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研条件等方面对我国的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现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诸如研究方向的趋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学科设置的混乱以及配套师资不足、研究生培养不规范等问题。对当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辨,两者存在社会背景趋同、目标融合、功能统一等关系特征,提出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战略性路径选择:转变大学体育发展方式、优化体育学科建设目标、改革学术组织形式、改善学科队伍结构、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等,为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走上持续、科学发展轨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上,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发展方向"迷失",成才教育方法落后,竞技体育"困惑",学科建设"残疾",师资队伍"边、穷",资源分配竞争力不足,改革勇气不够,创新能力匮乏,服务功能"短板",特色发展缺失等等。本文在研究论述十大基本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受传统相关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往的大学体育理论大都认为: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也与普通学校体育一样,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国民体育的基础;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正在不断拓展自己功能的新时期大学体育实践,使我们意识到大学体育作为大学全部职能行为的践行者和维护者,其基本属性应该被重新确定为:不仅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体育的直接参与者。  相似文献   

4.
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体育学,是新时代新征程“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研究指出中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应紧扣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学科”这条主线不断前进,深刻明晰“知识”和“组织”两种形态的学科建设基本内涵,整体把握由“物理—事理—人理”三大维度耦合作用的学科建设系统工程,积极推进“学科内生—大学生态—社会需求—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学科建设优化路径,以促进中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大学生学习成效理论为前提,针对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制适用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工具,构建了一套由5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从学业挑战度、合作性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教育经验丰富度和校园环境支持度出发,科学地、全面地评价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水平,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最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评价工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相似文献   

6.
大学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国家体育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对于全民健身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与特色研究   总被引:91,自引:1,他引:90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类型进行归类研究,并对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体育俱乐部的特色进行分析总结。研究认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分三种类型,具有整体性、自主性、开放型、多样性、评价性、经营性的特色。高校体育俱乐部是我国高校体育思想的体现,也成为高校体育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的载体和归属,它对于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构建现代大学体育管理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体育课程领域目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特尔斐法、问卷调查法,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大学公体部主任和公体教师进行咨询和调查,研究大学体育课程学习领域划分、领域目标中各具体目标及各具体目标间是否存在重要性层次.结果表明:大学体育课程有5个学习领域;5个领域目标中各具体目标是符合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要求、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构建了体现重要性层次的大学体育课程领域目标结构体系.认为领域目标中被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目标应该是各高校制定体育课程计划的最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传统体育养生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提出了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归纳出传统体育养生实践的共性锻炼要素,并依据锻炼方式和养生机理,将传统体育养生实践分为四个类型及相关子项,厘清含义,初步形成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实践架构,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从体育学科建设的视角对加强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通过一种深入的哲学思考并以一种他人可以理解并能指导行动与实践的方式进行阐释,是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出发点与意义所在。研究认为,国内外至今没有系统论述体育管理思想史的著作和论文,这使得我们对体育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的把握不完整,因此,加强体育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势在必行;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科内在建制存在不足、学科分类存在不足、学科建设创新不足以及体育史学科弱化造成的。鉴于此,建议对体育学科体系存在问题进行解决的基础上,对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内容进行了规划:确立体育管理思想研究的前提、基本范畴与研究范式,梳理中国体育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确定影响中国体育管理思想的因素,探讨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1.
近10 a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表现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趋势明显、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持续扩大、学科雏形基本形成等特点。但同时存在着学科基础理论薄弱、分支学科发展不均衡、研究整合程度不高以及多层次、多序列、多形式的立体网状结构学科体系还没有形成等问题。下一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应在加强本体理论研究;营造学科研究的浓厚氛围;提高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借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实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与体育实践的一体化等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向产业化发展, 可以使高校更好地发挥人力、物力与财力, 减轻国家教育经费负担, 实施多方位筹资办学,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是高校体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也是深化高校体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体育赞助的制约因素与营销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创新,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体育赞助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高校体育活动经费短缺问题的一个手段和途径.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赞助市场还很不完善,高校体育赞助运做很不规范,针对高校体育赞助理论的专题研究较欠缺:通过对制约我国高校体育赞助事业发展的因素的分析,力图提出一些推进我国高校体育赞助工作的营销策略,供高校在开展体育赞助活动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成立近20年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作状况,认为其运作上尚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1)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成为竞技体育收容站;2)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丧失自我造血机能;3)对群体活动的冲击;4)与高校大学生群众性体育脱节。认为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主要为:1)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定位失当;2)认识存在误区;3)办队观念上的陈旧。  相似文献   

15.
作者结合国内外大学体育教学和研修实践,就中美大学校园体育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大学校园体育的特征鲜明,重点均体现为突出体育人权、塑造身心健康等主题,但实施途径和教育教学方法不同,各具特色。大学校园体育构成主体元素几近一致,运行上存在区别。美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强调身心健康和推动终身体育,中国则注重与竞技运动相关的体育专项技战术演练和讲授。美国大学校园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中国大学校园体育基本上是一个独立运行的时空单元。自觉参与意识和体育消费理念是美国大学校园体育的精髓,中国尚待普及。吸收美国大学校园体育先进经验,对传承和发扬中国大学校园体育特色,推进高校体育改革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是我国体育事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高等体育院校人才资源丰富,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是发展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重要基地.在新的机遇面前,高等体育院校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对体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攻关、在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设、在造就一支宏大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在体育基础理论研究、在承担国家重大重点体育社会科学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有利于高等体育院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研读、文献计量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搜集和整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相关资料,归纳并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性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探索期(1978-1996年)、发展期(1997-2008年)和成熟期(2009年-至今)。研究分析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热点多变,各学科发展不均衡;应用研究偏多,理论探究难以深入;问题意识缺乏,学术思想创新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提出了趋势展望:聚焦研究主题,完善学科体系;坚持体育问题与方法论的融合;注重体育理论和应用研究同时深入。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关键因素,关系着高校能否真正实现它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与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功能。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学科由于受到传统与观念的制约,发展缓慢,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数据查阅及案例分析法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发展瓶颈进行分析,探索突破这些瓶颈的策略,挖掘体育学科发展的突破口,探讨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依托成熟优势学科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育自身的价值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的本体化发展有待加强,支柱性产业主体尚未形成,体育产业化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高校体育产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加速对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奠定其终身体育的基础,只有使学生真正具有了体育意识,才能实现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和<全民健身计划>提出的奋斗目标.本文论述了体育意识的函义和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途径与方法等.希望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