊在大学生父亲在位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37.11%.结果表明:大学生父亲在位会通过其自尊影响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用西方较为成熟的有关运动参与方面的量表,通过问卷对2009年参加全国万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大赛的174名参赛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参赛动机和动机构成;不同组别参赛者在健美操文化认同、参赛动机和练习水平方面的差异;健美操文化认同、参赛动机特点和练习水平对赛事满意度的影响和未来参赛意向.研究结果显示出参赛动机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包含了6个子因素,即智力动机因素、社会动机因素、技能掌握动机因素、集体代表动机因素、运动和生活娱乐动机因素、运动和消极规避动机因素.健美操文化的社会认同和运动与生活娱乐动机是参赛满意度的最强预测因素,对参赛满意度具有直接的影响.而运动和生活娱乐动机、健美操练习水平、集体代表动机和运动与消极规避动机是未来参赛意向的预测因素,说明运动和生活娱乐动机、健美操练习水平和集体代表动机越强.被访者将来继续参加比赛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