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摘要:利用模糊数学思想,依据“模糊德尔菲法”及“模糊层次分析法”设计问卷,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动态链的内、外部因素等级结构进行定量处理,构建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动态链管理体系。研究表明: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动态链因素包括项目布局集群、人力资源集优、技战术创新、科研服务跟进,外部动态链因素包括体坛格局演变、竞赛形势演变、强国技战术演变、设项与规则演变。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动态链管理启示:1)以奥运会竞赛为导向建立项目创新管理机制;2)以人力资源集优为导向建立人才梯队建设培养机制;3)以主体层和支撑层为结构导向建立双元动态管理机制;4)以科研服务与技战术创新交互为导向建立支撑保障管理机制;5)以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为发展导向建立可持续发展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体育文化培育与传承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优势项目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文化根源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出以下主要观点:1)我国传统优势项目面临着增长空间接近饱和、成绩提升难度大、竞争日趋激烈等发展现状;2)各种竞技体育异化行为、薄弱的项目群众基础、项目优势分化严重、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传统优势项目的发展;3)精英层面的体育精神的冲突与分裂;大众层面的体育文化价值游离;传播层面的优势项目文化地域性缺失是阻碍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发展的文化根源;4)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体育文化的培育与传承策略包括:转变竞技体育发展理念、推动优势项目在群众中的普及、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和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2008年后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来我国的奥运发展规划中,搞好项目布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在项目布局上形成多战略方向的现状。2008年后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努力挖掘优势项目和高竞争力项目的潜力;从全球项目普及的视角选择可能发展的项目;选择适合中国运动员的项目;引导全运会战略向奥运会项目布局靠拢。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的意义、交流与合作现状、发展困境、可行性与对策等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协同学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思路: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构建区域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体系,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区域竞技体育训、科、医、管一体化模式,形成竞技体育区域优势项目集群,创造竞技体育发展新高度,为我国和世界的其他区域竞技体育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与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进行关联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包括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环境层竞争力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动力层竞争力是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2)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运用双框架模型对中美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认为:①从显现性框架分析,美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一直稳定处于高位,而中国则呈现以2008年为峰顶的倒“U”型发展特征,且与美国还存在一定差距;②从解释性框架分析,美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已趋于顶峰,而中国稳步提升;③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潜力巨大,但短时间内难以赶超美国;④“举国体制”有利于中国竞技体育显现性竞争力的提升,但与美国社会办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相比,市场、社会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不足,不利于高经济性项目、高欣赏性项目的发展;⑤坚持“举国体制”、承办2022年冬奥会有利于中国竞技体育显现性竞争力的提升和冬季项目的发展,但同样存在竞技体育项目布局转型的困难和群众体育基础薄弱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体育院校在推动群众体育普及、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推进科技科教兴体、加速体育文化传播等方面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应该总结办学经验,把握历史机遇,明确导向、确定战略,进行科学定位,努力寻求发展对策;以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南重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按体育行业的特点确立高水平有特色的办学理念;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充分发挥共建院校的优势;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践行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围绕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争光战略,力促竞技体育院校化,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区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以特定的区域环境条件为基础,某地区在相关竞技项目的技术创新、竞技比赛能力等方面形成的特有的优势竞争能力,可以使该区域的相关竞技项目能持续地在一国乃至国际体育竞赛中具备竞争优势。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主要有关键环境要素、优势竞技项目和行为主体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而获得的持续竞争优势构成。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广东省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为研究对象,对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初步筛选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11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两轮专家调查,借鉴Satty等人建立的层次分析法,系统构建出涵盖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的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建议我国在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政策、全方位发展布局、优化巩固传统优势项目群、挖掘新的优势项目群、促进训练创新、重视科技服务、全面解决运动员培养中面临的关键难题、转换运动人才培养方式、发挥竞技体育的引领作用、推进市场化办体育模式、调动社会参与体育发展的积极性等方面出台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0.
