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道德建设的现代性反思:形势、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道德建设应以自由、平等、民主为价值灵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道德建设的合理性根据;中国道德建设应以有效制度为枢纽,以社会正义为核心,以基准道德为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的佛教价值哲学研究多以伦理道德为主,未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已有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儒、道等学派上,佛教较少。中国佛教价值论实际上为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类别上分为解脱价值论和道德价值论,这两者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包含的。解脱价值论侧重于个体生命的觉悟解脱,为理想人格的心识说。道德价值论侧重于论述个人与社会、自然的伦理关系,体现了大乘佛教平等慈悲、济世度人的菩萨精神。佛教价值论的这些思想对于缓解当代人的精神压力,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欲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意义,必先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性质;而这一性质首先通过与理性形而上学的关系呈现出来。其要义在于对理性形而上学的颠覆,并确立了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开启了一条由实践思维方式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道路,使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  相似文献   

4.
推己及人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原则.在现代社会中,推己及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以"我"为中心、以同类意识为基础的道德思维方式.但从公民道德的视角出发,则发现推己及人式的道德思维在处理公民社会伦理关系时将面临一些困境,这就需要引入公共生活中的主体反思以及有效对话和商谈.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和内在体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而在近代以前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亦无机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因此,中国古代哲学在历史上具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质,即立足现实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以辩证思维方式解决人与世界之关系问题;探讨社会人生以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以独特的表达方式阐述对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怎样成为真正的人”这一问题的提出为背景,说明现代人本主义产生的根源。这一问题的突显,在社会意义下体现为人对自身存在的困惑,在哲学意义下体现为传统理性哲学对个体生命的否定。从这种探索中说明现代人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和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人们追求幸福需要以社会道德作为先行的条件,然而仅仅依靠社会道德并不能实现幸福,因为其对于实现幸福最多只具有工具意义,而无法体现幸福的实质.但是,当社会道德内化为公民自身的道德时,它就既具有条件、工具的意义,同时又具有要素、目的的意义.事实上,公民要实现人生的幸福所必需的因素便是道德,良好的道德能够提供积极的氛围,激励个人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并且,一个拥有良好的道德的人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能够获得人们的尊重与社会的认可,能够提高自身的自信心,而这些都体现了幸福的实质.我们应该从道德能力的提升、社会制度的保障和培养"德福一致"的信念三个方面保障实现社会公正与"德福一致".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从制度设计与制度伦理文化的高度,在坚持以当下中国民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本位理念认同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组织社会公共生活的价值理念所做的深刻反思,力图使“公共性”的道德理想信念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自觉。建立“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市场社会“多元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公正、合理的多元化社会的发育,构成“和谐社会”实践的可能性基础。“和谐社会”内在精神实质,是自由的人与有秩序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实践哲学基础是现代“合作理性”,而其人文价值目标,则是民众普遍的“公共精神”的达成,以及关于社会公共性信念的自觉确立。  相似文献   

9.
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重要内容。道德自觉既包括道德文化自觉,即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道德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也包括道德主体有效地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实现道德上的自由自觉。道德文化自觉重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增进社会共识;主体道德自觉重在强化教育引导,激发个体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的政治哲学使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达到了最为成熟的状态。他的政治思想可以区分为正义论阶段与政治自由主义阶段。在正义论阶段,无知之幕的思想从价值层面出发,较好地论证了福利社会的合理性,但是这一思想仍然存在逻辑上的不足之处。在政治自由主义阶段,对公共理性的阐述,克服了康德政治思想必须要诉诸于对自由意志假定的缺陷,使得政治层面的合理性以一种内在必然性的方式体现出来。但是,由于他仍然秉承着传统自由主义的理性观,使得他的政治思想没有能够进一步地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1.
罪刑均衡原则与刑事和解制度均体现正义与预防犯罪的需求,而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在于实现罪刑均衡,最终达到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刑事和解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刑事和解制度要遵循罪刑均衡原则,以防止出现罪刑失衡,不利于公平正义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神话一开始就没有和理性思维绝缘 ,只是早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 (主要是不自觉的象征 )存在 ,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神话创作规律和人类认识水平的发展 ,理性思维在神话中占据的份量由少到多 ,由不自觉到自觉 ,最后在文明神话中明显展现。  相似文献   

13.
思维方式制约着语言结构,语言结构形式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中国人的悟性思维决定了中国人善于借助内心的领悟(意念)认识事物,即悟性思维具有隐蔽性特征。西方人的理性思维决定了西方人善于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认识事物,注重逻辑性和外显性,即理性思维具有在场性特征。悟性思维的隐蔽性在汉语结构上的映射与理性思维的在场性在英语结构上的映射形成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14.
休闲与道德     
在以货币支出、经济利益交换为基础的休闲活动中,经济人、休闲人或经济休闲人都应当具备自利不损人的经济道德,此即休闲道德。这种经济道德也即在实现自己自主权利的同时,尊重、关怀或爱护,至少是不损害别人的自主权利。经济道德是以良心或良知为标志的人格道德在经济行为中的表现,良心是自主权利的价值学意义上的本源,自主权利是良心的对象。良心、良知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以"生生之道"、"生生之理"为其形而上学基础,而在王阳明那里,良知本身就是一种可以致用的形而上本体。这种形而上理论基础对于休闲哲学、休闲伦理同样适用。有良心或良知的休闲人自主的休闲活动应当在当今中国经济转型社会中得到提倡,因为它是有道德的优质休闲活动。  相似文献   

15.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坚持理性实践,在变革理性思维中突破二元思维的局限,关注人本的内在向度,领悟生存的真正含义;在价值取向意义转变中认清价值原点和价值终点,将意义追寻转向为意义赋予;以安身立命的终极寄托领悟终极形上之道,在深度反问人生意义下自觉履行社会道义,通过理性实践思维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启蒙运动使人们开始质疑道德本身的合理性问题,康德之前的哲学家主要从感性和理性两个角度来论证道德的合理性。康德认为这两派各有弊端,主张道德合理性的论证要植根于人的理性本质之中,采用一种完全形而上学式的方式论证。同时,康德的观点也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西方哲学着重强调一种认知关系,把人视为认知主体,把世界理解成认知活动的客体,并由此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形成主客两分的思维定势,从而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则强调一种价值关系,自然不可能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相反却把人的需要及其合理性始终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因此,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基本问题应是情与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感性意识“作为邓小平现代化思维中的一个最为根本的特征和本质体现,具有其特定的理论内涵,它深深植根于具体的、实际的感性实践活动,是对活生生感性实践活动或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种主观映象和心理感知,它不仅本身就内蕴着理性的精神,而且它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理性选择“,同时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趋势所作的“理性回应“,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一种内蕴着“理性选择“的“感性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法本着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前提下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努力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正是通过这些举措,经济法得以有效地平衡与协调经济领域中的利益冲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价值心理学的构建以李德顺关于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哲学研究成果,与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关于能指(象征)语言与人的心理潜意识内在关联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旨在探究价值逻辑与心理潜意识(无意识)欲望这两套话语体系之间的契合点,揭示人的心理灵动在不同层面的运演现象及其法则,将人类认识王国的理论成果与人的心理现实对接,实现大脑(思维)向心灵的转换,实现价值心理学对现代人生科学的执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