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辛亥革命的爆发,为贵阳城市近代化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革命后的十多年间,贵阳的城市经济缓慢增长,市政建设开始起步,城市文化初有发展,城市的社会分层和市民观念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贵阳已跨入近代化城市的门槛,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贵阳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十分缓慢滞后,其原因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贵阳"林城新区"是贵阳城市经济圈的标志性工程,贵阳市、黔南州、龙里县相关部门紧紧抓住了"西部大开发"和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利用其显著的区位优势,带动了贵阳城市经济圈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相关部门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趋利避害,有力推动贵阳"林城新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两个大局出发,烟台必须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才能够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优势,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滇中城市群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城市外向服务功能不足,整体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城市群综合空间联系强度低且差异显著,形成以昆明为中心向四周急剧下降的趋势.昆明"一枝独秀"格局的长期存在,阻碍了滇中城市群各城市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利于滇中城市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合理的区域物流系统,保障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利用改进的熵权法测算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发展水平,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节点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强度,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物流节点城市进行层级划分。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市物流网络密度相对较大,存在明显的层级关系,形成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双核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物流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东亚滨海旅游资源的整合问题.从“旅游文化圈”是“旅游经济圈”形成的先决条件的观点出发,分析东亚滨海城市旅游发展情况,指出东亚滨海旅游一体化进程有必要进行文化整合并已经具备整合的基础和条件.总结集聚、互补、贯穿、辐射等文化整合的4种类型和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建设涪陵中心城市是重庆直辖市、涪陵区及其周边区县发展的需要。从涪陵来说,既有区位、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功能、人文管理、城镇化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也有思想观念、经济总量及结构、科教文卫辐射力、城镇化发展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建设涪陵中心城市应围绕"重庆市中部工业优势突出、服务功能完善、生态投资环境良好、社会法治文明、人民生活殷实祥和、集聚辐射力强的大中心城市"这一总体方向和"两基地、一枢纽、两中心"的功能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培育城市生产功能、集散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同时还必须转变观念、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转变城市管理方式,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与腹地的经济联系,实现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大都经过能工巧匠的规划。中国城市起源于西周,西周的城市就进行过整体规划。中国城市的规划思想受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指导思想的影响,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其规划原则以中心布局、对称布局、街道分割、方块居住、市场固定为则,特征十分明显。这些特征具体体现在规划图中。中国城市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规划图的国家。《尚书·洛浩》记载的“来以图”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域邑图》都是证明。中国城市规划最早使用平面图,为城市形状规整、布局整齐和延续发展有章可循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纳学习型城市建设这一举措来创建和巩固个人权力、社会凝聚力、经济和文化繁荣以及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动机诉求、构建学习型城市的基础条件、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施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成效等方面对1 2座学习型城市实践经验展开分析,全方位展示学习型城市建设脉络.这些城市均大力构建基础条件,基于基础条件设计与实施建设方案.但是由于每座城市条件存在差异性,因而治理与合作机制、资源调动方式不同,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的实施方式也不同.总体来说,任何一座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均需基于城市自身情况来构建基础条件,采用符合城市情况的方法来建设学习型城市.  相似文献   

10.
江苏旅游城市的分布与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江苏旅游资源区域分布特征、城市地域分布特征、各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城市等级分布的基础上,给出了江苏区域旅游的发展思路,以期构建结构优化的江苏旅游城市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个体城市规模扩展过程中居民点布局遵循消费者均衡理论,即居民点在城市腹域不同地点的选址行为是谋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地租递减,坐标平面内的地租曲线随城市数量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状态:单中心城市时地租曲线是单调减函数,纽约地区中等家庭收入水平及其分布的变动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多个临近城市的地租曲线不再是单调曲线而是一条波形线。地租水平由于城市腹域条件的差别影响而表现为级差地租,级差地租造成居民点布局的非常规发展,天津地价的分布形态说明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构建特色城市关键在于"特",切入点在于"城市文化"。在当代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六盘水要突破城市特色危机,构建特色城市,客观上要求增强"凉都"城市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凸显"凉都"城市发展的文化特色,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型城市的理念逐渐向学习型城市转变,城市成为学习的重要空间.在意大利,教育的一体化发展与教育的多中心发展成为学习型城市构建的基础.意大利的学习型城市发展大致分为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以及资源导向等几种发展模式.意大利的学习型城市理论研究虽然还比较薄弱,但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学习型城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习型城市的推动进程整合了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角色,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回顾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历程及调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存在差距的基础上,通过对筹办冬奥会促进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效应的研究,认为筹办冬奥会对提升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影响力、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文化建设的竞争力、城市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质量和服务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效应。为更好的开发筹办冬奥会促进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效应正能量的释放,建议北京应借筹办冬奥会的发展战略机遇,构建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网络体系、城市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加快北京城市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筹办冬奥会促进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效应的发展策略,为北京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发展与贵阳城市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形象的核心意义在于给人以直观的、直觉的美感,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化传统、素质和省略的显现,城市化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城市的化国徽力,影响力的关键因素。贵阳城市形象的建设首先是一种美学的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国徽力、影响力的关键因素,贵阳城市形象的建设首先是一种美学的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宏观目标,贵阳要塑造的城市形象应是当代形象,而从传统形象到当代形象是具有历史化传统的贵阳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已成为众多城市提升形象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对构建休闲旅游城市趋势探索的基础上,分析了马鞍山市构建休闲旅游城市的八大独特优势,并提出了六大构建对策及建议,以期为中小城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提供一定借鉴,推动城市建设向休闲化迈进。  相似文献   

17.
在终身学习理念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同.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任务要求.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来说,不断拓展其职能,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应有之义.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在转型发展之际,以学习型城市创建为契机,拓展其职能,积极建设成区域性市民学习中心、市民学习资源统筹建设中心、市民学习研究中心、市民学习指导中心.这既符合区域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要求,又是成人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发展卫星城市是化解城市规模过大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都市圈化"趋势日益强化,而在都市圈体系构建中卫星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重要,必须在都市圈体系结构下发展新型卫星城市。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不再只是疏解母城的部分职能,而是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功能,并与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互动。应建立科学的卫星城市规划体系,依托SOD城市开发模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善都市圈中心城区—卫星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配置,并推进都市圈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产业链整合。  相似文献   

19.
摘要: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是北京、上海两地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德尔菲法、文献综述法进行分析,考察了北京、上海2地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互动的关联性及对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影响。对北京、上海2地的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相关变量进行了2年6次追踪收集,探讨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互动发展对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在增长趋势中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两者呈现相关(r=0.58),体育赛事对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有正向推动作用(路径系数为0.66),体育旅游对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有正向推动作用(路径系数为0.58)。研究结论为,体育赛事的发展会带动两地体育旅游的发展,同时体育旅游也会带动当地体育赛事开展,这两者互动融合发展则会对北京、上海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涪陵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重庆直辖前,涪陵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辖后其区域性中心功能随着涪陵的发展也日益显现。近年来,涪陵区委政府抓住大城市发展机遇,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在重庆中部已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雏形。本文就涪陵早日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