完善和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社会历史哲学观点,对“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开发并有效的监控竞技体育市场;提高运动训练科技含量;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调整奥运项目布局等是完善和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21世纪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促使选择一种合理而有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凸显其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性。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目前国内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国家模式、个人模式、高校模式和俱乐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虽然迫切希望找到并建立针对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更为有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但事实情况却是每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促使中国竞技体育应对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取长避短与优化整合,才能逐渐形成适应中国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2.
对辽宁竞技体育长期保持优势的现象进行研究,认为其关键原因在于能够在竞技体育训练上持续创新。这主要体现在:训练理念的创新、训练过程管理的创新和训练理论的创新,归纳总结了各个方面的若干创新做法,勾勒了辽宁竞技体育训练创新体系,旨在总结经验,为其他地区的竞技体育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提出并论述了训练活动和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为训练个性与项目特性,并表现为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认识和遵循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是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的根本途径,也是科学训练的根本途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发展"特长竞技能力"与"核心竞技能力"。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具有主客体性,其中训练个性主客体兼有。训练主体的情感、意志等意识因素,是体育运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表现为训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及其统一是运动训练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李卫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299-302,305
复合型训练团队是运动训练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双重推动下的必然产物,现已经在我国国家级运动队中广泛采用。教练团队和科研团队进行有机渗透开展工作,主教练既是教练团队的主导者,又是科研团队的参与者。外部竞争压力、团队整合效应和科技水平3个因素的空间交互形成了团队运行的动力机制。国家队管理模式的选择,团队核心人员的确立,内部结构优化和集约化,团队成员之间共同利益的获得,提高团队人员全方位素质,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是复合型训练团队高效运行的组织集成因素。  相似文献   

15.
摘要:“单飞现象”是我国专业训练体制和市场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引发了人们对我国竞技体育管理的思考,同时为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以“单飞现象”为切入点,从人性的视角对我国运动训练管理进行考察,发现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中将运动员视为“政治形象或者民族形象的符号和工具”,认为人都具有“自私”的本性,在这种人性假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性结构是残缺的,从而使我国运动训练的管理性质产生了伦理困境。进而站在完整的人性的角度,对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人性结构进行整体性建构,从内涵、结构与性质三个方面对我国运动训练管理的人性化提出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并尽可能长时间的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创造更多的优异成绩达到竞技体育的经济性和时效性.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进行研究与分析,指出影响散打运动员寿命的训练因素和非训练因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长久的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业余体育训练机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变现有的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且需要立法的不断完善,来保障业余运动员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院校田径专项训练周期理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时代的发展,田径比赛的次数增多,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对现代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和特点的解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何完善和升华周期理论,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六所体育院校田径专项训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周期理论进行了研究,寻求适合体育院校的周期训练特征,希望为我国从事田径训练的教练员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以CSSCI收录的相关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分析软件对1998~2015年我国运动训练研究的897篇学术论文及其相关参考文献进行科学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力图揭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前沿和理论演进脉络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现阶段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主要以运动训练实践为中心展开研究,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观念、竞技运动、竞技能力等四个领域。其中体育理论是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基础,处于发展与完善阶段;训练观念主要是运动训练学知识的单维体现;竞技体育主要是对以往训练理论反思后步入深化阶段;竞技能力结构将继续成为研究的热点。演进中存在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学科和内容单一等问题,理论研究主要源于问题的推测性,并缺乏复杂性问题的视角,以及较少采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在关键问题依旧缺乏自主创新不足等问题,已影响和制约了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面对训练理论的停滞不前,多学科交叉研究是破解运动训练理论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正处在大数据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大数据的 发展不断提高了竞技运动的科学性和精准化水平。大数据智能技术成为赛场夺冠的核心 竞争力,正在为各国奥运备战和世界大赛体能训练提供科技支撑和训练新动能。随着大 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体能将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新型学科,未来将架 构起体能训练 与科学运动助力健康中国的桥梁,体能训练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并最 终为健康中国和健康体能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